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正式印发,一张将深刻影响佛山、以及广佛极点发展的蓝图已经铺开。
广州都市圈范围包括广州市、佛山市全域,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土地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2022年常住人口约3257万人。
规划建设广州都市圈,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构建以广佛极点为核心的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的具体行动。
在广佛极点视角上,能更好读懂这份规划。虽然这是一份广州都市圈规划,但其中仅“佛山”这个字眼就出现了74次,而整个《规划》中直接涉及佛山的内容则超过100次以上,涵盖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众多领域。
广佛极点发展的蓝图已经铺开。资料图片
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
共建国际化都会区
规划建设广州都市圈,是一件有利于广州、佛山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大事。
《规划》提出,广州都市圈建设有利于促进广州、佛山超大特大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广州、佛山核心功能和竞争力,有效应对功能过度集中、人口过度集聚、大城市病加剧等问题,辐射带动周边城市(镇)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广州都市圈如何建设?
《规划》提出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以广佛核心区为引领,带动肇庆、清远共同发展。
整个都市圈将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佛核心区为引领,以肇庆、清远中心城区为发展极,依托主要交通廊道,构建“一核两极四轴”的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深化与深圳都市圈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合作联动,形成核心引领、轴带支撑的都市圈发展格局。
其中,在广佛核心区的建设中,佛山将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创新高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西向交通枢纽功能,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都市。
广佛核心区将以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为引领,共建国际化都会区,实现两市全面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和全国同城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带动都市圈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而广州都市圈的具体发展目标也与佛山有紧密关系。其中包括,到2030年,广佛作为都市圈极核、粤港澳大湾区极点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提高,都市圈竞争力和辐射力明显提升。
接下来,广州都市圈还将构建“四轴”,其中之一为广佛肇发展轴。
广佛肇发展轴将以广州为龙头,向西依托南广高铁、贵广高铁、广湛高铁、深南高铁、广佛肇城际及西江黄金水道,联通广州、佛山、肇庆都市区以及云浮都市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不断强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和佛(西)肇(东)一体化协作发展,深度共建珠江―西江经济带。加强发展轴对广西、贵州、云南乃至东南亚的延伸和辐射,共建粤桂黔滇川高铁经济带试验区等重大平台。
依托珠三角枢纽机场
联动打造广州都市圈临空产业园
立足广佛极点的视角看,随着广州都市圈推进建设,广佛交通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提升。
接下来,广州都市圈将推动都市圈轨道交通基本成网,构建广佛核心强辐射肇庆清远乃至周边地区的高速铁路通道,实现都市圈各中心城区之间1小时通达。
就此,《规划》提出,以广佛为核心规划形成多条多向都市圈对外高速铁路通道,辐射带动肇庆、清远都市区,便捷高效通达深圳都市圈及省内其他地区,更快速联系长三角、成渝、粤闽浙沿海等城市群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接下来,广州都市圈将建设世界级铁路枢纽。为此,将加强广州、广州东、广州南、广州白云、佛山西五大主枢纽之间互联互通,提升客流综合承载能力。
白云机场T3航站楼规划图。资料图片
《规划》还明确,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城市轨道网络,落实广佛地铁18条衔接通道,实现“一票通、一座城”。大力发展市域(郊)铁路,因地制宜采取公交化运营,与城市公共交通做好融合衔接。
航空方面,佛山也多次与广州被一同提及。《规划》提出,强化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协同,支线机场、通用机场为补充的都市圈机场发展格局,形成东南亚4小时、全球12小时航空交通圈。
在这一框架下,《规划》还要求,加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与白云机场的联动发展,加快建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及周边路网、轨道等综合交通配套设施,强化机场与肇庆东站等枢纽的快速联系,围绕机场打造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逐步构建以航空功能为主的空铁综合型交通枢纽。并提出,依托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联动打造广州都市圈临空产业园。
交通与物流紧密相关。《规划》提出,支持佛山在广佛交界规划建设“高标仓+智能化”现代物流产业园,并推进佛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打造佛山三山国际物流园。
支持佛山建设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高地
共促创新驱动发展,是广州都市圈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佛山将从多个方面参与其中。
接下来,广州都市圈将构建以广州为中心、佛山为支点、肇庆和清远两市为节点的一体化联动创新网络,显著提升都市圈科技创新实力。佛山也将在其中承担重要任务。
其中,围绕着力打造开放型区域重大创新平台,《规划》要求,高标准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天河智慧城、海龙围科创区、佛山三龙湾科技城、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广州、佛山、肇庆、清远高新区。此外,在《规划》有关“建设一批人才高端创新平台”的部署中,佛中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三龙湾科技城也被“点名”。
在协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规划》针对广佛提出,支持广州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佛山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高地。
围绕都市圈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划》也进行了安排。
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涉及多个产业,都离不开广佛的并肩作战。广州都市圈将支持广佛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建设。围绕智能家电产业集群,都市圈将重点打造以广州为核心的创新网络和生产性服务网络,建设以佛山为核心的制造网络。在汽车产业集群方面,支持佛山联合广州、云浮等城市,建设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在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方面,完善佛山西樵轻纺市场功能建设,促进纺织服装研发设计等产业资源对接。
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方面,佛山也将作为主力之一参与多个集群的发展。以其中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为例,《规划》提出,利用广佛制造业发达、产业配套完备、市场需求旺盛等综合优势,链接港深等地创新资源,依托黄埔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佛山北滘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等重点平台载体,加快布局发展机器人产业,推动企业向产业链前端关键零部件、本体生产制造环节延伸,在都市圈内形成协同创新的产业新生态。
在服务业方面,佛山会展业有望迎来都市圈带来的新机遇。《规划》提出,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专业展会项目,推动琶洲、潭洲等重要展馆资源共享,加快建设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
金融是产业的血液,《规划》提出,支持佛山围绕产业需求发展现代金融产业,强化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能力,谋划建设广东金融高新区“一区多园”格局。
南方+记者 肖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