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构建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12月22日,佛山市基础教育课改实验项目校第二次论证会议在三水区乐平镇中心小学召开。会议着重强调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明确表达希望各方要积极参与“课改”研究的愿景,翘望课改实验项目学校继续以立足课改、深耕课堂为原则,积极投身课改实验的最前沿,为佛山基础教育课改添砖加瓦。
佛山市基础教育课改实验项目校第二次论证会议嘉宾合影。受访者供图
成果总结
四所学校做课改经验分享
论证会分别邀请了四所学校做课改经验分享。南海区桂城街道灯湖三小紧扣“教师教学述评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主题,总结并分享教师教学述评“四维三指导”考核内容指标,引导教师从学生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正确价值观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述评能力,从学科立场向育人立场的课堂转型,切实落实“五育”教育。
顺德区容桂高黎小学以“守初心推动课改实践”为题,总结并分享精准课改组织管理,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体系,提升课改工作的科学性;构建课改教研体系,打造课改联动生态;依托课改“一四五”育人理念、“345”真善好课堂,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育人功能,为课改的切实落实掌舵指航。
顺德区容桂高黎小学经验分享。受访者供图
三水区三水中学附属初中紧扣“落实课改”主题,总结并分享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强师队伍为支撑、以课程实施为关键,开展各种特色课程,为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建设效率课程。
南海区九江中学紧扣“五育并举,数据赋能”主题,总结并分享教学处牵头引领各年级教师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大数据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赋能作用,通过全面汇总、具体分析数据,关注学生的行为曲线、学习曲线、健康曲线等;及时诊断、切实跟进学生发展情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纵深推进课改实验。
论证会最后由该项目负责人雷波解读项目实施方案。雷波首先紧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阐述佛山市目前教育成果。接着围绕如何助力“双减”政策切实落实展开分析,为各项目负责人提供科学的行动目标及行动方案,聚焦核心素养方向、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命题设计等具体活动形式落实课改实践项目;最后,雷波紧扣指导思想提出项目的具体要求,提出目前项目立项仍存在的问题,阐明具体解决方案,为项目顺利开展指明方向。
谋定方向
推进第二批项目校改革走深走实
今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2023年启动,有组织地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至2027年,形成配套性的常态长效实施工作机制,培育一批深入实施新课程的典型区域和学校;总结发现一批教学方式改革成果显著、有效落实育人要求的教育教学案例;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教与学方式改革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形成新气象。
为落实好行动方案要求,深化佛山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佛山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1369”工程,全力构建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佛山特此召开会议,一方面对首批项目校的课程教学改革成果进行深度总结,另一方面切实推进第二批项目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近日,在全市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上,佛山正式把北向战略确立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十大行动之首。北向战略,正在成为佛山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的最强音。
“三水处于重要发展地位,希望三水在佛山市‘北向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推进基础教育课改实验项目作出贡献,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佛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彭海燕说。
彭海燕讲话。受访者供图
彭海燕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课程改革热点,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坚持效果导向,要攻坚克难,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走深走实,提升各项目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坚持需求导向,主动对接本地区学校的课程改革需求,积极推进佛山市基础教育课改实验项目的落实,以实现教育改革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要发扬“四敢”精神,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充分利用时间和机遇,组织力量,落实任务,为推进佛山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王雅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