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镇街行|石碣:聚焦科学高阶思维,构建“九个一”科普育人机制

教育莞家
+订阅

编者按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在教育“双减”中积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今年3月,《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点亮”行动全面启动,逐步覆盖全市33个镇街(园区)。通过深入实施科学教育“点亮”行动、构建学校科学教育体系、深化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加强科学教育品牌建设五大任务,市镇同频共振,努力打造全市协同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体系。

今年9月,东莞成功举办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倾力打造科学教育新场景、新语境、新动能。各镇街(园区)携优质科学课程、特色科学活动、优秀科学作品等特色与成果参展,亮点纷呈。

为全面展示各镇街(园区)科学教育阶段性成果,推动东莞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即日起南方+推出“科学教育镇街行”系列报道,凝聚东莞科学教育“镇”能量。敬请关注。

点击此处,为石碣科学教育点赞

继2020年建立创客空间后,去年石碣实验小学又利用校内走廊空间,打造了“正智科技长廊”,多个板块图文并茂地展示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吸引同学们课余时间纷纷“打卡”,置身于科学的海洋。今年8月,石碣实验小学入选东莞市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学校培育对象。

这是石碣镇深入实施科学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石碣镇坚持高位统领和问题导向,协同推进,多点施策发力,聚焦科学高阶思维,以实现青少年科学高阶思维培养的精准突破,努力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石碣在全市镇街中率先启动科学教育“点亮”行动,并配套制定了中小学科学教育点亮专项行动量化考核机制,以此推动科学教育纵深发展。该量化考核围绕学校科学实验室建设、科普副校长聘请、科学专职教师配备等10个方面展开评价,通过分值反馈各学校科学教育情况,有效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点亮行动深入实施。

通过建设科学类实验室、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培养教学能手、培育科学社团、培育科学教育示范学校、培养科普讲解员、聘请科普副校长、开设科普430课程、建设创客教育空间九个方面,石碣镇着力构建“九个一”科普育人机制。据了解,目前该镇已实现16所公民办中小学科学类探究实验室建设全覆盖,开展每年一次的学生科学素质展示、中小学科技节、科学家进校园等活动,并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市级以上科技类比赛。

数据显示,近三年各校参加市级以上科技竞赛共获奖127项;在2023年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和航空航天模型竞赛总决赛中勇夺8项大奖,石碣镇获优秀组织奖。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建立教师常态化高效高品质课堂,石碣镇采用推门听课、巡课的形式,进行量化考核并及时反馈,促进科学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围绕新课标落地、品质课堂建设、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等,积极开展专题式教学视导活动,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提升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策划】东莞市教育局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

【统筹】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撰文】林群贤

【通讯员】石碣镇教育管理中心



编辑 林群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