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廉耻千古事——探访茂名化州孔庙

南方+ 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元素。我们开设“探访南粤史迹 传承廉洁文化”专栏,旨在解读广东廉洁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系列报道将走遍广东,为您展开一幅南粤廉洁文化史迹画卷。

01:40

儒廉文化塑正气——探访茂名化州孔庙

茂名化州市宝山岭南侧,红墙黛瓦的孔庙内,青云路上记载着明朝名臣杨一清智除大宦官刘瑾的流芳事迹。院内设置“蟾宫”“明伦堂”“尊经阁”,一一展现儒家廉政思想、历史人物廉洁事迹、典故等。传统儒廉文化如涓涓细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州人民。

化州孔庙又称学宫、文庙,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始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1年),历经元、明、清等朝代的续建重修,距今已经有862年的历史。据了解,现存的化州孔庙是粤西规模较大、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形制完整的孔庙,是化州唯一能见证州地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大型古建筑群。

化州孔庙孔子行教像。杨建雄 摄

如今,化州孔庙是中国孔庙保护协会会员单位和理事单位、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今天,我们走进化州孔庙,感受儒家千年廉政文化的滋养。

 “南粤古建筑明珠”

穿过化州孔庙前的棂星门,走过状元桥,面对孔子行教像,只觉宫殿建筑规模庞大、雄伟壮观。目之所及,建筑群落红墙绿瓦,雕梁画栋,重檐叠脊,飞檐雀尾,富有民族建筑艺术风格。

化州孔庙全景俯瞰图。杨建雄 摄

《化州县志》记载,现坐落在城南之学宫,乃清嘉庆六年(1801)所重建。学宫包括崇圣祠、大成殿、东庑、西庑、名宦祠、乡贤祠、大成门、棂星门及青云路、明伦堂、尊经阁等建筑。目前总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

“现存的化州孔庙是粤西规模较大、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形制完整的孔庙,是唯一能见证州地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大型古建筑群。”化州孔庙解说员李一萍说。

县志记载,化州孔庙始建于宋代绍兴间(1131—1161年),经历元明清三代续建重修。现存的化州孔庙除大成殿、西庑、大成门、尊经阁外,其余建筑均为重新修复。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集之大成”的殿堂,位于孔庙的中心。大成殿的屋顶结构为重檐歇山顶,顶层上阁由玲珑剔透的木楔子叠承,飞檐翘起。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大成殿上‘如意斗拱’木构架,为明、清原物,以其中无销钉相衔、可随意旋转的巧妙设计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南粤古建筑明珠’。”李一萍说,殿内雕梁画栋,斗拱、雀替、梁枋均饰彩绘,极具艺术价值。

李一萍介绍,目前化州孔庙的建筑形制以中路为轴、东西两路对称。东路现为化州孔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分为“青云路”“蟾宫”“明伦堂”“尊经阁”四个展区,2014年被授予了省级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称号。

明伦堂是读书、讲学、研究学问的场所。杨建雄 摄

来到明伦堂,门口对联“礼义廉耻千古事,信忠孝悌一生心”,展示了儒家思想德育内容的精髓。“明伦堂是读书、讲学、研究学问的场所。儒家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与‘廉’的品质有关。”李一萍指着墙上“儒家八德”的展板说。

自古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孔庙便被认为是儒家思想最具体的载体。修身正己的自律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为政以德的治理观等儒家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廉政思想。

“以化州孔庙为载体,将传统廉政文化寓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之中,打造孔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化州市纪委常委李振美说,孔庙廉政教育基地主要展示儒家廉政文化思想,意在借古寓今、古为今用,弘扬清风正气。

青云路上载廉史

清风徐来,气正爽朗。漫步于孔庙青云路上,一路一宫,一堂一阁,映入眼帘的皆是廉洁文化景观,令人时刻感受到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古往今来,化州孔庙的儒家文化如涓涓细流,滋养出不少清廉人物。

廉洁引路,文化润心。“青云路是化州孔庙特有的,全国唯一。是为了纪念明朝内阁首辅杨一清而修筑。”化州市孔子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劳承标说。《化州县志》记载,杨一清(1452—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化州城人(祖籍云南),进士出身,为明成化至嘉靖年间中枢重臣,出将入相,位列三公。历侍四朝,官居一品,位极人臣。

