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五大都市圈,圈了哪些高水平大学群?|湾区大学问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湾区大学问banner,不加水印。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长,相互成就。当一个大学群与一个都市圈相遇,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12月20日,广东发布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

广东五大都市圈发展“路线图”,多处着墨高等教育,锁定目标也很高,比如广州都市圈支持广州打造全国高等教育高地、深圳都市圈支持深圳构建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支持珠海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跨行政区设立实践基地。

五大都市圈,圈了哪些高水平大学群?会新建哪些大学?都市圈建设将给大学带来哪些“红利”?

无图说

“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高教大省”,广东按照“一盘棋”思路,统筹资源,在全国较早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并推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此后,广东推出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推动高校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特色发展、争创一流。

大改革带来大发展。

广东历史性实现本科高校、高职院校21地市全覆盖;8所高校2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205个学科入围ESI排名前1%,较2020年增长95.24%,增幅全国第一;24个学科入围前1‰,较2020年增长200%,增幅全国第一。

填平“洼地”后如何打造“高地”,这成为推动广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到,支持广州打造全国高等教育高地,支持在穗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打造“高地”,广州当仁不让。

在广东高校版图中,广州占了“半壁江山”。作为高校重镇,广州高校数量多,拥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部属、省属高校,广东入选“双一流”的8所大学,有7所在广州。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加上广州大学城、广州科技教育城、广东省职业教育城的集聚效应,广州都市圈打造高等教育高地的速度不断加快。

“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学校供图

但值得观察的是,广东高等教育格局正在悄然变动,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深圳都市圈由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成,经济发展水平领先、科创产业协同高效、开放先行优势明显,具有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都市圈内,深圳高等教育资源尤其丰富,拥有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老牌大学的新校区,也有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一批实力不俗的新兴高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图源:学校官网)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以珠海为龙头,集聚了不少知名高校。都市圈引入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来此开办校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高校也落子珠海。

汕潮揭、湛茂两个都市圈,坐落着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韩山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

五大都市圈的高校,办学类型不同,资源禀赋各异,但都被寄予了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厚望。“圈子”内,“头部”高校示范带动,高校间相互合作、协同发展,形成一个个紧密的高水平大学群。

高水平大学群与都市圈的紧密互动,也将进一步推动全省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都市圈正在建新大学

今年9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行2023年开学典礼,学校迎来首届本科生,正式开启贯通教育的全新探索。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园。图片来源学校

近年来,一批新大学(校区)在广东落地。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等新校区投入使用,让更多学生可以就近就地上大学。

从五大都市圈的规划来看,更多新大学正在“赶工期”:广州交通大学、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大湾区大学等大学加快建设。

为何要抢建大学?

高等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均衡发展的先手棋。作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需要加快建设更多高水平大学,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为此,五大都市圈在“新建大学”这件事上,拼劲十足:广州都市圈推动建设广州交通大学;深圳都市圈加快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等高校建设工作,高起点建设大湾区大学;汕潮揭都市圈规划建设普宁大学……

推动高校“提质升级”,则是都市圈打造高水平大学群,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举措——

推动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支持广州华商学院等探索建设高水平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广州大学校园。学校供图

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惠州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支持五邑大学与省内高水平大学“组团式”对口帮扶,推动汕头大学列入广东省整体建设高水平大学计划,重点建设广东海洋大学,支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可以说,“点名”的这些高校,扎根地方,基础厚实,具备冲击“高水平”的实力。

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港澳及全球高校也踊跃来广东办学,中外(境外)合作大学相继落地。

目前,广东建成5所中外(境外)合作大学,占了全国一半,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五大都市圈在中外(境外)合作办学方面,既有继续深化合作,也有开拓探索——

深圳都市圈提到,加快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筹)建设;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把支持引进澳门科技大学来粤办学、推进国(境)外优质高校在都市圈内开展合作办学,作为加快区域高等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

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将完善汕头与以色列共建“科技之桥”项目对接机制,进一步拓宽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粤东的创新教育覆盖范围,加强与以色列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合作高峰论坛;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课堂。图片来源学校

根据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将探索与国(境)外优质高校合作办学,同时推动相关院校与国(境)外优质高校共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这些举措的逐一落地,将为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无论是新建大学,还是推动高校迈向“高水平”,可以肯定,将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为都市圈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与大学群发生“化学反应”

“五圈”齐发,对大学的改革发展,有新定位、新要求。

广州都市圈提出,要立足高校与科研院所、人才资源集聚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显著提升都市圈科技创新实力。

怎么做?

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广州都市圈抓住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加强基础研究,规划由中山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加大对数学、物理学、化学及生命科学等前沿交叉学科的支持。

深圳都市圈强调“两手抓”,既依托港澳高等教育资源和专业人才丰富的优势,也要链接都市圈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深化生物医药、中医药、新材料、新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

都市圈,“圈”的是多方联动、协同发展。

广州都市圈将推进肇庆学院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与重点市及高水平大学共促创新驱动发展。这是广东首个地方性现代综合型大学科技园、肇庆打造北岭科教城的重要力量,已成功孵化一批企业。

地市“入圈”,意味着地方高校也肩负重任。

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汕潮揭都市圈提及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对于珠海高等教育,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支持探索共建都市圈创新型研究院、研究生院和创新产业联盟……借“组圈”东风,越来越多优质科创平台崭露头角,将迈向更大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以来,广东鲜明提出制造业当家,激发产业发展新势能。

在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中,佛山被全域纳入,将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同时,强调加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粤港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

大学与城市共荣共生,才能实现发展的双向奔赴。

湛茂都市圈也明确,重点建设广东海洋大学、支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形成特色鲜明、专业突出、服务都市圈支柱产业的学科专业。

背后用意明显,湛江是广东发展海洋牧场的天然主战场,茂名则因油立市兴市,都是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海大在海水养殖全产业链均有扎实的科研和人才基础,广油拥有院士工作站和专业的学科顾问资源。

广东海洋大学。学校供图

在都市圈统筹之下,两所高校将有更多机会紧密协作,助力粤西“双子星”快速崛起,推动区域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全省沿海经济带增长极。

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中,“产业”二字出现了近500次,还强调了重点建设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

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

这是揭阳当地首所本科高校,已开办两年,设立与产业适配的学科专业,与地方合作开展定制化人才培训和交流项目。去年,榕江实验室落户揭阳,广工总投入不少于1亿元的资金,并划出实验场地作为核心技术研究区。

汕潮揭都市圈的集群发展将更有优势、动力和底气,能更高效地加深探索与拓展,为提升都市圈整体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

如今,都市圈统筹布局,大学群协同发力,或将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南方+记者 汪祥波 姚昱旸

编辑 蒲思伊
校对 洪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