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12行12问|阳江调味品产业:“中国味都”如何调出人间百味?

南方+ 记者

开栏语

产业兴则城市强,民营经济在阳江产业经济发展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为贯彻落实“民营经济31条”,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南方日报、南方+阳江记者站与阳江市工商联、中国工商银行阳江分行联合策划推出“12行12问·阳江民营经济深调研”系列报道。

其间,遴选全市12个主要民营经济行业领域,并对不同领域有规模、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进行深度调研采访,直击产业重点难点,挖掘好的做法、创新故事,整理意见和建议,为行业和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坚定发展决心,在攻坚克难、向上突围中争先进位,推动阳江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

中华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千百年来,美馔佳肴不断推陈出新。食之美在于味,味之美在于调。种类丰富又各具特色的调味料,为美食绘就了画龙点睛的妙笔,也调出人世间的百种滋味……

调味品是阳江人引以为豪的一张城市名片,驱车从阳茂高速阳西出口驶下高速,“中国调味品之都”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那么,这座“中国调味品之都”是如何筑成的?海内外调味品巨头竞相落户,这里究竟有着怎样的“流量密码”?

行业盛会

“匠人酱心”共谋发展,激活产业发展“流量密码”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12月11日至13日,2023年味动中国(阳江站)—国际调味品创新博览会在阳江市举办。作为一场“以味为媒”的行业盛会,此次博览会在实现“味动中国”的同时,也为阳江激活了调味品产业发展的“流量密码”,引领“中国调味品之都”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行。

2023味动中国(阳江站)—国际调味品创新博览会为期三天,由中国调味品协会、阳西县人民政府主办,其间设置调味品展览区、招商洽谈区,参展企业包括卡夫亨氏、金龙鱼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厨邦、致美斋等51家知名调味品企业。

此次博览会期间,以“匠人酱心,守正创新”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酱油及调味酱产业创新发展峰会也在会场举行。卡夫亨氏、郫县豆瓣、李锦记、中山火炬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着“新形势下传统行业的技术与创新之路”“郫县豆瓣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酱人匠心‘100-1=0’ 零缺陷的质量坚守”“创新三生融合新思路,建设中国调味品之都”的主题发表演讲,为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积极建言献策。

参会的行业协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各界嘉宾,先后来到广东厨邦食品有限公司、金龙鱼金厨(广东)食品调味品有限公司、广东妙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卡夫亨氏(阳江)食品有限公司、中国香谷(阳西)健康食品产业园四期,参观了南派酱油文化展览馆、企业生产车间及产品展示厅等,详细了解产业园建设情况和投资环境。

中山火炬产业投资集团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戈锐表示,这里非常适合发展调味品产业,因为调味品上下游产业链已经打通,从上游原料、香精香料,再到各类塑料、纸板、包装和瓶盖等都已配齐,而且还将创新服务做了起来。为了帮助企业解决人才难题,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设置了7个对口专业,培养高端人才。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阳西职业技术学校也为企业培养了各类技术人才。

“调味品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形成产业集聚的大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调味品产业基地和生产集群。”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白燕回顾了“中国调味品之都”的发展历程,希望今后立足于自身产业集聚优势筑巢引凤,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

“龙头企业要主动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调味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燕说道。

资源禀赋

依山傍海物产丰富,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地处南海之滨的阳江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这里优质的水源、充足的日晒、优越的生态环境,都非常适合调味品的生产,“中国调味品之都”也坐落于此。

在海上,这里有“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大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在陆上,这里有程村蚝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有水稻、番薯、玉米、花生等优质粮油作物。

广东厨邦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国调味品行业主要品牌企业之一,2011年该公司积极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双转移”号召,经过各地考察对比,最终成为落户“中国调味品之都”的先行者。

“我们公司之所以在阳西设立生产基地,一是因为这里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市场前景广阔;二是因为依山傍海,气候条件适宜、空气质量高、物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三是因为工业园基础设施完善、园区管理经验成熟。”在今年3月召开的广东阳西(佛山)招商推介会上,该公司阳西总监胡锋介绍说,“中国调味品之都”为调味品等绿色食品产业的加工生产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调味品头部企业的眼光是敏锐的,选择“中国调味品之都”已成为调味品业界的广泛共识。近年来,世界500强企业卡夫亨氏、金龙鱼,以及全国调味品十大品牌中的厨邦、味事达、致美斋等相继入驻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愈发显著。

