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深读|何去何从?微短剧行业进入洗牌前夜

南方深读
+订阅

一部微短剧实现“财富自由”?

每集一两分钟,制作成本不到50万元,“三无剧组”制作的微短剧《无双》播出8天,充值破亿元,上线两个月充值破3亿元⋯⋯一个微短剧的“暴富神话”流传甚广。

尽管《无双》制作方否认,但大家更愿意相信那个日进斗金的故事版本。

微短剧《无双》海报。网络图片

微短剧《无双》海报。网络图片

霸道总裁、战神重生、腹黑复仇⋯⋯由于能迅速调动观众情绪,引导观众付费,微短剧诞生了不少“以小博大”的案例。

近期微短剧火热,大批资本、人员入场,有人说,“横店已经变成竖店了”。业内人士预测,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今年或将达到250亿元。

然而,微短剧迅猛发展也暴露出诸多乱象。近日,微信、抖音、快手三大短视频平台积极响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网络微短剧行业生态的规范管理工作,接连封禁大量违规发布微短剧的账号。

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微短剧产业由1.0野蛮生长时代进入2.0时代。”

暑期的横店,八成人在拍微短剧

谈起微短剧,雨滴工作室创始人彭雨虹用了“猛涨”这个词,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

去年5月,彭雨虹从电视剧转入微短剧赛道。今年10月,她编剧的小程序微短剧《闪婚后,豪门老公马甲藏不住了》上线,24小时充值超1500万元,成为爆款。

微短剧《闪婚后,豪门老公马甲藏不住了》海报。受访者供图

微短剧《闪婚后,豪门老公马甲藏不住了》海报。受访者供图

所谓微短剧,国家广电总局将其定义为“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网络剧。

当下热门的微短剧大多为小程序短剧,就像视频化的爽文小说,为“单集不超5分钟的网络剧”。通常要跳转到微信、抖音、快手的小程序上看,前几集免费,之后每集或打包付费,目前主流集数为80到100集。

“短剧内行人”创始人颜敏说,许多微短剧编剧都是由网络写手转型而来,也有的网络平台将优质小说版权转化为微短剧。这也使得微短剧天然不像传统影视制作,更像是网文的“广告片”。

彭雨虹对微短剧最初的印象,是2020年风靡网络的《歪嘴战神》《修罗》等“赘婿”类型的网络小说广告,其操作模式是借短剧形式展现网文精华,又在高潮处戛然而止,引导用户向小说阅读页面或APP下载页面跳转,进而引流。

《歪嘴战神》剧照。网络图片

《歪嘴战神》剧照。网络图片

彭雨虹转型微短剧的理由并不复杂,“一个新的摸索方向,新的机遇”。她感觉在微短剧发展初期,大部分传统影视人不太看得上这种速成短剧,因为“成本低,制作糙,甚至有些成本低的直接用手机就拍了”。

不过,关于微短剧的“掘金神话”,足以让许多人丢掉“偏见”。这门生意看起来很“有钱”。

“据统计,目前约有三四百家公司在拍摄微短剧,主要聚集在西安、横店、郑州。”颜敏说,一部微短剧制作周期一般是7至15天,平均成本为10万至30万元,每个月有四五百部的产出。

编剧帮创始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杜红军发现,从今年开始,有不少传统公司转行做微短剧。

在杜红军眼中,微短剧就是工作之余消磨时间的一个娱乐产品,适合日常没有时间追长剧的人群观看。他经常会接到投资人寻找微短剧剧本的电话,“可能很多投资人觉得这个成本低,微短剧就几十万元,很容易组局”。

他还留意到,群内的人“空谈艺术的少了,更加务实”,“需要什么资源就赶紧找,大家互相帮忙”。

微短剧已让“横店变成竖店”?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不夸张,今年暑假我去横店时就看到,八成的人在拍微短剧”。

这场“不切实际的梦”有点贵

看一部微短剧,比看场电影还贵,价钱也差不多。

章何是北京一家影视制作公司负责市场研究的工作人员,他算了笔账,看完一整部80集的微短剧需要花费约60元,而在追剧小程序里包月价格为78元,他干脆包月。

业内人士预测,国内微短剧市场流水规模今年或将达到250亿元。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2月23日,中国电影年度票房为535亿元。

章何起初接触微短剧,只是为了研究它为何让人“上头”,到后来,竟成了忠实观众。缘于微短剧只需“无脑”追,每集不到三分钟,可以打发碎片时间。

于今无量今年出品的《快穿:病娇男主他又吃醋了》《雀笼》等作品累计充值破亿元。其创始人李晶认为,付费微短剧剧情的底层逻辑跟短视频一样,是当下快餐文化时代对用户碎片化时间的整合。

如网文一样,微短剧也分男频和女频。女频剧最受欢迎的题材是虐恋和甜宠,闪婚是甜宠类型中相对更受用户喜爱的题材。

起初,男性用户在微短剧中占据绝对优势,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女性用户也在不断增长。锦瑟寰宇总编彭九九去年入局微短剧市场时发现,“男频全都在做战神、赘婿、一夜暴富等题材”。《无双》就融合了战神和赘婿元素。

