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九占其七!狮企数智化成果背后的零增地扩产逻辑

南方+ 记者

步入东普雷(佛山)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下称“东普雷”)位于狮山的办公楼,显示着 “东普雷数字工厂驾驶舱”字样的LED大屏映入眼帘,材料管理、片材生产、冲压品生产、组立生产、物流出货等信息在屏幕上滚动更新展示。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下称“数智化”)转型,东普雷的产品交付准时率提升至100%,生产成本降低6%,人均年产值提升1.6倍,每亩年产值提升1.8倍。在本月公示的2023年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评审结果中,东普雷被评为二级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

东普雷生产车间。  受访单位供图

东普雷生产车间。  受访单位供图

在这份评审结果中,全市有25家企业上榜,南海占了9家。其中,狮山包括东普雷在内,共有7家企业上榜,占全市的28%、全区的78%。无一例外,通过数智化转型,这7家企业都获得了产值、效益的大幅提升。

在上周召开的狮山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深化“双中心”建设现场会上,狮山镇党委书记麦满良表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第一步,便是要筑牢产业发展根基,以“四化” 推进产业提升。其中一“化”,便是加快传统产业的数智化转型,让企业实现“零增地的增资扩产,实现产值和效益的提升”。

这样“零增地的增资扩产”,未来或将成为狮企新常态。

成本下降6%,亩产提升1.8倍

企业数智化转型效果凸显

大型冲压设备、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组成协同作业生产线,冲压、焊接工序的加工精度持续提升,冲压和组立不良率同步降低,焊接环节已实现无人化生产……

这是东普雷轻量化汽车零部件智能冲压焊接车间的生产场景。自2015年产能满产后,东普雷结合自身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通过现有厂房及土地持续改建及新建数字化、智能化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重点建设了轻量化汽车零部件智能冲压焊接车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热冲压成型车间。

此番改造瞄准的是汽车轻量化趋势。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消耗的压力,在汽车制造行业,轻量化已是一项共性基础技术。不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核心在于在满足汽车使用要求、安全性和成本控制的条件下,将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与多种轻量化材料、轻量化制造技术集成应用,实现产品减重。

轻量化趋势要求整个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其中,数智化转型最为关键。据介绍,东普雷(佛山)相关改造总投入约2.61亿元,年规划总产能提升至15亿元,其中轻量化汽车零部件智能冲压焊接车间年产能由5亿元提高至10亿元,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热冲压成型车间新增年产能5亿元。其中在2021年9月,东普雷(佛山)数字化转型项目投产。

根据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东普雷通过导入焊接机器人、全自动激光焊、全自动热冲压成型线等先进装备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实现了产品全流程数字化追溯,产品交付准时率100%,产品合格率达到99.94%,生产成本降低6%,人均年产值提升1.6倍且达到390万元,每亩年产值提升1.8倍且达到1100万元。

数智化改造实实在在帮助企业降本、扩产、提质、增效。

再增7家市级示范工厂

狮企转型浪潮涌动

尝到好处的,不仅仅是东普雷。在2023年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评审中,东普雷、本田汽车零部件和东方精工3家狮企获评二级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科源股份、坚美铝业、东芝家用电器,一汽大众动力科技4家狮企获评三级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

无一例外,他们都通过数智化转型获得质效双升:本田汽车零部件先后投入2.6亿元实施数智化转型改造,直接营收提升78%,人均产值增加189万元,生产能力提升74%,单位人产能提升近93%,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本田汽车零部件先后投入2.6亿元实施数智化转型改造。 受访单位供图

东方精工通过构建数字化规划、决策、执行智能制造体系,合格率高位再提升1.22%;建立了供应链快速响应机制,库存呆滞率下降12%;产品平均生产周期提高14.28%;能源消耗降低27.61%。

科源股份借助数字化转型,制造周期缩短25.71%,产能提升了45.66%,在制品库存周转率提高112%,首次送检合格率从99.1%提升至99.8%,关键数控设备联网率100%,实现了在制品实时追踪和定位。

东芝家用电器通过引入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或产线,打通内部数据与工厂现场实时数据,实现工厂产品制造全过程透明化管理。目前该工厂产品外销订单全周期改善26%、下线装柜改善20%、质量损失下降50%、设备利用提升13%、库存周期改善16%。

一汽大众动力科技、坚美铝业两大龙头,也分别通过数智化改造大幅提升各项经营指标,并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痛点和难题。

一汽大众动力科技通过数智化改造大幅提升各项经营指标。 受访单位供图

事实上,这不是狮山第一次收获数智化转型硕果。数据显示,过去两年,狮山镇入选市级数字化工厂共5家,约占全区63%;入选市级数字化车间共27个,约占全区47%。获得市级标杆项目共5个,约占全区36%,各企业合计获得扶持资金超1.2亿元。

今年狮企获评的市级数字化工厂占南海全区比重进一步增加:新增7家数字化工厂,数量约占全区78%,获奖励金额3200万元,约占全区76%。另有17家企业申报市级数字化车间,申报数量继续保持全区第一。

这些都是站在数智化转型“塔尖”,能被“看到”的部分。更庞大、还未被关注到的数智化转型升级浪潮,在狮山暗涌。

零增地增资扩产或成狮企新常态

政府搭台扫清障碍

成为数智化转型的“弄潮儿”,狮山有其内在的优势:超1.6万家工业企业的庞大基数,让狮山赢在了起跑线上。但事物总是一体两面的,庞大的企业体量,是优势,也是压力:狮山的土地开发强度已达57%,传统的以新增用地、新盖厂房式的增资扩产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对企业来说,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满足自身的增资扩产需求?对地方政府来说,如何继续保持存量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数智化转型这一“零增地的增资扩产”方式,成为重要抓手。

知易行难。非常现实的是,数智化转型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对于广大的中小微企业而言,这是一笔风险颇高的投资,如果找不对方向,“增资”不一定能够实现“扩产”。

为了帮助企业走好这一步,狮山专门出台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4年) ,明确把实施狮山镇制造业“两化转型”作为一把手工程,由镇主要领导挂点联系规上企业,定期走访调研,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重点挖掘本土优质软硬件系统开发企业,招引国家、省、市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解决方案等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方,组建两化实施联合体,为有志于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企业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精准诊断服务与转型方案。

目前,京东数字产业园、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等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已落地狮山,本土数字化服务商腾一科技等发展壮大。资料显示,目前狮山现有佛山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企业名单内服务商5家,中国联通、电信和移动等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资源服务商也相继在狮山设立服务团队。

不仅如此,狮山还开展镇内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调查,走访调研重点企业超100家,并与商会、行业协会座谈研讨,广泛摸查企业数智化改造的现状、需求与痛点。同时,组织多场中小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产业对接活动,吸引百余家企业,超200位企业高管和专家参观标杆工厂、车间,面对面交流对接,帮助企业打消疑虑、找准路径。

按照上周细化部署的《关于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化“双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到2025年,狮山将打造16个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建设60个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实现规上企业上云用云全覆盖。

为实现这一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中小企业抱团、支持产业集群转型、促进专业服务集聚等方面,通过组建平台、打造标杆、优化服务、强化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全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狮山镇经发办相关负责人说。

【撰文】黄艳姿 陈昌东

读者群二维码

编辑 陈禧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