今年以来,金龙鱼金厨(广东)调味食品项目一期已顺利投产,主要生产酱油产品,预计每年产能达8万吨,产值3亿元。

作为世界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卡夫亨氏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也是较早在“中国调味品之都”布局落地的绿色食品头部企业。该集团亚洲区总裁福瑞德充分肯定了这里扎实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他表示,集团将助力打造世界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继续加大投资布局,落地更多项目,争取早日实现达产目标。

预计到2028年,这座“中国调味品之都”将形成年产量超400万吨的全球最大调味品生产基地,并联动发展调味品、预制菜、健康食品等食品加工产业,构建从海洋、陆地到餐桌的大食品全产业链。

营商环境

园区建设按下快进键,惠企政策对标大湾区

随着一大批调味品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投产,“中国调味品之都”正加快走入国际化、聚集化的快车道。今年以来,金龙鱼(金厨)、妙多等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能近百万吨,致美斋、高技食品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

“中国调味品之都”为了做强做优产业集群,绿色食品产业园四期和五期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当中,并推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和文创等产业联动发展,旨在打造全球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南派酱油文化中心,争创“中国食品名城”。

一个地方产业劲度越强,产业链越完整,招商越容易。“中国调味品之都”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通过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了一批又一批的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了有效解决调味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当地通过贯彻落实企业特派员、企业服务员的“双员”制度,服务贯穿企业落地全过程,全力以赴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努力为企业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让企业“留得住”更“干得好”。

“阳江市委、市政府及阳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优化,在落实项目建设用地、办理各项手续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为我们开通绿色通道,全程提供保姆式的服务,确保了项目顺利落地。”在2023年第三季度阳江市重大项目动工活动阳西分会场,广东加美味美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东如是说。

如今,“中国调味品之都”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与大湾区“同标高”“零距离”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一批利企便民“微改革”,在服务企业方面充分展现了质量、速度和温度。

在“亲商重商,宜商宜业”方面,“中国调味品之都”着力优化政务服务,1600多项业务在园区实现“一门通办”“一网通办”,在全省率先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半天内办结”。通过推广承诺制信用审批、容缺预审和重大项目并联审批,让企业“拿地即开工”。

产业特色

有效发挥产业链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落户

截至目前,“中国调味品之都”已累计引进项目139个。入驻调味品企业全面达产后,产能预计可达413万吨,约占全球产能的15%,约占全国产能的22%。

在积极引进调味品巨头落户的同时,产业链优势也带动了上下游企业进驻园区。今年4月初,广东新景丰包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在阳西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03亿元,总用地面积24923平方米,主要生产塑料包装容器、食品包装配套产品,每年可生产1.2亿个塑料包装瓶。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园区调味品产业链的配套,促进调味品产业壮大发展。”该公司总经理李欢荣介绍说。

如今,完善的产业配套成了调味品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调味品之都”已云集从大豆、盐、糖等原材料,到玻璃容器、纸板包装等上下游企业,可有效降低调味品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调味品的质量安全方面,随着阳江利诚健康产业创新型综合服务平台的落户,也将为阳江调味品产业保驾护航。今年3月1日,该平台建设项目在阳西奠基,一期项目总用地面积达380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6000万元,计划于年底将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

结合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需求,该项目能够为当地调味品等相关企业提供食品检测与研发等服务。同时,还将提供职业卫生检测、环境检测和安全生产等一站式技术服务,有效填补本土第三方食品检测行业的空白。

“我们项目未来将显著降低调味品等企业在相关检测方面花费的时间成本,助力客户实现降本增效。”该项目相关负责人曾玲说道。

行业亮点

和鲜美食打造“芯片”,实现一“酱”成菜、秒变大厨

在2023年味动中国(阳江站)—国际调味品创新博览会现场,和鲜食品科技集团的展位人气火爆,许多客商都被该集团打造的美食“芯片”所吸引,因为可以一“酱”成菜、秒变大厨。

据了解,和鲜食品科技集团成立于2016年,由维也纳酒店创始人黄德满创立,与阳江市政府共建的一期600亩产业用地已投入使用。和鲜集团以传承中华饮食智慧,重塑食品安全信心为己任,坚持“药食同源”的理念,主营基础调味品、菜单式调味品、冷链调味预制食品与药食同源健康食品等四大产品模块。