化州孔庙廉洁文化讲堂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活动。

据载,杨一清幼承家学,少聪颖,7岁能文,以奇童蜚声四乡,11岁随父迁居湖南巴陵,随即被荐为翰林秀才。14岁举乡试占解元,20岁登进士。

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杨一清不仅聪敏好学,而且一生为官清廉,有勇有谋。

明正德初年,大宦官刘瑾与马永成等人组成奸权团伙,号称“八虎”,操纵东厂西厂,在内把持朝政,陷害忠良,在外横征暴敛,兼并土地,包揽诉讼,贪污受贿。刘瑾曾想拉拢杨一清加入其团伙,但杨一清耻与为伍。

正德五年,杨一清借平息安化王之乱的机会,说服“八虎”之一的张永共同对付刘瑾。张永按杨一清的计策行事,在皇帝面前揭发刘瑾,但皇帝犹豫不决。杨一清便请内阁首辅李东阳出面策动六部六科、十三道御史同时上书,皇帝终于决心审查刘瑾罪行。最后刘瑾谋反事败,被捕处死。

“杨一清也因智除刘瑾而名留青史,他在孔庙求学时走过的路被化州人修筑成‘青云路’,既是对忠君爱国功臣杨一清的纪念,也寓意后人走此路,事事如意、平步青云。”劳承标说。

《茂名市志》记载,《明史》称一清“博学善权变,尤晓畅边事。羽书旁午,一夕占十疏,悉中机宜”“其才一时无两,或比之姚崇 (唐名相)”云。

一路一宫,一堂一阁,映入眼帘的皆是廉洁文化景观。杨建雄 摄

如今,杨一清的故事广为当地党员干部、师生所熟悉。立足历史文化和红色资源,化州市纪委监委深入挖掘杨一清、冼夫人等历史名人嘉言懿行,以及张虞韶、李一鸣、李郁等革命人物廉洁为民的事迹。

李振美说,“化州孔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校师生和市民群众学习传统文化、接受廉洁教育、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阵地,每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

 涵养橘州廉洁清风

沿青云路拾级而上,穿过礼门,院里有着一棵硕大的橘红树,树上还挂着成熟的橘红果。“这棵树已有50多年历史。”李一萍介绍,成熟了的橘红已经不能称为“化橘红”,未结果肉之前,便被人们摘去烘制的才是道地化橘红,药效最佳。

化州盛产橘红。《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高州府(光绪)《化州志》载:“化州仙橘……治痰如神,每片真者值一金”。宋代大文豪苏轼有诗云:“复我轮回久情盛,羡君怀里化橘红。”可见,化橘红在止咳化痰方面功效显著。

组织青年干部开展“赏花说廉”活动。

“我们以花为媒,把廉洁文化注入化橘红文化,提炼化橘红‘清浊祛邪值千金’的廉洁文化元素,激励青年干部用廉洁文化培根铸魂,助推化州高质量发展。”李振美说。

去年,化州市纪委监委制作“清浊祛邪值千金”主题的化橘红廉洁公益广告,在各大媒体传播展播。今年3月,化州市在2023年化橘红赏花活动中组织青年干部开展“赏花说廉”活动,网络图文直播浏览量达60万人次,进一步扩大了化橘红廉洁内核的影响力。

依托文化旅游资源,化州市纪委监委打造以孔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橘州廉政主题公园为一体的橘州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点带面建成镇村廉洁文化阵地19个,进一步增强廉洁文化渗透力。

串点成线,化州市把化州市革命历史陈列展、孔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打造成“橘州清风”廉洁文化阵地旅游路线,新建成化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安排党员干部进行参观学习,实地感受廉洁文化阵地熏陶。

化州孔庙廉洁文化讲堂诉说着儒廉故事。杨建雄 摄

孔子行教像右侧的仿古学堂,书桌上放着一卷卷展开的《论语》竹简,学堂上方悬挂着“廉洁教育讲堂”的牌匾。“我们深入推进传统‘八德’进校园、进村(社区),提炼跳花棚等非遗项目清廉内核,涵养崇廉尚洁的时代新风。”李振美说。

以文化人、以廉润心。化州市纪委监委将廉洁文化与学生德育工作深度融合,在化州市各中小学组织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建成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6个,通过引廉入教、文化载廉、以赛倡廉、阵地育廉、书信传廉、队伍促廉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崇廉尚洁的道德情操,形成寓教于乐的良好效应。

为政以德,为德以廉,廉政为民。800多年来,化州孔庙背后蕴含的文化经久不衰,从未远离过人们的视野。儒家的廉洁文化在化州孔庙中流传千古,化州的“廉花”也在廉洁文化的沃土里芬芳盛放。

【出品】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

【监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纪委

【统筹】黄学佳 殷剑锋 汤凯锋 胡良光

【文字/出镜】叶洁

【摄影/剪辑】杨建雄

【通讯员】李洁琼 全婵桃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