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镇街行|清溪:科技+特色,“1+N”科学教育模式的初见成效

教育莞家
+订阅

编者按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在教育“双减”中积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今年3月,《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点亮”行动全面启动,逐步覆盖全市33个镇街(园区)。通过深入实施科学教育“点亮”行动、构建学校科学教育体系、深化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加强科学教育品牌建设五大任务,市镇同频共振,努力打造全市协同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体系。

今年9月,东莞成功举办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倾力打造科学教育新场景、新语境、新动能。各镇街(园区)携优质科学课程、特色科学活动、优秀科学作品等特色与成果参展,亮点纷呈。

为全面展示各镇街(园区)科学教育阶段性成果,推动东莞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即日起南方+推出“科学教育镇街行”系列报道,凝聚东莞科学教育“镇”能量。敬请关注。

点击此处,为清溪科学教育点赞

典型科学活动、优质科学课程、优秀科学人物......12月5日,东莞高级中学(集团)清溪中学体育馆内人头攒动,清溪18所中小学以及3家科创类校外培训机构在这里搭建了展位,展示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特色的科学教育阶段性成果。

在馆外,清溪镇2023年中小学生科技节竞赛项目也在同时进行着。纸牌高塔模型竞赛、纸船承重挑战赛纸飞机飞行挑战赛、创意科学电路DIY竞赛……各种特色的项目都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近年来,为了做好“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加法”,深入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清溪结合“融合先锋智美清溪”的高质量发展主题,将科学教育融合到镇街特色中,以“融合创新、科技+特色”的“1+N”模式开展科学教育,通过举办中小学科学教育“点亮”仪式、科学家进校园、科普剧剧本创赛、航天航空模型比赛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推动科学教育纵深发展。

就在11月27日,清溪镇中心小学举办的2023年校园科技节活动正式开幕。学校分年级、分阶段开展了包括纸飞机直线距离、鸡蛋撞地球和水火箭定点打靶等项目,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还学会了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高了实践能力,发展了科学素养,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竞赛中相互提高,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为推进科学教育特色发展,清溪各学校还以科学教育和个性化培育相结合为原则,立足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培育科学教育特色项目为抓手,将科学教育和学校的办学特色融合起来,以丰富的探究活动,多元的教学方式把科学教育落到实处。

以联升小学为例,少年科学院联盟教育就是学校在科学教育发展路上的新探索,参与联盟的各公办学校将坚持联盟集群效应和学校个性发展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素养,提升学生的观察、动手和创新能力。据了解,来自清溪、樟木头和长安的7所公民办学校成为少年科学院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清溪多所学校已创建了各校科学教育特色项目,清溪中学的创客特色、海德双语学校的科创特色、中心小学和第二小学的航空模型特色、第一小学的天文探索特色、第三小学的科普剧特色以及文烨小学农业科学种植特色等。

多年来,清溪“融合创新、科技+特色”的“1+N”科学教育模式的初见成效,2023年清溪青少年学子就在各项省级、市级系列比赛中共获得62个奖项。接下来,清溪将继续把科学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落实,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把科学课程融合到学校的特色建设,将创客教育、农业科学种植教育、人工智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丰富学校科学教育内容,为推动“融合先锋、智美清溪”建设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支撑。

【策划】东莞市教育局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

【统筹】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撰文】李玲 林群贤

【通讯员】清溪镇教育管理中心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