《无双》幕后花絮。受访者供图

《无双》幕后花絮。受访者供图

题材类型很少有长盛不衰的,但彭雨虹称“战神”题材是个例外。

所谓“战神”,指的是一个拥有强大身份的人,化身为小人物,遭到了反派欺辱,最终亮明身份回击对方。彭雨虹认为,战神题材的主角有点像蜘蛛侠,遭遇不公平待遇时,会让大部分是普通人的我们有代入感,而当他展示出很强的力量时,也便提供了足够的情绪价值,即“爽感”。

微短剧的共同之处在于,能满足受众群体幻想。

“无论你是从事什么行业,什么性别,都时常会有不切实际的梦想。”李晶说,男生会幻想成为英雄,女生会幻想完美的爱情,在现实中的缺失能在微短剧中得到满足,而紧凑的剧情能不断催生多巴胺的分泌,让人持续产生快感。

爆款关键仍是“好剧本+好制作”

8月,《闪婚后,豪门老公马甲藏不住了》开机的前一天,出现戏剧化的一幕。

当天,根据同一IP改编的微短剧《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了》上线,且成为爆款——24小时充值流水突破2000万元。

彭雨虹起初很沮丧,但让她惊喜的是,珠玉在前,并没有影响她的作品后来也成为爆款。

同一IP改编不同短剧均能火爆?彭雨虹分析,缘于同一IP在不同编剧笔下的叙事不一样,观众观看不会有雷同感。此外,闪婚题材的出现,继虐恋题材之后,填补了微短剧市场空白。成为爆款的关键因素需要“好剧本+好制作”。

让彭雨虹高兴的是,有观众反映,反复观看了《闪婚后,豪门老公马甲藏不住了》9遍。受访者供图

让彭雨虹高兴的是,有观众反映,反复观看了《闪婚后,豪门老公马甲藏不住了》9遍。受访者供图

人们乐此不疲地剖析着爆款的密码。

“7分靠剧本,3分靠拍摄。”颜敏综合分析从8月份至今的十几部爆款剧后总结,目前,剧本的成功是微短剧成功的关键。

传统剧集的商业模式是“To B”,即制作方把内容售卖给平台,平台再去卖给观众和广告商。微短剧则是直接面向千千万万的受众,即“To C”。

这意味着对微短剧而言,传统影视行业的经验或成负担。做长剧、纪录片出身的彭九九认为,长剧以剧情带情绪,但微短剧则反过来,“掌握了情绪,才能成为短剧赛道的最大赢家”

彭九九分析,微短剧包含的情绪包括不公平感、安全感、收获感、爽感、后悔感等。以不公平感为例,女频里常见的设定是“真假千金”,男频中则体现在不被看好的男主。再如安全感,体现到女频,或是男主在危机时刻救了女主;体现到男频,则是女主坚定不移地爱着男主等。

“爽感是其他几种情绪的一种延伸。如果突然给你10亿元的订单,是不是你的多巴胺就会开始分泌?爽感也是反转的一种体现,把情绪做足,观众自然会有巨大的爽感。”彭九九解读道。

综合多位从业者的说法,创作一部爆款短剧的关键,离不开做足情绪、节奏爽快。每一集结尾处都要预留悬念,钩着观众往下看。

“‘To C’是最难做的。要让观众付费,最重要的是拉动观众的情绪,让他们产生强烈共鸣。”彭雨虹说,微短剧在剧本处理上,要做到台词密、节奏快、反转多。

行业变“卷”,又遇“刹车”信号

2023年,多方角色持续入局,小程序短剧行业也开始变“卷”:卷内容、卷制作甚至卷投资。

不少知名影视演员,成为微短剧演员中的一员。于今无量出品的微短剧《绝世王者:女总裁的复仇》近期开播,演员阵容中就有赵本山徒弟丫蛋和“谢广坤”扮演者唐鉴军。

微短剧《绝世王者:女总裁的复仇》剧照,赵本山徒弟丫蛋参演。受访者供图

微短剧《绝世王者:女总裁的复仇》剧照,赵本山徒弟丫蛋参演。受访者供图

“大盘是有限的。”彭雨虹分析,越来越多传统影视公司入局,他们有些已调动明星参演,采用电影级别的技术去拍摄,还设计复杂的打戏、炫酷的镜头,这无疑拉高了制作成本。

字符宇宙COO晴晴感慨:“演员越来越贵,甚至点名只要爆款演员。有的玄幻题材成本超100万元,这意味着投流成本要提到很高,才能够回本。”

这门生意并没有看上去那么赚钱。业内人士称,微短剧九成收入要用来付抖音、快手、微信的广告费,利润率不会超过10%。

晴晴以《无双》为例表示:“我们经常看到,‘几十万投入,上亿收入’等很热血的表述,在内行人看来,会打个小小的问号。因为中间有各个门槛、节点的流转。”

