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冬好处,恰为橙黄橘绿时。近日,记者驱车走进翁源县坝仔镇,欣喜地发现今年茶枝柑产量喜人,市场行情较好,已成为助民致富的产业。
在S245三坑村路段,记者看到一辆辆满载茶枝柑的三轮摩托车自果园驶出,按次序前行,一颗颗黄澄澄的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油亮光泽,形成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坝仔街场,早晨7时多就人声鼎沸。在主干道和镇中心,分布有许多茶枝柑加工场,早早就开门营业,一派繁忙。加工场的工人身手敏捷,有的手持特制切割工具将一个个茶枝柑切割成四瓣花形状,有的将切割成花瓣状的茶枝柑皮肉分离。他们分工合作,配合默契。随着工人接续妙手开剥,一筐筐待晾晒的果皮快速汇集在一起,浓郁的柑橘清香沁人心脾,弥漫整条街道。
在该镇文体广场,记者看到偌大的晒场上铺满了密密麻麻但整齐排列的果皮,阳光下犹如白花花的元宝,几十名工人蹲着身子忙着翻晒。“茶枝柑果皮较脆,先要正面晒,待果皮晒软后,再把果皮挨个翻过来,撑开内侧,继续晾晒三天以上就可以存放起来。”说起陈皮的晾晒,该镇辉星村茶枝柑种植大户叶叔颇有心得,他家今年栽种茶枝柑近100亩,收果大约有25万公斤,目前生果市场价格在每公斤12—14元之间,如把果皮晒干制成陈皮经济效益更高,价格高达每公斤200多元。
“加工茶枝柑的工序简单易上手,村里老人也能做。现在每天加工制作陈皮都要聘请130多人。”说起自己的事业,该镇陈皮经销商罗永标满脸自豪,表示当地超70%的茶枝柑都是由本地经销商收购并就地制作陈皮,“明年将加大投入,在当地建设陈皮深加工工厂,同时搭建烘干房、引进烘干设备,让制作陈皮不受空间和天气的影响,把坝仔茶枝柑加工产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坝仔茶枝柑始种于20世纪80年代,自广东新会传入。坝仔镇属高丘陵地带,且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肥沃,因此出产的茶枝柑果实大、油胞显著、皮质上乘,深受顾客喜爱,制作的陈皮连年畅销。今年以来,该镇以“百千万工程”契机,依托优质的山水资源,持续擦亮“坝仔茶枝柑”品牌,发动村民种植。截至目前,全镇种植茶枝柑面积1200余亩,预计今年生果总产量达300多万公斤,总产值达3500多万元。
南方+记者 范永敬
通讯员 许永清 钟佳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