12月24日,为期两天的珠海市香洲区第一届家长大会暨家庭教育优秀成果展在容国团中学闭幕。一节大咖育孩心法亲授课、一场转变家长观念沙龙活动、十节名师名校长家教方法课……两天来,各位专家、名校长与家长朋友共话教育,共聚力量,共促成长,帮助家长读懂孩子。
香洲区第一届家长大会暨家庭教育优秀成果展主题海报。
为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简称“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机制,形成全社会关心和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今年起,香洲区把每年12月定为“家庭教育活动月”。本次活动围绕“共话·聚力·成长”主题,按照启动周、宣传周、体验周、交流周四个主题周融合推进、递次展开。其中香洲区第一届家长大会暨家庭教育优秀成果展是其重要内容。
“转变观念,家校共育创新型的幸福少年”沙龙活动现场。
当天闭幕式上,珠海市香华实验教育集团总校长、珠海市督学杨干组织了一场“转变观念,家校共育创新型的幸福少年”的沙龙,讨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型的幸福少年。
香洲区教育局局长朱秀湖、区妇女联合会主席朱韶茵为家庭教育成果展示优秀奖获奖单位颁奖。
香洲区教育局局长朱秀湖、区妇女联合会主席朱韶茵为先进集体颁奖。
会上表扬了全区40个家庭教育成果展示优秀奖获奖单位(详细名单请戳珠海香洲首办家长大会,40所学校家庭教育成果展示获优秀)、30个创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践区”工作先进集体。
名师名校长家教方法课现场。图为珠海市紫荆中学桃园校区校长蓝上渊上课现场。
在名师名校长家教方法课堂现场听课的家长们认真作笔记。
香洲区教育党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朱秀湖在闭幕词中表示,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交流、分享、碰撞,本届家长大会内容丰富、活动鲜活、视角多元,使“校家社”责任感更明、幸福感更高、获得感更强。
近年来,香洲区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构建起一体化保障、立体化组织、专业化队伍、多元化课程的家庭教育“四大体系”,逐步形成“政府推动、学校主导、社会协同、家庭尽责”四位一体的家庭教育路径,呈现出“全域共育、全员共学、全程共生”的家庭教育工作特色。目前,全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取得初步成效,并致力于打造区域“校家社”协同育人特色品牌“香洲样板”,全力推动香洲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延伸阅读:
努力办好覆盖全区的家长学校
香洲区顺利通过“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践区”验收,全区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100%成立家长学校,成功创建9所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学校、8所市优秀家长学校、11个区家校社共育基地试点学校,建成1个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1个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14个珠海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试点单位。
打造高品质家教课程
家长学校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提供每学期不少于2次的全覆盖式课程培训,全区家长到课率超96%。开展“香洲好家长”在线课程、“生命教育”系列直播课、“百名名师进社区”等。推出26期“家教锦囊”,为家长带来家庭教育的良方与妙招。空中课堂期间,推出“香洲教育校长说”,累计阅读量达4万。香洲一小教育集团开设了“新父母课堂”,联合香洲区10余所学校,辐射引领斗门、金湾、高新区以及澳门、西藏米林、贵州遵义等多所学校,累计观看近400万人次。丰富多样的课程实现了全区家长人人有账号、人人可参与、人人能学习,为构建终身学习型家长搭桥铺路。
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组建区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家长学校指导员队伍,聘请专家先后对2000多名班主任及3000多名家长委员会成员开展指导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名班主任等,组建学科多样、领域多元的家庭教育专家库,为全区家庭教育政策制定、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提供专业支持,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构建家访工作新格局
构建教师全员参与、覆盖所有家庭、关注特殊群体的家访工作新格局,今年,8000余名教师落实14万余户家庭的实地家访,为家长提供个性化优质指导服务。
提供高质量课后服务
全区校内课后服务参与率达68%,惠及学生逾10万人,香洲区“快乐四点半”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实施校内课后服务“白名单”制度,开设体育、艺术、科技、表演等素质拓展课程530多门。全面推行公办幼儿园晚托服务,设立52个服务点,覆盖全区所有镇街。同时,针对家长需求,开展公办小学、幼儿园暑期托管(保教)服务,全力解决暑期“看护难”问题。
南方+记者 冉小平
香洲区教育局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