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批!黄埔两家单位上榜!

广州黄埔发布
+订阅

12月16日下午,广州市“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授牌仪式在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举行,包括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等15家“穗演通”场馆,以及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等2家“穗园通”场馆成为首批获“文旅体一证通”授牌单位。其中,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将代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试点开展广州市“文旅体一证通”工作。

“文旅体一证通”是指政府作为审批主体,将相关行政许可事项整合进行统一的可行性事前服务,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简化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达到减环节、优服务、强功能的目标。“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根据不同类型对象,分别实施“穗园通”“穗演通”。

“穗园通”适用于文化产业园区,在文化产业园区内,由政府对园区、园区对其内的经营主体进行统一的可行性事前服务,把娱乐场所、网吧等文旅体领域41项审批事项融合为一个准入项目,为园区颁发一张“文旅体一证通”,实现“一次申请、一证准营”。

“穗演通”适用于观众人数1000人或5000人以上的演艺场馆或体育场馆。营业性演出活动在获得“穗演通”的演艺场馆(体育场馆)内举办的,可享受“简材料、缩时间、优流程”的新型服务。

激发文旅体市场活力

近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率先印发《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开展“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文旅体一证通”与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相关营商环境改革举措相辅相成。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是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近年来迭代升级了6版营商环境年度改革方案,政策兑现便利化、“信任筹建”等多项创新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营商环境便利度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经开区首位。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试点开展“文旅体一证通”工作,又是黄埔区营商环境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推动“一件事”主题服务、承诺制信任审批、政策兑现免申即享、信用场景应用创新等措施,将更大力度减环节、优服务、强功能,进一步打造国际一流市场营商环境,推动文旅体市场快速复苏。

打造广州对外文化贸易新高地

2023年10月19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获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正式授牌认定为新一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成为全国12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之一,是大湾区唯一新增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基地位于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拥有南海神庙历史文化综合发展区、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广州知识城综合保税区三个核心区,载体空间16.93万平方米。基地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辐射RCEP国家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文化科技、文化装备制造、动漫游戏等业态为重点,是一个集知识密集、数字引领、国际合作等鲜明特点于一身的文化和旅游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广州市对外文化和旅游贸易促进中心有限公司作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的运营企业,获“穗园通”授牌后,基地物业载体内的文化、旅游、体育市场主体可以提前准入,有利于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物业载体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发展建设,打造广州对外文化贸易新高地,推动“文化出海”,夯实文化旅游发展双循环。

推动文化演艺行业繁荣发展

当前,营业性演艺市场强劲复苏,演唱会经济如火如荼,带动文化旅游消费热潮。据统计,今年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审批备案营业性演出58宗,演出场次203场,分别比去年增长1350%、1745%,其中单场观众人数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有35场,观众总人数近50万人,张学友、刘若英、梁静茹等有影响力的艺人纷纷来黄埔演出。

获授牌“穗演通”的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集体育、演艺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场馆,自2010年10月开馆至今,已成功举办近500场大型活动,涵盖众多知名艺人现场演出和国际体育赛事。

根据“简材料、缩时间、优流程”的要求,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公安机关将研究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对大型营业性演出审批、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进行对接联调,优化流程,快审快办,为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等体育、演艺场所创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促进黄埔的文化演艺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探索出台促进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促进营业性演出市场发展、促进游戏和电竞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全方位扶持黄埔区对外文化贸易、演艺行业、游戏电竞的发展,全面保障“文旅体一证通”实施。

来源:湾区时报讯 记者 王嘉敏 通讯员 陈巍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