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召开第五届省名中医表彰大会,隆重表彰我省第四届国医大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和第五届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张新,省政府副秘书长郭亦乐,省卫生健康委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忠保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第五届省名中医颁发证书和奖牌。
来自东莞市的4名省名中医受邀出席,并接受表彰。
他们是:
邝卫红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
宁为民(女)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
阮永队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
薛爱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
“这是极具含金量的荣誉。”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袁伟芬率队参加了此次表彰大会,为莞邑中医药事业的新发展、新成果而高兴。接受表彰的4位省名中医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思想、技术经验独到,有着丰富的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和技术专长,在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据介绍,我省从1993年开展第一届广东省名中医评选,每五年评选一次,到如今的第五届共评选了396位省名中医。在申报、筛选的过程中,需要对候选人的科研、门诊、学术思想、表彰荣誉等一一细化考核,例如在年度数据中,需要对5年来的年度考核等次、门诊人次、出院病人数、治疗量、查房次数、带师承项目继承人数等十余项指标进行填报。受到工作年限等限制,一名中医一生可能只有一次评选的机会,相应地,这样的荣誉也将伴随终身。
其中,宁为民、薛爱国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作为全市中医药发展的龙头,医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高度重视引才育才用才。早前东莞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和东莞市中医院中心实验室揭牌成立,医院招收了9名博士后科研人员入站,依托中心实验室、中药制剂中心、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做好中医药研究,推动中医药新技术的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邝卫红、阮永队所在的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不断完善中医药学科建设体系,国医院目前开设六个一级科室:中医经典科一区、中医经典科二区(针灸科)、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科、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科、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中心。中医经典科为广东省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经典病房建设试点单位。5个市重点专科。中医经典科一区、二区突出“纯中医”特色。老年病科、康复科、肛肠科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2023年,国医院正式揭牌启用,进一步推进了医院中医药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接受表彰的4位省名中医介绍】
1、邝卫红
广东省名中医 主任中医师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医学博士、东莞市名医、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成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州市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第六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与实验研究。运用中医方法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显著,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脾胃病、肠道疾病、肝胆病、内科疑难杂症,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调用经方施治,注重患者的生活调护,强调身心调护的整体观念。吸引全国各地患者慕名而来,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参加国家973项目1项,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主编学术著作3部,参编教材2本、专著5本,专利3项,发表SCI、核心期刊100余篇。研究结果曾被中国中西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引用。主编《肝胆疾病实录》等著作3部,2007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奖,2020年获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培养博士后和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获“岐黄杯第七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优秀论文指导老师称号。应邀赴智利、澳大利亚、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交流临床经验与技艺、指导中医临床,传播中医药文化。
2、宁为民
广东省名中医 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副院长、脑病科学科带头人,东莞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广东省优秀中医人才,东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子午流注脏腑服药法”代表性传承人,东莞市一类名医,被授予东莞市“最美医生”、东莞市道德模范、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等众多荣誉称号。
临床上率先运用“宣通三焦法”治疗中风急危重症患者,降低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运用“潜阳育阴法”治疗痴呆早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以“风痰”立论治疗眩晕病,创制“天麻健脑颗粒”,对眩晕、中风及头痛患者疗效显著。对于帕金森病,癫痫,颈腰椎病,周围神经病变,脱髓鞘病变等神经系统疑难杂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常见老年疾病。同时重视中医治未病及体质辨识理念,善用中医药调理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对妇科疾病经验丰富。
3、阮永队
广东省名中医 主任中医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东莞市医学领军人才、东莞市名中医,全国著名老中医李可及著名中华文化学者刘明武先生的亲传弟子,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手法量化专委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工作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针灸学会社区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中医经典与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典传承创新中医学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
主持及参与国自然等科研课题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东莞市科技进步奖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7篇,中文期刊60余篇 。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经典中医方法诊治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肿瘤等各种疑难杂病、急危重症患者,疗效显著,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4、薛爱国
广东省名中医 主任中医师
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针灸科、推拿科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东莞市名医,东莞市公立医院专业医学学科带头人。任中国针灸学会新九针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腧穴外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针灸康复结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适宜技术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针灸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学术上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张家维,深研中医经典理论,在临证中强调经络辨证,擅用少阳经治疗痛证;重视手法调形气神;注重针刺时效性,取穴精少;擅多种优势治疗技术结合,疗法互补整合,治疗诸多疑难杂症,疗效卓著。参与三项广东省行业标准规范的制定,主持或参与省市多项重点课题,荣获2022年度华夏科技奖三等奖,2022年度第二届广东省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多项奖项;荣获东莞市最美医生,广东省南粤好医生,岭南名医,东莞市中医院“杏林医师奖”等称号。
南方+记者 欧雅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