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神药”麝香,碰一下就会流产吗

安安科普
+订阅

喜欢看宫廷剧的朋友可能对麝香并不陌生。剧中,后宫的妃嫔们为了争宠常会用到一味叫作麝香的神药,若是哪位怀有身孕的小主一不当心碰了麝香,就极可能导致龙嗣不保。

《甄嬛传》剧照

这些“骇人听闻”的宫斗情节,让“麝香”一时间变成了流产的代名词,以至于现在有很多人想当然地把麝香和堕胎放在一起,家有孕妈妈的更是唯恐避之不及。但实际上,麝香是一味名贵且稀有的中药材,不仅常被用作香料,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市面上许多疗效奇佳的名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八宝丹等)中均含有麝香。麝香是从哪里来的?其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麝香从哪儿来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本草纲目》解注了其名字的来历:“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或云麝父之香来射,故名。”麝香位于雄性麝生殖器与肚脐间,外囊包裹,其香功能有二:辨别同类或生殖季节吸引异性交配。我国是世界上出产麝香最多的国家,历史上麝香曾有西路香(来源于西藏、甘肃、青海、四川林区)、北路香(来源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和中路香(来源于秦岭山区)之分,民国初期曾有陕南麝香、西藏麝香、青海麝香、四川麝香四大名麝香之说。

图片来源:百度健康医典

以前收集麝香的方法是将麝猎杀,把它的香囊割下来,然后使用里面的麝香,这种方式等同于“竭泽而渔”,加剧了麝的稀有性。国务院2021年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将全部麝类动物(6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为了保护麝资源,解决麝香的供求矛盾,做到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一方面,国家通过规模化人工驯养和活体取香满足重点品种对天然麝香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研制开发人工麝香,为濒危中药材找寻替代之路。

人工麝香已于1993年被原卫生部批准为中药一类新药,目前在市场上大多数中成药产品中,已基本取代天然麝香入药,解决了天然麝香短缺引起的药源紧缺问题。人工麝香的成功研制和广泛应用,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同时为有效保护濒危动物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优秀范例。

麝香有哪些功效

麝香,又名元寸香、当门子、麝脐香、香脐子等,其性辛、温,归心、脾经,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之功效。麝香药用历史悠久,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易读》等历代本草对麝香的功效主治均有记载。

麝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且香味浓郁芳馥、经久不散,有很强的开窍通闭、辟秽化浊作用,被誉为“开窍醒神第一要药”;同时善于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扑肿痛、骨折扭挫,又为伤科要药。中医应用麝香一般都入丸散,几十余种名贵中成药中都含有麝香,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这三种中成药被称为“凉开三宝”,是中医的急救药。此外,中医常用的六神丸、犀黄丸、苏合香丸、小儿回春丹等中成药中,也都含有麝香。麝香亦可外用,如吹喉、点眼、调涂,或入膏药中贴敷,以治疗不同的疾病。

马麝,图片来源: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麝香中所含的化学成分

天然麝香的成分十分复杂,麝香酮的含量一直是衡量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自从1906年Walbaum发现天然麝香中所含麝香酮后,至今国内外学者已从麝香中分离并鉴定出多种有效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甾体类、大环酮类和多肽蛋白质类化合物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麝香不仅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还有抗炎、抗肿瘤、兴奋子宫和增强宫缩等方面的作用,其中麝香在炎症的早期、中期及晚期都呈现出明显的抗炎能力和广泛的抗炎作用,且疗效显著。

麝香在香料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异常名贵的动物性香料,麝香与河狸香、灵猫香、龙涎香并称“四大动物名香”,而麝香是所有香料中最强烈、最耐久的一种,有“香之极”之称,被誉为“诸香之冠”。

麝香不但气味芳香之极,而且具有极强的保香力,能固定与之配合的其他香料的香气,是一种良好的定香剂,是古今中外制造各种高档化妆品和优质香精必不可少的原料。唐代时,人们把麝香和制墨的原料放在一起制成香墨;宋代时将麝香和其他植物配合做成香料,用来刷墙、熏衣等;现在还被人们用做制造高级化妆品和定香剂的香料。

麝香在化妆品领域应用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作香水、香皂、洗发水、护肤品等。麝香的香味可以为化妆品增添独特的香味,同时麝香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菌等功效,可以为皮肤提供很好的保护和滋养。

图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结语

麝香作为芳香开窍类的代表药物,由于功效广泛且临床疗效确切,自古以来就备受中医临床家的青睐。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剂量使用麝香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故昏迷患者忌大剂量使用;麝香对妊娠子宫又较非妊娠子宫具有更为明显的子宫兴奋作用,而麝香酮还能明显增加子宫收缩,故孕妇内服、外用皆禁用。

参考文献:

1.周文杰,李宁,谢兴文等.天然麝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22,33(1):185-188.

2.弋静,杨钰莹,全云云,等.麝香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现状[J].中医药导报,2023,29(7):74-80.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