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摔跤意味着大哭一场;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而对老年人来说,摔一跤可能是与死神的一次交手。
跌倒是导致老年人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的一个疾病,也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因上致死的首因。据医学权威杂志报道:在社区人群中每年约有30%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跌倒,每年至少跌倒一次,10%的人群一年跌倒2次,80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达到50%。跌倒最大的影响是引发骨折,主要部位为髋关节、脊椎骨、手腕部等,患者由于活动受限还可能引发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摔倒时的“安全降落姿势”
髋关节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为它对老年人的影响非常大,有数据显示:髋关节骨折患者有30%能恢复到先前的移动水平,50%会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半年内死亡率达到20%~25%。相对于臀部着地或一侧身体着地,用手撑地给老人造成的伤害以及治疗难度要小得多。
推荐:用手撑地
摔倒时尽快用手撑地,损伤的往往是腕关节,顶多导致尺骨或桡骨远端骨折。
优势:手臂骨折在护理上不需要卧床,康复训练容易做,生活上容易照顾,不会因为卧床导致致命的并发症。
不推荐:臀部着地
如果跌倒时坐于地上,支撑点在臀部,易导致股骨颈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髋关节骨折。
劣势:如果一侧身体着地,支撑点在身体胯外部,容易伤及股骨,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关节挛缩、血栓等危及生命的多种并发症。
老人一旦跌倒,先要检查伤势,不要贸然扶起,应尽快呼叫,如有剧烈腰疼、腿疼时,千万不要乱动或随意抱起,应用硬板床将伤者抬到医院,或拔打120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避免随意活动造成骨折移位加重导致严重后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