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开创始兴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始兴县日前紧锣密鼓筹备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改、以评增质”,力争提质升级。
始兴县博物馆一角。
始兴县博物馆成立于1983年,是一个以地方史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展区面积约2000㎡,馆藏极其丰富,现有藏品5367件(套)文物,其中以古生物化石、新石器时代石器、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和清代民俗文物最为珍贵,具有数量繁多、材质多样、跨度时间长等特点,先后获评“广东省基层文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省级荣誉。
汉圆形双龙纹铜镜。
近三年来,始兴县博物馆对标“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三大模块,在陈列展览、开放教育、典藏研究、文物科技保护、智慧博物馆建设、综合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博物馆建设初见成效。
始兴县博物馆馆长钟旭介绍,馆方一方面双管齐下,打好“软硬”组合拳,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注重专业人才培训、打造知名商标品牌、着力丰富藏品总量、严格藏品修复保护、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另一方面敢于创新,塑造始兴特色样板,着力避免“千馆一面”,增设学术研究、高清资源开放共享、博物馆资源进校园、馆际交流合作,实现高品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与此同时,馆方与时俱进,体现国家政策导向。更加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织开展一系列文创产品公益宣传、送展下乡便民服务300余次。
始兴县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提质量,积极‘应战’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为始兴县乃至广东省文博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他说。
南方+记者 杨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