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所盼,萝卜粄如约而至!

惠州发布
+订阅

惠州终于进入了冬天

而冬季的大节日——冬至

也悄然来临

在惠州,有“冬至大过年”的讲法

在冬至这天

无论有多忙也一定要回家

和家人团聚

而这一天

惠州客家人的餐桌上

一定会有萝卜粄

吃萝卜粄是客家人流传下来的习俗

老一辈的客家人

几乎都会做萝卜粄

从选料、备料、揉粄、煲汤、裹馅

要用上十几道工序

但家家户户的味道都有细微差别

这也成为了

惠州人独一无二的记忆

“萝卜、腊肉、虾米...”

听着阿嫲一项一项细数着馅料

一家老小围在一起

揉米皮、准备馅料

共同期待着冬季里那热腾腾的萝卜粄

冬至

萝卜粄里的馅料

最重要的就是萝卜

冬天的萝卜脆甜多汁

做成馅包在米皮里

一口咬下

有着虾米、腊肉的香

也透着萝卜的甜

将准备好的馅料调味拌匀

下锅翻炒

香味充斥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让人口水“咕咕吞”

爆炒过的馅料带着油光

包进米皮里

或蒸或煮老鸭汤

无论是哪种做法

都是惠州客家人

家的味道

现在的年轻人

不太会做萝卜粄

想吃的时候

喜欢在惠州的一些老店里

买上一些

这些店还不错

可以试试噢

过年过节,很多惠州人都会应节吃上一份咸香诱人的萝卜粄。作为土生土长的惠州人,姚记鸭汤萝卜粄的老板对于萝卜粄也有着自己的诠释。

老板每天都会提前准备好当天制作萝卜粄的材料,艾草要甜艾做出来的皮才好吃,最主要的制作材料萝卜也要挑选应季的萝卜,冬天挑选本地的萝卜就最够清甜。每天光是备料,老板一家就要花上4个小时。

除了蒸萝卜粄、煎萝卜粄,店里最特别的还属鸭汤萝卜粄。

浸在鸭汤里的萝卜粄和以往我们常见的蒸着吃、煎着吃不同,是一种独特的风味,有着胡椒、萝卜的加持,鸭汤醇而不腥,萝卜粄本身自带艾草的清香,混着鸭汤的醇厚,是能让人耳目一新的味道。

“酒香不怕巷子深”,惠州就有这样一家小吃店,藏在起桥东水东南路的巷子里。从一个不起眼的路边摊,做到有了属于自己的门面,而这一做,就是20多年。

萝卜粄其实并不“难做”,就是其中的步骤较为繁琐,尤其是用料的讲究,为保证用料的新鲜,所有材料都是老板(阿姨)清晨一大早去市场采购回来的。

用新鲜的艾叶熬出汁水,混进经过配比粉对当中,再经过充分地揉捏,让艾叶的汁水与面粉进行充分的融合。

再用这青绿的外皮,包裹经过特制的萝卜丝、虾米、腐竹、腊肉等丰富的食材,形成最终的饺子形状。

经过蒸熟后,软糯的外衣散发着淡淡的艾草香气,一口咬开,细细成丝的萝卜在口中一抿便化开,但又不失爽脆的口感,汁水充盈的同时还蕴含着多种食材的鲜味。

在滨江公园的对面,西枝江的另一边,有一家开了10余年的阿罗仔美食,他们十年如一日地在这里制作正宗的客家味道。

萝卜粄肚子里的全是“狠货”,虾米、猪肉、萝卜丝、腐竹皮...一样不少,全是经典的配料。

经过炒制的猪肉,散发着浓郁的肉香,加上吸满汤汁的软糯外皮,吃起来口感也更具有层次,味道也更加的丰富、更加的香。

汤里的猪红口感嫩滑,枸杞叶的味道融入整个汤头,散发着淡淡的清甜,无论作为早餐还是正餐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如果一个店铺能够源源不断地汇集着新老顾客,那它一定有着留住食客美味的招牌。萝卜粄作为翟仔老妈炖品店的招牌,几乎每一桌前来的客人都会点上一份。

用艾叶揉成面皮,深绿色外衣包裹着白萝卜、虾米、腐竹、青葱等一众配料,未经蒸熟就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与诱人的菜香。

经过煎炸的萝卜粄的外皮,两面焦脆、渐显金黄,食材的香气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光闻着都要流口水。

一口咬下去,先是感受到外皮的脆香,其次是软糯的口感,随后浓浓的汁水喷涌而出,简直就是唇齿间的享受。

对于老惠高与二小的学生而言,丽姐传统糕点糖水店一定是他们挥之不去的回忆。

丽姐糖水有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小吃,例如萝卜粄、钵仔糕、艾粄、海底椰膏、青团等,而在其中广受欢迎的当然是今天的主角——萝卜粄。

满满的馅料藏都藏不住,轻轻一掰开,就能看到腐竹、银虾、萝卜、蘑菇等各种馅料。

如果想吃酥脆焦香的,还可以让老板娘丽姐帮忙把萝卜粄稍微煎制,尝到多种多样的口味。

在惠东县平山惠园路,也有着一家附近居民非常喜欢吃的一家萝卜粄店。

将做好的萝卜粄放进浓郁的鸭汤中,相比于枸杞叶的清淡,鸭汤的味道则更加咸香。

鸭汤萝卜粄里不仅有鸭红,还有鸭肉、腐竹等食材的搭配,让鸭汤的味道富有层次感。

一口汤一口萝卜粄,萝卜的脆甜与鸭汤的鲜完美地融合,糯糯的外衣吸附了满满的汤汁,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冬至到了

你吃上萝卜粄了吗

更喜欢哪种?

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来源:惠州文体旅游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