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互助共度!震中村民做当地特色油饼送救援人员

综合

00:52

凡人微光,互助共度!震中村民做当地特色油饼送救援人员

南方+记者 曹嫒嫒 吴明 万稳龙


专家分析

甘肃新疆两次地震是否有关联,地震专家释疑

甘肃省积石山县6.2级地震已造成了118人死亡。地震过去半天后,是否还会发生较大震级的余震、后续救援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此次地震是否和10小时后的新疆阿图什市5.5级地震有关联?南方+记者采访了应急管理大学(筹)地球科学学吴传勇教授。收看直播>>

09:34

甘肃积石山地震后续是否还有强余震?连线专家

甘肃省积石山县地震后不到10小时,新疆阿图什市发生了5.5级地震,吴传勇表示,从时间上来看两次地震间隔非常短,甘肃和新疆也都属于西北,但两个地震的直线距离非常远,直线距离超过2000公里,“甘肃地震位于祁连山东部地区,新疆地震发生在天山,属于两个不同的地质构造带和地震带,所以这两个地震没有明显关联性,而是两个地震带正常的能量释放。”

吴传勇介绍,这次地震是一次明显的“逆冲型”地震,“它的发生我们目前认为可能是由积石山东部断裂带有关,这条断裂带是一个“逆冲型”为主的断裂,断层上部是一个山体,山体沿着断层突然发生移动,导致了地震的发生。”

甘肃地震后是否还会发生较大震级的余震?吴传勇表示,主余型地震的能量绝大部分在主震中得到了释放,剩余的少量能量会通过余震的方式进行释放,所以余震的震级会明显小于主震,震区再次发生较大余震的可能性不大,但余震活动是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因此后续的余震活动还会有一定时间的持续。

吴传勇提醒,目前震中甘肃积石山县的气温在零下几度,夜里气温甚至在零下十几度,相较于一般地震救援的黄金72小时,此次地震的黄金救援时间会缩短。另外当地处于山区,海拔高,地形起伏大,可能会带来滑坡等次生灾害,提醒救援人员在救援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南方+记者 贺达源

地震专家:地震发生在深夜、震中人口密集,导致人员伤亡较多

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105人死亡、青海11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

19日,地震观测专家陈会忠向南方+记者分析称,导致本次地震伤亡人员较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项:

第一,此次地震震中人口比较密集,震中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就有10个,震中20公里内的乡镇也有10个;第二,此次地震震级较高;第三,甘肃积石山震中附近的房屋质量相对较差;第四,此次地震属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初步测定仅有10公里;第五,此次地震发生时间在深夜,不少人已经入睡。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分析认为,甘东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属于南北地震带组成部分,从震源机制看为逆断层型地震,推测发震断层为北北西向拉脊山北缘断裂。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如房屋抗震性能差、震区人口相对密集和时值深夜人处于休息状态来不及躲避等。

南方+记者 张笛扬


00:24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多地震感明显

救援情况

蓝天救援队:工作重点转为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生活安置

据蓝天救援队大河家镇现场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抵达一线参与本次积石山地震救援工作的蓝天救援力量已达233人。目前搜救的工作已基本完成,重点转为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生活安置。

截至20日14时,现场救援队员共计233名、车辆67辆(含负压救护车一台),同时携带救援装备350件套赶赴灾区现场,在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组和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截止20日14时,蓝天救援队现场救援力量对2个镇,300户进行全面排查搜索,摸排危房885间、地质灾害隐患点73处,排危除险200处,救助人员6名,转运被困人员200余名,搭建帐篷110顶,搬运物资2000余件。目前,队员们正在梅坡村、周家村等地开展安置群众和分发物资等任务。

南方+记者 徐勉

震中医生:灾后未合眼治疗,有村民出逃时受伤

12月19日下午17时许,积石山县柳沟乡斜套村卫生室的村医何永俊从前一晚至今仍未合眼,”有村民出逃时被割伤、划伤,我们就帮他们医治。”何永俊告诉南方+记者,昨天夜里村子里有人在地震中受伤,有村民头部受伤已被送往县医院进行救治,而还有人在出逃时受伤,就在村里进行包扎消毒处理。

何永俊赶到村中空旷地后,在村民微信群中留言:如果有人受伤,赶紧联系他。从凌晨至今,他救治了多名村民。目前,他和村民仍在村委会内安置等待。据积石山当地乡镇医生介绍,地震发生后,积石山县卫健局广泛号召当地村医全力救治本村受伤村民,分担卫生院和县城医院的压力。

南方+记者 徐勉 王越莹

这名甘肃震区的面馆老板免费为救援人员送了2300碗面

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积石山县一家牛肉面馆老板马占国在经历地震后,迅速回到店里,自发组织员工为灾区的救援人员送去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

