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在肇庆市端州区睦岗街道大龙社区浩邦新型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现场,吊车、叉车相互配合,把机械设备运送到建设完成的过渡性厂房内。正在建设的厂房处,建筑工人们则忙碌施工。该项目快速落地建设,完全得益于该区首创的村集体自留地过渡性开发政策(以下简称“过渡性开发政策”)。
浩邦新型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卸载机械设备。杜哲锋 摄
为深化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制造业当家”“百千万工程”等系列工作部署,端州区抢抓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的机遇,积极探索过渡性开发政策,整合大龙社区14个经济组织的商住用地等性质地块约218.87亩土地,租赁给企业投资建设浩邦新型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既促进工业发展,又帮助村民增收。
过渡性开发政策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在实施过渡性开发政策前,大龙社区218.87亩土地原为闲置低效用地,经营方式以农用地发包收入为主,经济效益低。由于经济效益低,甚至近年出现亏损情况,社区群众对此意见也较大,但也无计可施。借助端州区首创的过渡性开发政策,在不改变原土地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大龙社区把这些自留地租给浩邦集团,租期为20年,每年能从中获得300多万元租金,使社区的经营性收入大幅提升。
大龙社区书记杜肇佳表示,这些自留地原属于商住用地,但是条件不成熟未能开发,如今通过租赁的方式发展工业,帮助村集体增加收入,群众对此比较满意。
浩邦新型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现场建起一栋栋厂房。李朱雄 摄
过渡性开发政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端州区作为肇庆市主城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区土地出现新增建设用地资源不足、存量建设用地开发不充分、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等情况,严重制约着城区的发展。过渡性开发政策为端州区此类存量土地盘活提供了一条高效利用路径,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过渡性开发政策坚定企业投资信心。浩邦新型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投资6.6亿元,主要开展功能高分子复合膜材料、高端新型材料的研发制造,着力打造成占地7.5万平方米工业高端新型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现代产业园区。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年创税5000多万元。该项目今年6月签约、租赁土地后迅速动工,目前第三片区4号厂房已完成建设80%,计划12月底竣工试投产。第二片区2号、3号厂房已完成基础建设,计划春节前竣工。第一片区厂房正在动工建设。
“过渡性开发政策让村集体迅速把土地交付给我们,体现了端州区党委、政府和干部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企业落地后,一系列、一站式的贴心服务更是有效增强了我们投资的信心。”浩邦集团相关负责人梁伟强说。
过渡性开发政策给盘活村集体自留地提供新思路,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浩邦供图
过渡性开发政策,是指经审核将基础设施完备、开发进度较慢、价值较高的政府储备用地或村集体自(留)用地,通过租赁按一定时期(一般不超过20年)进行过渡性开发利用,待片区预热、地价提升、开发条件成熟后,按约定收回土地,并实施远景规划。端州区的土地开发创新工作得到了肯定——以浩邦新型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作为案例,“端州区开展村集体土地过渡性开发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入选全省20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之一。
“过渡性开发项目审批比较严格,它需要考虑不能影响后面二次开发、产业需匹配当地需求、环保等诸多因素。”肇庆市自然资源局端州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健介绍,“过渡性开发这种创新的开发模式,能够有效推进端州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实施,实现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造业优先发展等多赢局面。”
【撰文】卢舒曼
【通讯员】彭剑 杜哲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