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浪潮席卷花都乡村。12月20日,花都区2023年数字农业直播节在赤坭镇竹洞村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为宗旨,以“直播赋能·消费助农”为主题,兴起了一股精彩纷呈的“互联网+农业”数字农业新热潮。
活动现场,对外正式发布了花都区数字赋能、电商助农强农的系列成果,包括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的“AI微景智成”系统、花都“穗农优品区域特色馆”、花都农业农村“云智管”,并对花都年度十佳电商示范企业、优秀人才、电商优品等进行评选结果颁奖。
农业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
“家人们,我手上这棵新鲜嫩绿的生菜,出自绿沃川智慧蔬菜工厂,只要你现在通过链接点击下单,明天就会出现在你的餐桌上......”架起手机,现场就是直播间,土特产变“网红尖货”。
从“酒香也怕巷子深”到“酒香飘到巷子外”,数字化引发的新浪潮,让赤坭镇现代农业发展有了新的金点子。产自赤坭镇的盆景花卉、瓜果蔬菜等一系列农特产品从“巷子”里走出来,进入更广阔的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市场。
在这股滔滔数字浪潮中,作为农业大镇的赤坭镇紧抓“互联网+农业”风口,将小农户与大市场深度“联网”连接,以数字化赋能、信息化驱动,探索走出“电商+直播”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植户搭上“数字快车”,一批掌握数字农业、懂得电商技术的人才在赤坭乡村扎根,成为“电商达人”,在电商发展浪潮中逐步增收致富。
活动自9月底开展以来,赤坭镇内的溪林园艺、活林园艺、宝桑园、绿沃川、瑞岭合作社等多家优质农业企业、合作社搭上了“电商快车”,带动涉农企业线上销售额累计超亿元,孵化短视频(直播)专业团队39个,培育电商人才2000余人,用数字化推动农业产业链优化。
“互联网+”思维推进乡村振兴
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地域特色、市场潜力和创新能力十分显著。在本轮“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新趋势中,科技赋能传统赤坭盆景成为一大特色亮点。
赤坭镇是著名的“岭南盆景之乡”,盆景花卉是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已形成以岭南盆景小镇为核心、瑞岭等13条盆景专业村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种植面积超5万亩、从业农户超3000户、盆景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0亿元。
“挑选一盆喜欢的盆景,附上一首诗。运用AI微景智成设计系统,用时短短几秒,就能自动生成风格各异的创意作品。”现场不少参会人员,亲眼目睹了“小盆景”的大变化。
在乡村发展的大背景下,立足当地特色产业,融合互联网新思维,成为带动赤坭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次数字农业直播节,通过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合作,创新研发了国内首个“AI微景智成”系统,以现代科技加持“小盆景”产业发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前沿科学技术与传统盆景产业相结合,推动个性化、智能化的艺术创作,实现赤坭盆景从“种植能手”到“盆景大师”再到“人工智能”的迭代升级、可持续发展,让百年盆景焕发时代“新活力”。
“数智乡村”走进大众视野
冬日的美丽乡村是怎么样的?打开短视频平台,可以找到不少花都赤坭镇“网红乡村”的身影,瑞岭村、竹洞村、蓝田村等一批和美乡村频频入镜,南派盆景、洪拳武术、生态文旅、乡土美食……吸人眼球,收获不少关注。
背靠广州国际大都市,近年来赤坭镇正打造一批“明星村”“亮点村”“典型村”,不仅能让农民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也让乡村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力量,搭上数字平台的快车,对外推介乡村文化、特色产业、自然风光等乡村风物。
生态美、产业美、人文美的赤坭镇小山村走俏“朋友圈”,刷新着手机“小屏幕”,带来“大流量”。
以数字赋能乡村,以科技加持产业,以新业态反哺城乡。作为数字农业主战场、农业产业的核心区,赤坭镇加快了农业数字步伐,以省级“互联网+农业”农业产业平台为依托,以“互联网+”工业思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设立全市首家农村电商产业园,突出聚焦业态创新、产业升级,引入15家优质企业,培育一批智慧农业、科技农业项目,打造一批和美乡村示范样板,构建起“互联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数字农业新模式,助推全镇农业产业向科技化、智慧化、特色化转型升级。
从一座传统农业小镇,到一个农业与科技相融、颜值与实力兼具的特色农业强镇,赤坭镇深化数字助农之路,奋力在“百千万工程”中创先争优、大步迈进。
南方+记者 周甫琦
通讯员 古能文 林郁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