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发布,顺德为何被“点名”超6次?

南方+ 记者

12月20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发布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五“圈”齐发,为广东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再添一把火。

在《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中,佛山市全域被纳入广州都市圈,顺德则超过6次被“点名”。那么,覆盖超3000万人的广州都市圈,将为顺德带来哪些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

顺德超6次被点名,3个平台被重点关注

《规划》提出,广州都市圈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佛核心区为引领,以肇庆、清远中心城区为发展极,构建“一核两极四轴”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全国高质量同城化示范区、全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典范区。

高标准建设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广东工业设计城等各具特色的服务外包园区建设、依托佛山北滘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等重点平台载体加快布局发展机器人产业、发挥佛山顺德“世界美食之都”影响力、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被列入与港澳合作重点平台、全面推动顺德区龙江镇和北滘镇等省级城乡融合发展中心镇试点建设……

《规划》中,顺德多处被提及。从创新平台到工业设计赋能传统产业制造升级,从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到港澳合作平台,从美食旅游资源到城乡融合发展中心镇,涉及创新驱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产业集群、现代服务经济、区域合作开放、城乡融合发展等多项重点工作。这也意味着在这个国家级都市圈建设中,顺德将担起重大责任,也将迎来重要机遇。

根据《规划》,广州都市圈经济总量、常住人口数量、经济发展质量均位居国内都市圈前列。2022年都市圈GDP约4.46万亿元,人均GDP约13.7万元,经济密度约2亿元/平方公里。

作为全国百强区冠军,顺德区也是广州都市圈的佼佼者,人均GDP达25.85万元,经济密度约5亿元/平方公里。

也因此,在《规划》中,顺德在共促创新驱动发展、协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筑区域合作开放新格局等方面承担着更多带动作用,其中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佛山北滘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三个平台被重点提及,在协同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深化与港澳交流合作等重点议题中对顺德寄予厚望。

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戴嘉信摄

三个平台如何扛起重担?

从空间布局来看,《规划》提及的三个平台,涉及大良、北滘、均安等镇街,对都市圈内打造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着重要作用。

2021年,顺德在大良东部规划建设占地近9000亩的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全力打造建设集工业设计集聚、数据应用开发、质量标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研发服务、湾区创新协作六大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园区。

目前,集聚区共有6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和9个CNAS认可实验室,以及一批国内外知名质量技术机构,推动36项技术成果落地转化,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20亿元,实现科技创新、科技金融、科技质量“多轮融合驱动”。

围绕着力打造开放型区域重大创新平台,《规划》要求,高标准建设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等重大创新平台。这对顺德着力提升创新基础能力,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战略科技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规划》提出,依托佛山北滘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等重点平台载体,加快布局发展机器人产业。图为美的库卡机器人应用场景。美的集团供图

佛山北滘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是佛山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之一。也是佛山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中重要的“一核”。

目前,佛山形成了“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机器人产业全链条。顺德是佛山乃至全国机器人产业高地。尤其是北滘镇,短短五年间,随着美的库卡顺德园区的启用,该镇机器人产业产值增长超3倍。

聚焦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规划》提出,优化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针对机器人产业集群,要利用广佛制造业发达、产业配套完备、市场需求旺盛等综合优势,链接港深等地创新资源,依托黄埔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佛山北滘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等重点平台载体,加快布局发展机器人产业,推动企业向产业链前端关键零部件、本体生产制造环节延伸,在都市圈内形成协同创新的产业新生态。

这也为顺德机器人产业向更高层次跃升指明了方向。今年以来,顺德通过招商引资,多个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实现重大突破。

比如“3D视觉第一股”奥比中光进驻顺德打造AI视觉与“机器人之眼”,填补了顺德机器人传感器的空白。而德国SEW-传动设备公司作为机器人自动化行业的上游关键部件供应商,其赛威传动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极大提升顺德在减速机、电动机等领域的实力。

《规划》提出,以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为引领,着力推进珠三角与港澳制度机制“软联通”、基础设施“硬联通”、科技创新“智联通”、交往交融“心联通”。

作为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平台,佛山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包括顺德港和均安两个组团,将建设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平台、打造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高地、拓展青年协同发展新空间、构建人文协同发展优质生活圈,不断提升粤港澳互利合作水平。

地铁、现代服务业、城乡融合等均迎利好

除了产业协作和开放平台,《规划》对基础设施一体化、现代服务经济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布局,也将对顺德城市能级提升产生深远影响。

针对织密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明确要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城市轨道网络,落实广佛地铁18条衔接通道,实现“一票通、一座城”。而在轨道和铁路枢纽重点项目中,佛山地铁11号线引入广州鹤洞被重点提及。

佛山地铁11号线由南向北途经顺德区、南海区和广州荔湾区,主要联系容桂、大良、伦教、北滘、陈村、三山新城和广州广钢新城,并与广州轨道交通线网接驳换乘,对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顺德多次强调,力争佛山地铁11号线早日动工。日前,顺德区金沙大道南延线(公轨合建)工程项目正式批前公示,该项目为新建连接大良和容桂的跨江通道,与佛山11号线容奇渡口站、德胜西路站及两站区间共通道,同步建设。

围绕共建更具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规划》提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其中岭南美食旅游成为广州都市圈的旅游业发展重点。

为此,广州都市圈将发挥“广州国际美食节”、佛山顺德“世界美食之都”、清远“国际旅游美食名城”影响力,打造“寻味广东”美食旅游名片。

顺德多维开拓美食融合破圈发展新格局。图为2023粤港澳大湾区(顺德)美食文化周。廖明璨摄

近年来,聚焦打造世界美食之都超级IP,顺德接连出招。接下来,顺德将通过构建认证和理论体系,推动顺德美食向“规范化、品质化、故事化、仪式感”方向提升内涵,同时鼓励顺德美食走出去,持续策划“寻味顺德”全国路演活动,探索在全国重点城市建设“寻味顺德”品牌旗舰店。

此外,针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位于顺德的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也被“点名”。《规划》提出,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专业展会项目,推动琶洲、潭洲等重要展馆资源共享。

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自开馆运营以来,已举办展览及会议活动近450场,打造了一批极具行业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和赛事。该项目二期及配套项目预计明年6月竣工验收,主体包括酒店、公寓楼、裙楼(千人会议厅、接待室等),将助力潭洲会展向“中国工业会展第一馆”进发,并加速构建“会展+”生态圈,打造中国工业会展标杆品牌。

当前,广东正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规划》对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重点布局。

其中,聚焦搭建城乡协同发展平台,《规划》提出全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建设。这意味着,顺德龙江镇和北滘镇作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中心镇试点,将在重点在人口迁徙便利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农村土地改革精准化先行突破,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改革路径和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中担当起更大的责任。

南方+记者 蒋晓敏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