采访时,马占国几度哽咽,他今天陆续听闻老家朋友遇难的消息,心情很悲痛。他说自己是做餐饮的,虽然不能到现场参与救援,但能给救援人员送一碗热面条,也是为家乡救灾出一份力。

“当时感觉楼要塌了!”回忆起昨天地震的场景,马占国心有余悸。他和家人连夜跑回了县城的店里。

马占国的面馆在县城的中心位置,也是很多救援人员进入灾区的必经之路。外面寒风刺骨,他看到很多救援人员赶赴灾区,于是他萌生了给灾区救援人员送碗热乎面的想法。

“今天一共免费送了2300多碗面,一点也不累。”在跟马占国通话时,电话那头还时不时传来“啪啪”的拉面声,从上午开始,马占国和店里的工作人员一直忙活。弟弟负责拉面,他炒菜。要是有消防人员、警察、志愿者等救援人员进入牛肉面馆,马占国也会谢绝他们付饭钱。

马占国说,平日店里面的销量大概是一天300碗,今天的工作量翻了几倍,但他觉得干劲十足,“算为家乡救灾尽一份力吧!”。明天,马占国打算再去进一批面粉,只要灾区需要,他打算一直送下去。

南方+记者 李业珅

中国安能专业救援力量紧急投入救援

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118人遇难,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中国安能集团(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从北京、江苏、四川、重庆、陕西等方向迅速调派100余人专业救援力量往震中开进。其中从北京派出工程、水文、地质等领域技术专家组5人,前出一线指导救灾;从中国安能二局青海羊曲练兵工程项目部、泰安练兵分队、常州救援基地迅速调集专业救援力量41人,携带无人机测绘仪、边坡雷达等装备10台(套)赶往受灾区域;从中国安能三局成都基地、西安基地、重庆基地调动专业力量53人,携带生命探测仪、全站仪、应急机械化桥、挖掘机、装载机等重型救援装备37台(套)紧急赶赴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受灾区域。

第一批救援力量预计于下午6点抵达积石山县震中,受领任务,全力展开救援。

南方+记者 王越莹

信息来源:中国安能融媒体中心

直击消防救援队在零下低温天气搜救被困人员

01:22

一线直击|消防救援队为甘肃地震中受伤的孩子消毒包扎

19日上午,消防救援人员在积石山大河家镇大河家村紧张救援。

上午10时许,白银市消防救援支队搜救队在甘河滩村开展搜救时,对该村逐户逐家房屋受损情况进行实地勘察,详细询问了每名村民家中存在的困难,并叮嘱他们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期间,消防救援人员还对一名胳膊表面受伤的男童进行了消毒包扎。

截至12月19日11时,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搜救队在大河家镇康吊村组织营救被困人员2人(已遇难),累计共搭建帐篷7顶,转移物资89件套,转移疏散人员94人,安抚群众50人,搜索垮塌房屋63户,解救群众埋压被困牲畜25只,重点对受损的幼儿园、学校、宗教场所进行排查,清理路障19处,清理不稳定构建6处。

南方+记者 徐勉

连线前方救援队员:低温给救援造成很大影响

02:18

连线甘肃地震现场救援队

12月19日上午,就地震震中附近现场情况,南方+记者连线了前方救援队员。

19日10时,甘肃蓝天救援队救援中心副主任颜伟向南方+记者介绍,到目前为止,搜救已基本结束。遇难者遗体基本都被清理出来,现场受伤搜救的人员该找的都找完了,救援队正在为灾民搭建帐篷,部分救援人员正再次进行排查。

颜伟称,甘肃蓝天救援队19日0时30分出发,凌晨四点左右到达震中开展救援工作,共搜救出6名被困人员,其中一人送医后医治无效去世,其余五人正在医治当中。

颜伟称,当地天气比较寒冷,很多房子倒了以后,当地村民没有地方住,正等待帐篷安置,很多救援力量到达后能提供一些方便面等食物,暂时让灾民的温饱得到一些改善。目前当地气温在-14摄氏度左右,不仅受灾群众感到冷,救援工作人员压力也比较大,天气寒冷,很多工作展开起来比较困难。

颜伟介绍,地震发生后,震中附近部分道路出现了塌方的情况,目前各个救援部门正在组织力量修复,到目前交通方面影响不是很大,救援车辆能抵达到灾区。

南方+记者 张笛扬 徐勉

甘肃省救援总队启动一级响应

地震发生后,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启动一级响应,首批调派兰州、陇南、临夏、甘南、武威、白银、定西、新区、训保9个支队,2支重型、7支轻型地震救援专业搜救队共564名消防救援人员、166辆消防车、6只搜救犬,携带生命探测仪等地震救援装备器材1万余件(套)集结赶赴震中。

