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云区金沙街全面深化“三大”机制,大力整合资源力量,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积极构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的区域党建共同体,常态化组建民生服务党员突击队,实现党建领着民生干,民生跟着民声走,不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增强民生福祉的能力,推动实现“七好民生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金沙实践。
好就业
精准发力,打好稳岗促就业“组合拳”
今年8月,金沙街就业服务驿站在永旺梦乐城揭牌并正式投入使用。揭牌当天,百日千万招聘会暨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同步举行。招聘会上,珠江燃气、胜特建筑、绿森公司等多个本土“四上”企业带着优质岗位与满满诚意,向求职者抛出“绣球”,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求职者仔细查看岗位,企业工作人员热情解答。
事实上,为精准实施就业帮扶,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今年金沙街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组建党员“保就业”志愿服务队,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成9个新就业群体爱心驿站,积极为群众提供就业政策和信息,畅通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推动街道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今年以来,成功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5场次,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职业技能培训372场次,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47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2人,新增就业543人。
此外,金沙街大力推广“云聚英才5项政策”,高标准打造“云品汇才”金沙站,向辖内各类人才提供城市融入、政策宣讲、创业讲座、青春交友等全方位服务。“人才驿站为我们就业创业青年提供温馨服务,是我们舒适‘落脚点’,希望更多的人才能够留在这里共同发展。”乐禾集团新入职员工表示。
好教育
加大力度,打造“家门口”优质教育
合作办学培优提质,“一校一品”特色发展,师资力量越发雄厚,学习氛围更加浓郁……伴随着新学期启航的号角,33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学迎新,约2万名学生有序入学,金沙街教育“焕新绽放”,开启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据了解,金沙街规划配套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37所,今年新建成公办小学1所,预计未来小学一年级公办学位能达1620个,有效满足周边小学教育的入读需求。同时依托广大附中实验中学优质教育资源,成立白云区金广实验学校,开展学校集团化办学,努力实现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充分利用陈子壮纪念馆、家风主题园区、劳动教育(中草药种植)基地等特色教学资源,结合白眉拳等非遗项目,探索打造以红色教育课程、传统文化传承、劳动教育等特色教学品牌。兜底来穗人员、企业员工子女入学,完善积分入学办法,目前共受理2023年积分制入学285人,其中212人成功取得入学资格。
事实上,金沙街坚持教育优先,无论是在基础教育学位攻坚上,还是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加大投入持续发力,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择近校”,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好医疗
多措并举,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居民健康需求水平提高等新形势、新挑战,金沙街持续筑牢基层医疗“保障网”,守护高质量发展“健康线”。
“在小程序上选好药品,线上问诊开药,选择医保支付,就可以享受到医保统筹支付,既方便又减轻费用负担!”,今年6月,位于金沙街互联网医疗产业园的广州亿生康互联网医院正式开通移动医保2.0支付,成为广州市第一家开通互联网医保支付的互联网医院,破解了线上问诊医保统筹的难题,让市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医保统筹支付便利。
此外,金沙街积极优化公卫服务,推动优质医疗下沉。今年,金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近700万元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和设置医技科室布局。组建12支公共卫生医疗党员服务队,下沉到社区网格开展老年病、慢性病等随访和义诊服务。依托建成的17个颐康服务站,积极打造家庭医生服务室,通过“每周坐诊”方式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提供专业化服务,有效破解居民群众“看病难”“看不起病”等痛点、难点问题,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力推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开展疾病预防健康知识进社区宣讲活动57场次,为居民群众提供疫苗接种、“两癌”筛查等服务,有效提高公众防病意识和公共卫生监测服务能力。
好民政
以人为本,感受民生“大步向前”的幸福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让每一名少年儿童健康茁壮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近日,金沙街未成年保护基地和未成年人保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在新社区彩虹花园正式挂牌成立,借助彩虹花园“疗愈+康体+健身”功能优势,定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提升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水平,打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乐园。
