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正宗,品质好,甚至外包装都很细节,太有心了!”港式叉烧、脆皮乳鸽、顺德盆菜……12月15日上海正式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天,气温持续走低,近日来更是跌破零摄氏度,然而在寒冷的冬日,一道道正宗优质的“广东味道”“粤”过山海,“沪”唤而来,为在场不少嘉宾带来了几分暖意。
12月20日下午,广东名特优新农产品(上海)推介中心(以下简称“推介中心”)揭牌仪式暨2023广东南菜北运产销对接活动在上海市虹口区举行,10余家广东知名农业企业为广东冬种菜、水产品、水果、茶叶等优质农产品、预制菜产品打call推荐,上海当地的采购商纷纷表示,感谢把最好的“广东味道”带到上海来,一定会把“广东味道”传播出去,推到上海千家万户。
活动现场
推介中心将实行常态化运营
成为粤沪两地农业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广东省农业展览馆)承办,南方都市报社执行。
当天,活动首先从推介中心揭牌仪式开始。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东,广东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巫东朋,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主任丘志勇,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街道办主任潘璐共同为推介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
广东是农业大省,农产品以品质优良、品种丰富、品牌响亮而著称。近年来,广东注重农业品牌建设,持续擦亮“粤字号”农业品牌;坚持生产和市场两手抓,打造“12221”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推介中心将成为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在长三角地区展示的窗口,粤沪两地农业交流的重要平台。
现场展示的部分农产品
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主任丘志勇在致辞时表示,上海是庞大的消费市场,对农产品品质有很高的需求。推介中心的搭建,是落实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具体实践,既有助于广东农民的增收,又能满足上海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丘志勇说,推介中心启用后将实行常态化运营,利用好这一载体,将其打造为粤沪两地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交流平台,以及广东优质农产品抢滩上海的“桥头堡”。定期开展宣传推介活动,逐步提高“粤字号”农产品在长三角的知名度。
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街道办主任潘璐致辞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材为先,优质的食材是美食的根本。此次活动到场的既有广东的农产品供应商,也有上海本地的采购商、商会,希望供需双方能够达成更多的合作意向,共谋更大的发展。
企业纷纷推介“拿手好菜”
现场促成多单合作
“希望我们的冬种菜能得到长三角地区的认可。”“我们的年菜针对不同的群体都有研发。”“我们的产品过年送礼很值、喝点小酒很配。”……活动现场,广东十余家农业企业纷纷推介自己的“拿手好菜”,气氛热烈。其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东数次起身,向现场的听众做补充介绍,积极推荐广东特色农产品,推介广东新农人。
现场嘉宾品鉴
南方+记者了解到,活动中推介的“广东味道”品类颇多,包括地标蔬菜、生鲜、预制菜、水果和茶叶等。例如,有南澳岛的特色水产品鱿鱼和牡蛎,在上海热销三年的“天下一盆”盆菜,香港市民钟爱的脆皮乳鸽、港式叉烧,“明星产品”的德庆贡柑以及久负盛名的英德红茶等。
企业负责人向嘉宾推荐脆皮乳鸽
活动最后,在沪商会、采购商代表也进行了发言。上海江门商会会长甘竹影表示,商会会员里有不少做预制菜和农产品批发,会后一定继续推广,促进粤沪两地共商合作。上海本源好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敏说,感谢把最好的“广东味道”带到上海来,特别愿意把广东优质农产品传播出去,把“广东味道”推到上海的千家万户。
“到场的采购商都是实打实有采购需求的”。英德市怡品茗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邝少媛表示,此次活动办得十分高效,现场对接的已经有3家企业,还有2家有合作意向等待进一步对接。
与会者互留联系方式
“这场活动有力有效拉动了我们企业订单增长、效益增加、市场开拓,让我们感受到冬阳般的温暖。”会后,广东的农产品、预制菜企业代表给广东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上称赞这是一场精心安排、用情用力组织、产销高效精准对接的活动,办事处为粤沪两地产销对接积极建联系、搭桥梁、促合作,为广东企业打开通往长三角地区的销路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南方+记者 朱红鲜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