19日0时35分,总队再次调集嘉峪关、金昌、张掖、平凉、庆阳、天水6个支队,340名消防救援人员、210名战勤保障人员、66辆消防车、8头搜救犬赶赴灾区现场。总队共计投入救援力量1130人,车辆236辆,搜救犬14只。

此外,国家消防救援局统筹调派山东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9人6犬赶赴增援,另外甘肃省救援总队和甘肃周边兄弟总队共计1600余人集结待命,随时做好增援准备。

目前,总队救援力量在受灾最严重的大河家镇10个行政村开展拉网式搜救,截至12月19日9时30分,累计营救被困人员61人(其中生还人员38人,遇难人员23人),转移疏散682人,清理路障79处,排除危险隐患166处。在反复搜救被困群众的同时,积极做好人员物资转移、救助帐篷搭建等工作。

下一步,甘肃省救援总队将按照国家消防救援局和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部署要求,全力营救疏散被困人员,根据救援进展,及时调整救援方案,最大限度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南方+记者 王越莹

甘肃108名地勘专家抵达灾区开展地灾隐患排查

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甘肃省自然资源系统迅速反应,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Ⅱ级响应,组织相关市州及技术支撑单位立即开展隐患排查,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各项工作。截至19日5时,全省地勘队伍108名专家及技术人员携带无人机及调查设备到达现场,已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90处,正在抓紧开展地震引发地质灾害排查和地质灾害防御技术支撑指导工作。

甘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向灾区调运中央和省级救灾物资,切实发挥储备物资救灾、抢险、安置群众作用。

南方+记者 王越莹

多支医疗救援力量正向灾区集结:现场就行创伤手术

12月19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紧急集结的16名抗震救灾医疗队员,已抵达积石山震区开展工作。医疗队由创伤科、骨科、神经外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普外科、护理部及公卫科的骨干成员组成。现正在受灾较为严重的大河家镇救助受伤群众。

据新甘肃报道,12月19日5时15分,甘肃省人民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到达积石山县刘集乡卫生院、石塬乡卫生院,开始医疗救治和救援工作。

第一批医疗队由急诊、重症、神经外科、骨科医生组成,于12月19日凌晨2时17分出发,已开展救治工作。第二批医疗队由普通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医护人员组成,于12月19日5时28分出发前往积石山灾区。

同时,兰大二院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及重症医学科均已预留床位,随时待命,为伤员提供救治。

19日凌晨5时许,临夏州大河家镇大河村广场,现场甘肃省人民医院医疗队正在进行野外流动医院手术室搭建。甘肃省人民医院医疗队由创伤外科、骨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36名专家组成。野外流动医院手术室搭成后,可就地进行创伤类的手术,确保受灾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南方+记者 徐勉 张笛扬

国内救援队正从各地赶赴灾区

12月19日凌晨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截止12月19日早上8时,死亡人数已经过百。公羊救援队救援指挥中心于凌晨1时开始响应备勤,并于19日早上7时45分接到应急管理部“紧急前往甘肃地震灾区开展救援行动”的指令,目前已经启动2级响应出勤机制。浙江公羊救援队地震救援特勤队12名队员携带四套生命搜索装备和2条搜救犬将搭乘今天早上10:30的民航飞机由杭州萧山机场出发前往兰州,另外陕西、宁夏、四川公羊救援队先遣力量携带重型救援装备已经由陆路出发,预计今天傍晚会全部在地震灾区集结,即刻投入救援行动。

南方+记者 徐勉

甘肃蓝天救援队:现场零下15℃、余震百次,救援力量仍在不断抵达

00:19

甘肃蓝天救援队:现场零下15度、余震百次,救援力量仍在不断抵达

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共青团甘肃省委带领直属救援队甘肃蓝天救援队赶赴震区。接到任务后,甘肃蓝天救援队迅速集结救援队员32人,出动车辆10辆(其中负压救护车一辆)携手动破拆7套、手动压剪 2个、蛇眼探测仪、博士凿岩镐、液压顶撑、扩张钳等地震救援装备85件套,消毒剂等医疗救援装备前往积石山县参与救援。救援队员有115人在兰州待命。

现场情况如何?甘肃蓝天救援队现场负责人若飞告诉记者,今天凌晨5时许,甘肃蓝天30余人抵达震中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通过一夜搜救,目前该镇的搜救工作已基本结束,救援队正在当地进行灾后安置等工作。

“当地农村房屋梁木结构多,受损很严重。”若飞表示,震中地区出现大面积房屋坍塌,有受困人员被困屋内,救援队在坍塌的房屋内解救被困居民,“今天凌晨还救出一位,但送到医院的时候感觉他状态很差。”

蓝天救援队所出具的现场情况图。

蓝天救援队所出具的现场情况图。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截至12月19日06时00分,共记录到余震275次。若飞在现场感受到当地仍余震不断,不过“都是3级左右,目前未影响作业”