据了解,金沙街积极探索有效路径,紧盯“一老一小”和各类重点人群,不断拓宽社会参与和支持民生事业的渠道,在一项项“以人为本”工作的推进下,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民生“大步向前”的幸福。高标准打造1个金沙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升级改造17个社区颐康服务站,深化助餐配餐、医养康养、家政养老“3+X”服务。结合我街低保低收困难群体多特点,积极开展社区慈善基金募集、“630”慈善捐款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筹得善款近50万元。深化结对共帮扶机制,党员、志愿者等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模式,建立“五结对”帮扶机制,开展“双愿双微”活动500余场次,为辖内困难家庭及特殊人群送上实实在在的帮助。
好住房
兜底保障,书写百姓安居满意答卷
“城市里的万家灯火,希望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盏灯。”对于许多在广州奋斗的青年人、新市民来说,拥有一个适合且稳定的住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区环境、房间格局都很好,租金也便宜。”居住在金沙街金御苑小区的青年黎小姐表示,“毕业后一直在广州打拼,并住在单位宿舍,但始终缺少‘家’的感觉,隐私受到影响。公租房让我在广州有了落脚点,现在我对留在广州发展充满信心。”
近年来,金沙街积极跟进辖内保障性房小区建设,在建立多层次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体系、提升受保障对象的居住体验和租住服务、强化居住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全面兜底各类人群住房保障。目前辖内金御苑社区、金沙洲新社区提供保障性住房12000多套,其中经济适用房2200多套,公租房9000多套,惠及居住人口约3万人,接近金沙街常住人口的1/5,助力为大学毕业生、新市民、青年人实现“安居梦”“奋斗梦”。
好文化
彰显特色,持续擦亮金沙文旅名片
今年11月,广州市第六届岭南禅武文化节在金沙街金刚禅寺顺利举办,同步举行金沙街浔峰阁禅武文化交流基地揭牌仪式。本次活动为佛教文化、禅武文化搭建了新交流平台,各界代表齐聚金沙,开展岭南禅武文化学术交流,推动中华武术与禅宗文化相结合,彰显了岭南文化、岭南佛教及中华武术的独特内涵,助力金沙街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禅武特色文化品牌。
近年来,金沙街大力推动“一带一廊”休闲文体旅提质升级,打造浔峰生态旅游廊道和滨江文体休闲旅游带,重新开放卧云庐金沙艺术馆、原址复建大仙庙财神殿、修缮加固浔峰阁,推动滨江文体中心建设,不断完善金沙“一中心两基地三馆四片”文化体系。同时注重文物建筑综合保护和活化利用,将文物保护单位仲山招大夫祠、果融招公祠打造成为白眉拳、粤讴等非遗项目传习教育基地,将村内历史建筑活化改造成为古埙学堂,培育刘志强、冯卫华、韩炳祥等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积极传承历史文化,赓续历史文脉,让城市留住记忆。
好环境
提升品质,绘就美丽金沙宜居画卷
“优化提升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是打造城市生态功能亮点,特别是要持续改善社区特别是城中村的人居环境。”群众在沙凤村村事大讲坛上交流发言时呼吁。事实上,为改善城中村内街巷交通拥堵、公共设施老旧、文化活动空间少、环境卫生差、乱搭乱建等问题,金沙街坚持党建引领,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提升横沙、沙凤两个城中村人居环境,开展村容村貌品质培育提升行动,打造以“乡愁”为主题的记忆公园和“一河两岸”新景观,今年,沙贝社区成功上榜广州市容貌品质社区,在广州30个获评社区中荣获总分第二名。沙顶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积极探索“熟人”社区治理机制,总结推出“1+4+5”工作法,精心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社区。
“不知不觉中,生活好像越来越精彩,日子也越过越有乐趣……”走进新社区,环境蝶变带来的幸福的声音不绝于耳。今年,金沙街携手市住保办、市珠江租赁公司,科学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党建共建打造“新社区彩虹花园”项目,通过“绣花式”的改造,将小区内一处2000平方米闲置空地改造为社区花园,实现旧貌换新颜,得到居民群众的点赞。事实上,“彩虹花园”只是一个缩影,这几年来随着湖滨公园、沙凤记忆公园、马头岗党建公园等一个个口袋公园的建成,让越来越多不起眼的边角地成为散落在居民身边的小公园,让“小口袋”装满“大幸福”。
此外,金沙街持续探索水环境治理和林木保护新思路,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完成黑臭河涌治理工程和163个排水单元达标改造,大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开展古树木科普活动12场次,推动滨江碧道工程改造,组建多支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和浔峰山护林突击队,实现水更清、山更绿、城更美,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接下来,金沙街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实施“七好民生工程”,不断在住房、就业、医疗、环境等民生需求上下真功夫、在破解难题上出实招,将一件件民生实事在“末端”落细、落小、落实,努力建设和谐美丽幸福宜居金沙,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奋力书写金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南方+记者 谭超
通讯员 张巧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