《无双》制作方西安丰行文化创始人李涛印证道,所谓的破亿,指的是整体收入,其中流量成本就超过九成,真正到手的利润仅几百万元,“还要分给制片、编剧、后期等工作人员”。

《无双》拍摄现场。受访者供图

《无双》拍摄现场。受访者供图

微短剧火爆背后,其问题也不容忽视。

颜敏说,题材同质化的严重就是一大体现,此外,还存在剧情浮夸俗套、一味追求“爽感”而违背逻辑、为博眼球而故意制造噱头等问题。甚至于有网友称之为“电子榨菜”(指吃饭时可以看的剧或听的有声书)——是“佐餐良伴”,但又“口味单一”“不够营养”。

微短剧中,不乏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的作品。

2022年11月起,广电总局已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截至今年2月28日,共下线违规微短剧25300多部、计1365004集,下架含有违规内容的“小程序”2420个。

2023年11月15日,广电总局宣布将多措并举,持续开展微短剧治理工作,包括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管理等重点举措。

11月16日,走“庶女”“腹黑逆袭”路线的《黑莲花上位手册》上线仅24小时,充值付费就高达2000万元,然而几天后便因不良导向直接下架。

野蛮生长的微短剧遭逢“刹车”信号。“对于认真做微短剧的人来说是好事,这意味着分蛋糕的人少了,对于想要凑热闹的人来说,无疑是泼了一盆冷水。”李晶判断,会有一部分人更加坚定,一部分人选择退场。

洗牌前夜,留下来的人必然“尊重内容”

微短剧的未来路在何方?

对于一部人来说,微短剧“出海”,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机会。

2023年以来,微短剧开始在海外落地,大量以“先婚后爱”“少年逆袭”“狼人追我”为主题的作品吸引了外国观众的目光。

颜敏观察,微短剧的海外市场主要分为北美、南美和东南亚等区域。其中北美市场最为火热,用户以付费意愿与能力较强的中产阶级为主,“东南亚用户的付费意愿可能没那么强,但潜力非常大”。

李晶认为,短剧出海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当地文化和国内玩法两者紧密结合。晴晴提到,探索微短剧出海业务,可以考虑先做一下对准女性群体的作品,其依据是欧美国家微短剧的用户画像集中在中产女性。

此前,聚焦中国文物回家题材的3集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引起网络热议,仅B站播放量就高达4.3亿次,全网观看超过20亿次。由此,有专家建议,可以利用微短剧的火爆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加速中国传统文化的出海。

李晶坦言,目前无论国内外,微短剧的受众都是出于情感上“爽”的需求,借微短剧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出海要分阶段探索。

《逃出大英博物馆》剧照。网络图片

《逃出大英博物馆》剧照。网络图片

种种动向表明,微短剧正向着“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2023年8月,“2023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布会”上,各大视频平台均推出了自己未来的发展计划。

芒果TV发布首个千万级短剧《难寻》《一梦枕星河》,还联动澳门社会文化司共创国内首部澳门题材短剧;腾讯视频发布了聚焦粮食安全的《南繁一家人》、提升年轻人文化自信的《恭王府》《赵小姐的笔记本》等。

作为微短剧专业孵化与制作机构的代表,九州文化提出将会从IP、资金、内容、流量方面扶持优秀创作者,容量短剧则计划推出一站式剧本创作链服务平台“容量剧本工厂”⋯⋯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在会上对产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选题上要“见微知著”,弘扬时代价值;叙事上要“微言大义”,展现人民情怀;创作上要“积微成著”,擦亮正能量底色;管理上要“防微杜渐”,他律之上更需自律。

彭雨虹认为,当前微短剧处于“比较混沌的状态”,进入洗牌前夜最终留下来的,“一定是懂内容、尊重内容、能把控内容的人”

“内容规范是不可避免的,微短剧创作肯定面临题材创新,从收入上需要更科学的分配机制。国家和行业层面做好引导,还要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包括荣誉奖励等。”杜红军谈及微短剧未来发展时说。

2023年8月,芒果TV、腾讯视频等十大平台共同发布《网络微短剧全行业共促繁荣发展联合倡议书》。网络图片

2023年8月,芒果TV、腾讯视频等十大平台共同发布《网络微短剧全行业共促繁荣发展联合倡议书》。网络图片

11月底,微短剧《亿万傻王子》开机仪式照片在业界流传。剧宣阵容显示,香港知名王晶担任总编导,早期多为王晶做副导演、执行导演的张敏担任导演。“这属于降维打击了。”有业内人士感叹道。

彭雨虹却不太接受这个说法:“毕竟,内容为王。好内容无论以何种形式都会被观众认可。”

无疑,微短剧正全面在从野蛮生长的1.0时代,进入到精品化、主流化的2.0时代。

【采写】南方+记者 刘长欣 刘奕伶 张思毅

【统筹】李强 伍青

编辑 何雪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