而严寒天气亦是对当地救援和群众后续生活的巨大挑战,据了解,若飞等人抵达现场时,当地室外气温仅有零下十五度左右,人在户外作业需要消耗巨大体力。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12月19日,积石山震区及周边地区以晴为主,后半夜至凌晨的最低气温较低在-15到-9℃之间,体感寒冷,着装指数为7级,适宜穿着冬大衣、羽绒服、戴手套等;紫外线为3到4级,强度强。震区及周边交通沿线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19日凌晨最低气温较低,19日白天G6、S201、G0611、G310沿线阵风风速较大,对物资运输有一定影响,请前往震区的人员注意保暖,车辆注意行车安全。

19日凌晨,现场直播画面里显示,消防、武警等救援力量源源不断进入灾区,救灾物资也陆续运往灾区,还有群众正在街上避险。此外,积石山县多个乡镇出现房屋倒塌,有群众被困,救援人员正在全力搜救。

当地群众今日如何安置?若飞告诉记者,目前各地救援力量已抵达积石山,将在当地继续开展搜寻被困群众及转移受灾群众等救援工作。

南方+记者 徐勉

视频 徐昊

消防救援队伍全力排查,已营救被困人员38人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南方+记者从国家消防救援局获悉,地震发生后,国家消防救援局持续调度指导救援工作,要求科学部署救援力量,与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统一组织指挥,迅速走村入户,抢抓黄金救援时间,全力排查搜救被困人员。

00:12

12月19日5时19分许,甘肃消防救援队伍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二社,救出两名被困人员。

截至19日5时30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1168人、214车、11犬在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已排查5个乡镇、15个村受损房屋共504户,营救被困人员38人,疏散群众182人。

国家消防救援局调派山东搜救犬机动支队6名经验丰富的搜救犬训导员紧急赶赴灾区支援。此外,甘肃增援力量611人、125车、10犬预计19日7时许到达灾区。陕西、宁夏、青海消防救援总队1078名消防救援人员、224台消防车、32头搜救犬已集结待命,随时做好跨区域增援准备。

00:10

12月19日5时19分许,甘肃消防救援队伍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二社,救出两名被困人员。

国家消防救援局同步启动战勤保障应急响应,北京、银川物资储备库已准备机动链锯400套、破拆工具组50台、生命探测仪15台、各类发电照明设备2300台套,单兵帐篷等救援保障装备3000套,皮大衣1000件,野战应急食品300箱,全部模块化配装运输车辆前送保障。

南方+记者 贺达源

西部战区陆军参加甘肃临夏抗震救灾,某防空旅连夜出动

地震发生后,西部战区陆军相关部队迅速做好应急准备。第76集团军某防空旅300名官兵连夜出动,于凌晨4时许到达受灾严重的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陈家村、柳沟乡,迅速展开人员搜救、道路清理等工作。


【早前报道】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

截至19日0时48分,共记录到余震32次,最大震级4.0级,其中3.0—3.9级3次,4.0—4.9级1次。

据了解,临夏州、兰州市、武威市等多地震感强烈,震感持续了近20秒。央视记者从积石山县了解到,已有部分房屋受损,吊顶垮塌、墙皮脱落。此外,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等地震感明显。

19日凌晨30分许,家住积石山县县城的张女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们刚从小区撤离到空旷的地方,周围看着状况还好,县城电力正常,室外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张女士说,她住在10楼,地震时她已经睡下,晃动持续了大概40秒左右。她和家人下楼撤离到空旷的地方后,又发生了余震。

00:03

△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震后画面

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震后画面

甘肃消防总队立即启动一级响应,调派580名消防救援人员、88辆消防车、12头搜救犬,携带生命探测仪等地震救援装备器材1万余件(套)集结赶赴震中。

据初步了解,积石山县县城周边部分平房倒塌,大河家镇有3个村部分房屋倒塌和人员被困,消防救援力量正在赶赴途中。

附近村镇: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黄草坪、大山庄、河崖村、积石山民俗村、尕护林、赵家地、大沟、盖新坪、怕沟湾、二沟,20公里内的乡镇有石塬镇、吹麻滩镇、刘集乡、柳沟乡、大河家镇、寨子沟乡、中咀岭乡、居集镇、郭干乡、关家川乡。

周边县城:震中距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8公里、距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32公里、距临夏县34公里、距临夏市42公里、距永靖县53公里,距临夏回族自治州40公里,距兰州市102公里。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2787米。

历史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24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

在网上,有甘肃兰州网友称,“手机警报突然响了,然后摇了快1分钟”。有西安、重庆、山西网友表示有震感。



(内容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国地震台网、澎湃新闻、陕西交通广播、微博)

【整理】南方+记者 王越莹

【剪辑】南方+记者 金镝 万稳龙

编辑 佘余 毛帅楠 张鹏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