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充分展示肇庆在推进“百千万工程”改革创新工作中的亮点成效和实践举措,扎实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南方+推出肇庆市“百千万工程”改革创新案例,敬请垂注。
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是对于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动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助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肇庆中院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持续加大内部协同、外部联动、职能延伸力度,推动行政争议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实质化解,将行政争议纠纷化解在诉前、解决在基层,走出了一条行政争议多元化解的新路子。
2022年,肇庆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2023年以来,肇庆行政诉讼案件收案数下降10.54%,行政机关一审败诉率下降56.09%,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案件率大幅上升,362件行政案件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同比增加77件。
形成行政争议诉前调解大格局
“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愿意撤诉。”2022年,伍某的儿子小伍被小陈等三人(均未成年)殴打致轻伤,广宁县公安机关对小陈等实施殴打行为的少年作出了处罚决定。伍某认为,广宁县公安机关的处罚决定过轻,遂到鼎湖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
因案发地位于广宁县且涉及未成年人,鼎湖法院主动联系广宁法院诉前调解工作站,通过耐心的沟通和释法引导3位案涉孩子改过自新。
最终小陈等几个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请家长带他们一起向伍某一家的诚恳道歉。伍某对此深受触动,便决定撤诉。
这是肇庆中院推动行政争议诉前调解“1+1+7”模式的一个生动实践。2022年,肇庆中院构建“1+1+7”诉前调解模式,在中院和集中管辖基层一审行政案件的鼎湖法院设立行政争议诉前调解中心,在其他7个基层法院设立诉前调解工作站,形成中院统筹指导,鼎湖法院协调联动,其他基层法院协同配合的行政争议诉前调解大格局。
根据任务分工,鼎湖法院在立案登记时对适合调解的案件按地域向其他基层法院分别推送调解;其他基层法院诉前调解工作站收到推送材料后主动联系原被告,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出具行政调解书或裁定撤诉。
肇庆中院“1+1+7”模式,推动了行政争议诉前调解由原来鼎湖法院“单打独斗”向全市法院协同配合、联合化解转变,该机制建立以来,共成功调解行政争议59件。
凝聚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合力
鼎湖区永安镇是肇庆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之一,涉及分红、股权等村民福利的诉讼时有发生。
社会发展到哪里,司法服务便跟进到哪里,鼎湖法院聚焦区域发展需求,针对易发多发行政争议,在广利街道办事处和永安镇政府设立“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
为凝聚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合力,肇庆中院与市司法局联签《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联席会议、多元化解行政争议、信息共享、矛盾纠纷研判以及重大事项专题协调会商机制,共促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鼎湖法院聚焦易发多发行政争议,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生态环境局设立“行政法官工作室”;与区检察院联合设立“诉源治理工作室”,签订《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合作备忘录》,规范行政争议线索移送渠道,细化协同化解行政争议的方式方法。
2022年至今年5月,两级法院联合行政机关诉前化解行政纠纷案件130件,促成当事人撤诉50件。
今年,肇庆中院印发《2020—2022年肇庆法院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深入剖析行政机关在执法和应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为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提供指引。
鼎湖法院作为肇庆一审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法院,定期分析研判行政案件态势,总结研究案件类型、争议产生原因等,通过举办“行政案件大讲堂”,与行政机关共同研讨,促进行政机关规范行政行为。2022年以来,共举办大讲堂11期,354家行政机关和80余家企业。
在一起涉及行政处罚争议的案件庭审现场,应邀前来旁听的行政机关人员在庭审结束后与法官一同展开了交流研讨。对于行政机关而言,行政审判的支持与监督是推动依法行政的“良药”。
此外,肇庆中院聚焦司法建议“小切口”,通过制定《肇庆法院关于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司法建议的转化。2023年以来,两院共发出司法建议10份,督促行政机关及时纠正不当行政行为,规范执法行为,堵塞管理漏洞。
南方+记者 刘亮
通讯员 冼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