以“爆款菜品,标准调味”作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商业模式,和鲜集团聚焦经典美食的调味与烹饪标准化,提供超过300道菜单式调味品,并提供爆款美食制作与盈利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为了让普通消费者能够“秒变大厨”,和鲜集团研发推出了菜单式调味品,从而让一“酱”成菜变成了现实,也打造出科技附加值很高的美食“芯片”。

春砂仁是阳江特色农产品,为了让“阳江味道”飘香海内外,和鲜集团研发推出了春砂仁豉香和鲜酱。这款独具粤菜特色的药膳风味酱料,将四大南药之一、具有健脾养胃特点的“春砂仁”同调味料相结合,并加入了素有“长寿第一豆”美誉的豆豉,进一步提升了营养价值,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从成功创立维也纳酒店,到2016年成立和鲜集团,阳江人黄德满的创业故事也被业内津津乐道。黄德满表示,维也纳酒店开启了中国精品连锁酒店经营模式,也同步积累了近30年的中央厨房管理经验。味道是美食的灵魂,味道的研发就相当于美食中的“芯片”。

为此,和鲜集团汲取中华美食烹调的精髓,研发美味、便捷、健康兼备的特色产品,致力于打造中华美食调味“芯片”。

企业故事

美味源主动转换“赛道”,畅游预制菜产业“蓝海”

麻辣鲜香的烤鱼、香气扑鼻的黄焖鸡、爽口开胃的酸菜鱼、鲜味十足的基围虾、口感Q弹的墨鱼饼……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品并非出自大饭店的名厨之手,而是来自“中国调味品之都”的一家调味品企业——广东美味源香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味源公司”)生产的预制菜新产品。

作为最早入驻的本土企业之一,美味源公司自2005年成立伊始,便与园区同步发展壮大。从一个年产值50万元的小工厂做到现在,美味源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长为阳西县目前唯一挂牌上市的本土企业,年产值达3亿多元,年利税额超过1000万元。

长期以来,美味源公司主要生产调味料产品,包括香精香料、酱料、粉状等板块,主要服务调味品上游企业。这家老牌企业之所以主动转换“赛道”,是由于近年来受到疫情影响,传统香精香料的销售业绩出现下滑,调味品生产企业又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增长。

“作为一家主要生产调味品原材料的上游企业,美味源公司通过研发复合调味料、预制菜等新产品,提倡中餐标准化,大力开拓下游市场,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竞争力。”美味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思强介绍说。

为此,美味源公司积极研发新的生产线,推出了预制菜和复合调味料等一系列新产品。“我们投入1000多万元购置生产设备,做了‘一酱一菜’预制菜的酱料包,目前销售增长非常快。”袁思强介绍说,预制菜能够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不亚于饭店大厨亲手烹制的美味佳肴,所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通过整合利用当地特色农业渔业产品,美味源公司已推出30多种预制菜产品以及品种繁多的口味复合调味料。“我们公司生产预制菜所需的鱼类、生蚝、蔬菜等原材料,大多都能在本地采购到,而且品质也很好。”袁思强介绍说,在方便采购原材料的同时,公司生产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美味源公司规划打造了占地面积70亩的新厂区,兴建了3万平方米的新厂房,进一步提升预制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策划】张文彤 严石 杨世华

【统筹】赵强

【采写】赫鹏翀

【图片】阳西县融媒体中心

【海报设计】麦瑜瑜

———————————————————————————————————————————————————

近年来,工行阳江分行积极践行“与客户共同成长,靠服务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坚决扛起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坚持自身高质量发展与支持阳江当地实体经济发展紧密融合。该行根据阳江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结构,把调味品产业金融服务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推出e企快贷、经营快贷、粤科e贷、技改贷等拳头产品和企业管家云全网络金融服务,持续加大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力度,并以“结算赋能”提升阳江调味品产业客户服务体验,围绕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金融+非金融场景、批发零售平台、专业市场,推动结算场景项目落地,助力阳江调味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10月末,该行服务调味品产业客户超20户,比2020年末增长超150%。接下来,工行阳江分行将围绕调味品企业的金融需求,加快产品创新,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的触达面和覆盖面,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度,为推动“中国调味品之都”发展贡献工行力量。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