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聪:做好“桥”文章,江门打造产业要素集聚新高地

江门来论
+订阅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之一,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涉及的20个战略性产业都把江门列为布局城市。近年来,江门工业立市战略逐步向纵深推进,规上工业总产值、先进制造业增加值等指标快速提高,产业要素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初步显现。但是,江门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和工业总产值不大、重大产业项目数量不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东西部产业布局不平衡等方面。

长期以来,江门产业发展面临上述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江门作为珠江口西岸城市,与珠江口东岸的香港、深圳等中心城市的交通可通达性相对较差。特别是,珠江口西岸缺少优良的国际深水港,货物进出口以往大多需要通过南沙港、盐田港等港口中转,物流成本和珠江口东岸的东莞、惠州等地相比劣势明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的短板制约了珠江口东岸城市群产业资源对江门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影响了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产业要素向江门的流动和集聚。

可喜的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江门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持续发力,改变了过往产业要素流动“隔江兴叹”的尴尬局面。通过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构建六纵两联高速网络等举措,长期制约江门招商引资的物流成本偏高等瓶颈问题有望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黄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等跨海通道加快建设,有利于江门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创造更为便利的基础设施条件。

以黄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建设为契机,做好“桥”文章、发展“桥”经济,是江门打造产业要素集聚新高地的必然选择。江门拥有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也是全省重点支持的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跨海新通道的建设,进一步拉近了江门与前海、横琴、南沙、河套等重大发展平台的时空距离,为江门开展区域产业协调合作、导入和承接高端产业要素资源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

可以预见的是,受益于跨海新通道的建设,广海湾经济开发区、银湖湾滨海新区等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发展也将全面提速,为江门注入新的经济活力。

为了更好地打造大平台、集聚大产业、实现大发展,江门可以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做好“桥”文章,进一步加速货物流、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产业要素资源的高效流动和集聚。

第一,积极对接广深港澳等中心城市和各类重大发展平台,深入开展跨区域产业协同合作。充分利用大桥经济的物流成本节约效应,通过共商产业链协作模式、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共享产业协同发展红利,与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地建立更紧密的产业合作关系。通过跨区域产业协同和平台对接,进一步探索江门与周边区域形成“广深总部+江门基地”“港澳科创+江门制造”“泛珠市场+江门枢纽”的产业合作新格局,促进产业要素资源向江门流动。

第二,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和各类产业园区,争取标杆性重大项目在江门落地。瞄准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通过“以桥为引、精准招商、龙头带动”,进一步提升江门战略性产业发展能级。在高标准建设产业园区的基础上,依托江门在土地租金、开发强度等方面的相对比较优势,积极引进一批产业链带动效应强、示范作用显著的龙头企业和优质重大项目在江门落地,为相关产业配套资源向江门流动创造条件。

第三,在抓紧推进“硬联通”的同时加快实现“软联通”,进一步增强大桥经济的要素集聚功能。要把大桥开通带来的利好落到实处,仅靠“硬联通”是不够的,制度创新层面的对标学习和“软联通”也必不可少。在跨海新通道建成开通后,江门与前海、横琴、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的时空距离有望大幅缩短,为江门优化升级市场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造了更为优良的对标环境。为此,可以通过加强联动机制建设、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推动制度创新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江门与重大平台的制度衔接水平,为江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提供有力支撑,进而引导更多人才、资金、技术等产业要素加快向江门流动。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湾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编辑 梁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