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节气
恰逢最近降温
在广东的小伙们
一定要“食暖笠笠嘅嘢”
在冬至
广东人最怕听的祝福就是
冬至了
回家记得吃饺子
在广东
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
意思都是冬至甚至比春节还重要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下面科普君就带着大家
了解一下
“冬至大过年”
历史上确有其事
“年”是历法的产物,只有制定了历法,才能推算出年。推算一年的历法,首先要定一个计算起点,叫历元。
传说黄帝命人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十一朔甲子日冬至为历元,从而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历法——《黄帝历》,并以甲子年甲子月朔甲子日冬至为元日。
从这个角度讲,是先有冬至后有年,所以“冬至大过年”。黄帝时是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冬至等于过年。
“冬大过年”,具有传统仪式感的家庭聚餐,寄托了家庭团圆的美好愿景。
其次,冬至是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的阳历部分,最初通过“立杆测影”的方法得出来的,其依据是太阳。而“年”是从农历中的阴历部分得出,每年正月初一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周期定出的。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可以理解为“冬至大过年”。
冬至这天,北半球白天最短而黑夜最长。过了冬至,白昼就会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新的开始,这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重要日子。所以《汉书》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冬至为什么那么重要?
在古代,冬至是对农家辛苦付出一年后的奖励。
早在汉代,便有冬至过节的习惯。“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意思是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的福气,过了冬至,白昼就会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新的开始,值得庆贺。
古代都以农为生,秋收冬藏。冬至的时候,务农的时间也结束了,要等明年的春季才能继续耕作。
到了今天,冬至的意义不仅仅是与农耕务农息息相关的节气。在这一天,一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一顿雾气升腾、饭香扑鼻的团圆晚餐,一家人一起聊天说笑。
广东还有哪些冬至特色美食?
对于老广而言,汤圆、腊味糯米饭是必不可少的。圆滚滚的汤圆,象征着团圆、圆满也寄托了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愿景。
而腊味糯米饭的配料十分丰富,有冬菇、虾米、瑶柱、腊肠等多种食材。
图:食在广东
除了吃汤圆、腊味糯米饭,作为“吃货大省”,在冬至,广东各个地区都玩出了自己的花样。
佛山
冬至当日,佛山人会一早准备菜肴果品祭拜祖先,还会蒸“松糕”。“松糕”是一种米粉发酵做成的糕点,蒸熟后有很多细孔。松糕有高升大发的好意头。
中山
中山小榄有冬至吃“水榄”的习俗。小榄的“汤圆”并不圆,像橄榄状,故称“水榄”,是一种用菊花瓣做馅料的糯米汤圆。
水榄。图/中山发布
阳江
阳江人把汤圆称为“圆子”,和普通汤圆不一样,馅不是包在汤圆里面,而是把汤圆切成粉粒,汤圆馅放汤里煮开,闻到香味后,再放汤圆一起煮。用料以当地海产为主。
阳江“圆子”。图/广东阳江发布
惠州
惠州人有句流传至今的俗话:过冬食粉果。粉果即艾角(也称艾粄),这是惠州特有的过冬习俗。
粉果。图/惠州发布
湛江
腊味姜饭是湛江吴川冬至的特色美味。其是由生姜混合大米,加上腊味组合而成的。姜饭,顾名思义,要有姜。而这姜不简单,是由七种不同品种的姜组成,人们称之为“七色姜”。
东莞
东莞人冬至吃“冬团”,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包裹豆馅制成的圆形食品。除了冬团之外,部分镇街还有吃咸丸的习俗:用糯米搓团而不包馅,投入用虾米、蚝豉、鱿鱼、冬菇、青菜等熬成的汤即可。
冬团。图/水香中堂
潮汕
在潮汕地区,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上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以祈求一家平安。
潮汕汤圆。图/潮州发布
梅州
客家人称冬至为“过冬”,按照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好好吃一顿。冬至前后,梅州客家人都喜欢吃羊肉煮酒,认为在冬至时节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此外,这一天酿造娘酒也是梅州地区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娘酒。图/梅州发布
茂名
做籺、吃籺是茂名人过节至最古老、最传统,也是必不可少的习俗。
籺。图/茂名发布
河源
萝卜粄是最具客家风味的冬至食品,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对河源人而言,萝卜粄有着特殊的感情联结,一入口,就会想起冬至与奶奶和妈妈围在灶头捏萝卜粄的情景。
萝卜粄。图/河源发布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冬节丸、水榄、鹅汤圆……广东人过冬至吃哪种汤圆?》
冬至怎么养生?
从养生角度来说,冬至是极为重要的节气,如何养生才能让身体更棒?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治医师郑小红来支招。
1
早睡晚起
早睡晚起,少忧虑,松弛有度,减少阳气的消耗。
2
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晒太阳,助力人体阳气的升发,建议以散步、慢跑、八段锦等轻柔的运动为主,时间不宜过长。
3
注意保暖
注意颈背部和足部的保暖,冬季寒冷,更容易受寒邪侵袭,损伤阳气,可以用干姜和艾叶泡脚,20分钟为宜,微微出汗即可。
4
艾灸来帮忙
可以艾灸肚脐(神阙穴),关元穴(肚脐下3寸),足三里(补虚要穴),约艾灸20分钟,皮肤适度发烫红晕即可,激发阳气,调和气血。
5
摩擦肾俞穴
睡前摩擦肾俞穴,5-10分钟,腰暖则身暖,简单动作可以起到温肾阳、通络散寒的功效。
冬至到了,天气还会继续冷吗?
2023冬至日,广东多个市县创近四十年来最冷。这种低温天气究竟还要持续多久?
据@广东天气,预计从26日开始,全省气温逐渐回升。不过早晚还是比较冷,大家要穿够衣服。
未来具体天气预报
23日,南部沿海市县多云间晴天,其余市县晴到多云。最低气温:粤北市县零下2℃~3℃,高寒山区零下7℃~零下2℃;南部沿海市县7~11℃,其余市县4~7℃,中北部市县有冰(霜)冻。
24日,全省晴到多云。最低气温:粤北市县0~3℃,高寒山区零下5℃~0℃;珠江三角洲中北部市县3~6℃,南部沿海市县8~11℃,其余市县6~8℃,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北部市县有冰(霜)冻。
25日,全省晴到多云。最低气温:粤北市县1~4℃,高寒山区零下3℃~1℃,南部沿海市县8~11℃,其余市县4~8℃,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北部市县有霜(冰)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