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共青团改革案例 | 石龙:做好“三化一坚持”,凝聚“青力量”

南方+ 记者

自县域改革工作启动以来,石龙镇团委积极向石龙镇委、镇政府汇报并争取镇委主要领导支持,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成立石龙镇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石龙镇贯彻落实县域共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方案》,紧扣团中央改革4个方面意见细化为9条27项改革措施,明确了改革工作的牵头单位、责任部门和工作任务目标,并多次召开县域改革推进会,全力推动改革工作阔步向前。

石龙积极凝聚“青力量”  南方+ 丘想明 拍摄

实现干部来源多元化

在配强团镇委工作力量方面,石龙镇推动团镇委干部配备核准增加专职团干2名、挂职团干2名,兼职团干1名,辖区中学专职书记配备率100%。同时,加强青年工作专业化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聘配齐2名镇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专职社工。

为了持续推进镇团委挂(兼)职干部制度,石龙镇以《关于遴选优秀年轻干部和青年人才到团镇委挂、兼职的通知》为抓手,拓宽团的工作骨干来源渠道,实现社会化选聘、项目化用人。同时,开发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项目,逐步形成以镇莞香花和志愿者协会骨干为班底的工作机制。

石龙镇还积极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出台《石龙镇团干部工作目标责任书》并推动各级团干部签订,增强工作实绩刚性约束;落实基层团组织及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同时,制定出台《石龙镇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方案》,100%覆盖辖区内基层团组织书记开展述职评议工作。

石龙积极凝聚“青力量”  南方+ 丘想明 拍摄

实现组织方式多样化

为了加强组织规范化建设,石龙强化用人导向选拔17名社会各阶层优秀青年干部进入团镇委班子。推动辖区128名团代表委员全员进驻团代表联络站站并建立名册。推进落实“两新”领域团建工作,“两新”领域建团逐年提升。

在加强社会资源筹措方面,石龙整合团属公益资源,“亮星工程·爱心同行”贫困助学项目依次走进贵州、普宁、河源等地中小学校11所,广泛筹集社会物资达55万元,建立“亮星读书角”20个,捐赠图书5万册。开展“微心愿”认领公益活动,2023年共为辖区中小学困难青少年或家庭征集了84个微心愿。

为了丰富拓展组织形态,成立石龙镇大学生青年突击队,寒暑假期间分批分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石龙镇兴龙社区建立“青年之家”,常态化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政策宣讲会、宣传活动、安全教育以及各类文艺体育相关活动;发动青年志愿者、大学生、青年科技人才工作者等各领域青年成立了读书分享类、学习交流类、联谊交友类、宣传宣讲类等青年网络社群,不断提升组织动员效能。

石龙积极凝聚“青力量”  南方+ 丘想明 拍摄

在持续打造品牌项目方面,石龙围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就业创业和志愿服务领域,打造“龙青计划”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品牌,聚焦青年人才返乡实习、就业创业等需求,探索全链条青年人才服务模式。

实现团队育人一体化

为了严格入团标准和程序,石龙镇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从严规范入团条件和程序,严格控制团青比例,及时转接团员组织关系。2023年新发展团员546名,较去年增长18%,毕业生转接率100%。

同时,突出团员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结合“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专题学习会”“青年大学习”等形式,扎实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中小学少工委实现全覆盖,打造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创新拍摄《古镇新青年》、《石龙青年那些事》、《青年眼中的“举重之乡”》等宣传片,引领石龙青少年传承弘扬敢为人先、奋勇拼搏的精神。

为了落实团的激励和团员先进性评价机制,石龙积极构建阶梯式激励体系,闭环全童分批入队、推优入团、推优入党机制。2022-2023年度,“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初中、小学覆盖率达到100%,全镇各中小学共获得“红领巾奖章”个人四星章28个、个人三星章300个,“红领巾奖章”集体四星章1个、集体三星章6个。

石龙积极凝聚“青力量”  南方+ 丘想明 拍摄

坚持党建带团建

为了高位推动改革工作,石龙落实请示汇报制度,2023年镇党委会听取共青团工作汇报1次,围绕青年工作向镇委主要领导专题汇报4次,向团市委、镇党委请示报告7次,获镇领导批示6次。

石龙积极完善重点机制,推动团建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和年度考核,明确分值占比10%,并推动党的青年工作理论纳入镇党校课程。同时,深化团教协作模式,推动团镇教管中心班子成员担任挂职团干部。

接下来,石龙镇团委将以县域改革工作为抓手,结合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目标,探索符合石龙实际和特色的共青团工作新机制、新举措,切实走出一条独具特色、扎实有效的改革之路。

一方面,用活青少年工作党政联席会议,积极稳妥推进县域改革工作;切实压实各涉及单位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同时,重点结合智慧团建系统,加强工作的日常监测和一线指导,必要时组建攻坚专班,确保改革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另一方面,围绕东莞青年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化县域改革工作。围绕东莞青年助力“百千万工程”九大行动的工作部署,通过县域改革工作,擦亮“青”字号品牌项目,团结引领更多青年团员、青年志愿者投身湾区建设、绿美广东、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实践活动。

一方面,探索形成党团联合全链条培育干部体系,强化团干部素质提升。持续加强对团干部,尤其是团组织书记的业务培训力度,通过“青马工程”培训班、团干部素质提升培训活动等,切实提升团干部业务素质,确保各级团干部作风硬、业务强。用好用活团干部考核激励机制,最大化增强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战斗力。

南方+记者 丘想明

石龙积极凝聚“青力量”  南方+ 丘想明 拍摄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