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中新扛起大镇担当,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

南方+ 记者

12月20日下午,中新镇召开“百千万工程”推进会,传达全省及全市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精神,落实区有关工作部署,梳理中新镇实施“百千万工程”进展成效,总结交流经验做法,谋划及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上播放了《“百千万工程”是什么》《中新镇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专题片。

濠迳村、五联村、山美村、联丰村、池岭村、南池村、镇要素保障专班、城镇建设专班、乡村振兴专班作交流发言。

其中,濠迳村表示,将依托金山地质博物馆、风水塘、古树名木、历史建筑等优质生态与人文资源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产业,规划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盘活整合村中零散土地,提高耕地流转率,引进现代化的农业公司,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镇乡村振兴专班表示,将聚焦做强中新镇农业产业品牌、做优做精现代种业,开发农业农村生态多元功能价值,推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从“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的转变。

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意义,以“头号工程”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加快把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要聚焦壮大镇域经济,坚持实体经济优先发展,加快推动广州东部公铁联运、中新科技园等平台建设,优化经济结构,增强与黄埔区联动发展,全面推进“中新知识城二期”规划建设,着力推动重点项目达产,加力推进项目转化效率,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潜力与动力。要聚焦乡村振兴,盘活村级闲置低效用地,引入先进制造产业或先进服务业,做强乡村产业;探索整体搬迁、整体规划、整体建设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推进乡村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促进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提升;提前思考谋划,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促进共同富裕。要聚焦民生保障,优化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城中村综合改造,加快完善区域路网、生活配套、水系改造等设施建设,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议强调,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增强担当意识,树牢正确政绩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能力、服务群众能力、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坚持清正廉洁、作风务实,以“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劲头,把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落具体,加速推进“强镇、兴村、富民”,努力交出一份成色十足、成绩亮眼的“百千万工程”中新答卷。

今年以来,中新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提升综合实力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023年荣登全国千强镇第695名。

——平台建设上新台阶。中新镇抢抓“现代活力核”“新广州”重大历史机遇,立足本地产业优势和优越的区位资源优势,充分依托东部公铁联运和中新科技园两大平台载体,聚焦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精准引进企业和项目。随着希音、润城、丰树、智光、昌运等一批又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相继落地,招商引资的集聚作用进一步凸显,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招商引资方面,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和外出招商宣传等方式多措并举开展招商活动,新洽谈项目28个、引进项目11个(优质项目数1个)、注册项目19个,投资总额达30.35亿元。同时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高新企业培育计划,鼓励和推动关联和优质企业加快注册,目前公铁联运枢纽上下游配套产业、润城、中南高科园区已有近30家企业在中新镇辖区注册独立法人公司。

▲润城生命科学园项目

▲中南高科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

▲智光数字能源技术产业园项目动工

——乡村振兴有新成效。通过深入落实“百千万工程”,着力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布局。坑贝村、山美村、联安村、永兴村、三星村5个村获2022年度“广州市美丽乡村”称号,获评村数量居全区首位。突出“一村一品”,成立杨桃协会,打造“青杨桃”特色品牌。聚焦油茶、“红美人”果冻橙等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特色研学项目,助推金山地质博物馆荣获“广东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借助非遗竹编项目,创新“非遗+就业创业”服务模式,传承指尖传统文化。

▲莲花出水农科小镇

——民生实事有新进展。大力推进中新镇“双百”社工站和未保站建设,建立“一周一沟通”联系机制,搭建“社工+民政员服务”网格服务体系,制作村居资源手册,实现“一村(社区)一社工”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的“双百”目标。推进“1+2+N”工作模式,发展“双站联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双百工程”社工站)服务模式,争创国家级未成年人保护示范站。全面实施绿美广东“六大行动”,完成2023年全民义务植树1.18万余株,总进度达505%。

▲中新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城乡品质有新提升。持续开展交通提升行动,建设“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聚焦重大平台建设,推动公铁联运枢纽一期21条道路建设,实施中新科技园二横路、乌石路工程,推进中新镇团结小学北路和黄埔九龙大道、中新科技园规划二横路东延段和朱村尚义大道连接工程,实现与黄埔中新知识城、朱村科教城、增城开发区的交通道路互联互通、产业联动发展。

南方+记者 李鹏程

来源 今日中新

编辑 余妍玲
校对 郭晓波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