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重度残疾人可寄宿托养!机构最高可获150万元建设补助

南方都市报
+订阅

近年来,东莞残疾人托养需求日渐增大。很多重度残疾人家长十分担忧:自己老了,儿女没人照料,变成社会负担。如今,东莞重度残疾人家庭迎来曙光。

日前,东莞市残联印发了《东莞市购买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实施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该《办法》,为残疾人提供寄宿托养照护服务的机构,可享受服务补助、运营补助、一次性建设补助和奖励性补助;其中,一次性建设补助最高达150万元。可以预见,这将大为减轻东莞重度残疾人家庭的负担。

【现状】

全市仅有一家托养机构在运营

200多名重度残疾人排队等入托

王女士的儿子子恒患有智力障碍、脑瘫、多动症。迫于经济压力,王女士和丈夫打理快餐店,只好把子恒一个人放在家,但子恒先后打坏了家里几台电视机和冰箱。

有一天凌晨5点,一家人都还在睡梦中,子恒却早早起床,无意中用打火机把沙发点燃了。王女士惊醒过来,发现房子里全是烟。一家人扑完火,王女士一下瘫倒在地。

多重压力让王女士喘不过气来。有一次,心灰意冷的她站在桥上,差点纵身一跃;她想以此结束一切。“有一种看不到边的感觉,很绝望。”

2016年初,东莞一家民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开业,王女士把子恒送去机构进行托养康复,每隔两周接回家一次,“自己缓解了很多,孩子在那里有人陪伴,也结识了朋友。”

然而,由于运营成本过高,机构举步维艰,王女士一直颇为担忧。“如果它开不下去了,我的生活就会打回原形,日子不知道该怎么过。”

一语成谶。后来,王女士的担忧变成现实。2017年10月,该机构无奈关门停业;从开业到停业,不到两年时间。

在东莞,像王女士一样的残疾人家庭并不少。“家长去上班,只能把孩子锁在家里。”

东莞市残联有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全市只有一家公办残疾人托养机构(东莞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仅有230张全托床位,“还有两百多名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在排队等待入托。”此外,目前全市没有一家民办托养机构在运营,有几家民办托养机构正在筹备开展托养服务。

“全市重度残疾人的托养需求比较大。”该负责人称,《办法》的出台,一是为了满足残疾人的托养需求,为残疾人家庭减负;二是培育孵化优质的残疾人服务组织,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托养照料服务。

据了解,出台购买残疾人托养和照护服务政策文件、开展政府购买残疾人寄宿托养和照护服务工作,还被纳入了2023年东莞十件民生实事。

【新政】

寄宿托养照护服务纳入政府购买范畴

根据《办法》,政府购买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主要是指寄宿制托养照护服务,即采用24小时集中居住和照料模式,为残疾人提供托养照护的服务。

具体哪些残疾人可享受该政策?《办法》称,购买寄宿托养照护服务的补助对象为:本市户籍、持有效期限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经专业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病情稳定、自愿申请托养照服务的就业年龄段(年满16周岁至法定退休年龄),且家庭无法照料的特困、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的一至二级智力、肢体及一至三级精神残疾人。

其中,支出型困难家庭是指申请人或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具有本市户籍,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认定的医疗、教育、残疾康复或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达到或超过其家庭年收入的60%。

护理人员配备比例须不低于1:5

承接寄宿制托养照护服务机构须符合多种条件。根据《办法》,首先,机构需具有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服务场所,建筑面积不低于510㎡,床均面积不低于34㎡。东莞市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定点机构床位数不得少于50张。

此外,需设有符合服务要求的生活技能训练用房、康复训练用房、就业训练与生产劳动用房、培训与教育用房、托养住宿用房、生活用房、辅助用房等功能用房。

社会工作师与康复治疗师是托养照护服务的主要专业人员。在人员配置方面,开展寄宿制托养照护服务需设置相应的服务岗位,配备医疗、康复、社会工作、职业训练、护理等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护理人员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5,社工、医护人员、康复治疗师、心理辅导员与就业辅导员的总数与服务对象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10。

一次性建设补助最高达150万元

在补助标准方面,政府购买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补助项目有机构服务补助、运营补助、一次性建设补助、奖励性补助共四类。

其中,在机构服务补助方面,安置特困、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的一至二级智力残疾人,每人每月补助4400元;一至三级精神残疾人每人每月补助5200元;一至二级肢体残疾每人每月补助5800元。安置支出型困难家庭残疾人,按同类别残疾人补助标准的60%给予机构服务补助。

在机构运营补助方面,残疾人每月在寄宿制托养照护服务机构接受服务超过 15天(含15天)的,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运营补助。运营补助专项用于购买托养照护服务机构意外责任保险、护理员人身意外保险和提高护理人员待遇。

在机构一次性建设补助方面,具有东莞市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定点机构资格,且残疾人托养床位达50床或以上的,按每床12000元给予补助,补助金额的上限为150万元。

此外,在机构奖励性补助标准方面,市残联每年组织第三方对承接购买残疾人寄宿制托养照护服务的定点机构进行服务质量评定。评定结果设优秀、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四个档次。评定为优秀、达标、基本达标的机构,下年度的服务对象补助分别按103%、100%、98%拨付;评定为不达标的机构,经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从下年度起取消寄宿托养照护服务定点机构资格。

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落实寄宿托养照护服务安置的特困、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残疾人,服务补助对象每月按当年本市最低生活保障金60%的标准支付个人托养照护服务费用。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东莞市残联供图)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