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再低,寒风再冷,也挡不住奔跑的热情。
12月17日7时30分,“无负今日 邑马当先”——君乐宝·2023江门马拉松赛鸣枪开跑。来自海内外的近两万名选手从五邑华侨广场出发,在如画风光中纵情奔跑。在奔跑中,选手内心深处的意志、毅力、韧性随之激扬;在奔跑中,城市积淀已久的建设成就、历史文化景观、自然风光徐徐舒展。
用脚步丈量,风景正美好。沿江碧道市花簕杜鹃花开正艳,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活力,承载发展厚望的产业平台勇立潮头,千载难逢的珠江口东西岸融合机遇扑面而来……在首届城市马拉松的赛道上,江门正用铿锵有力的步伐彰显更高、更快、更强的精气神,让更多五湖四海的跑者、游客、华侨、企业家认识江门、读懂江门、爱上江门。
敢闯敢拼,敢为人先,邑马当先。跑起来,和江门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奔跑吧,选手们!奔跑吧,江门! 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全民在跑
两万人齐奔,上场皆英雄
在2023江门马拉松赛的赛道上,近两万名参赛者用汗水挥洒激情,用奔跑致敬热爱。他们当中有专业跑者,也有马拉松爱好者,有花甲老人,也有稚气孩童。在奔跑和拼搏中,他们忘却自我,继而战胜自我,最终超越自我。
小朋友也要“邑马当先”。 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选手姚婷说:“只要跑步,都是开心的。”她从去年4月开始跑步,凭着热爱和坚持,不到一年就实现首马跑进330(3小时30分),在多个马拉松赛事中取得佳绩。从跑步“小白”成长为跑圈“大神”,她诠释了“只要有热爱,山海皆可平”。
选手廖华盛说:“我要将没有可能性的事情做到有可能。”他38岁开始跑步,一步一步完成800米、3公里、5公里、20公里、40公里,在8年间参加了近30场马拉松赛事。用2年时间从200斤减重至140斤,他诠释了“一切皆有可能”。
选手吴翔宇说:“马拉松是一项可以带给人正能量的运动。”他在去年成为江门马帮跑步团的“帮主”,希望为跑者打造一个健康和谐、互助共进的交流平台,力争成为五邑地区业余马拉松高水平招牌跑团。让跑团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平台,他诠释了“跑步不是一个人的运动”。
加油!我们一定行! 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2023江门马拉松还设置了“欢乐跑”“高校联赛”“五邑跑团联赛”等,把专业赛事与群众赛事的融合互动、竞技竞赛与群众健身的协同推进,把“全民健身”的理念更好地传递到群众中去,让各个年龄段、不同身体素质的跑友都可以广泛参与到这场体育盛宴中。
在江马的赛道上,有人不舍热爱,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成就感,用汗水和努力诠释“无负今日”的意义;有人突破自我,创造出生涯最好成绩,展现出“邑马当先”的精神。而在赛场之外,志愿者从赛前检录、现场指引到物资补给,每项工作细致入微;公安、交通、医疗等部门密切配合,让江门在选手心中留下最美好、最暖心、最有人情味的一面。
赛场内外,皆是热情与沸腾,营造起全民参与、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
跑出精彩,赛出风采! 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选手在跑
一场马拉松,爱上一座城
当来自国内外的参赛者用脚步丈量起江门的最美赛道,尽情感受中国侨都的秀美景色、文化底蕴和发展活力时,“一场马拉松,爱上一座城”这句话就从愿望变成现实。
这场马拉松比赛既像是在一幅城市风光画中畅游,又像是一场沉浸式感受城市文化的体验之旅。
在42.195公里长的全马中,参赛者从彰显江门辉煌侨史的五邑华侨广场出发,途经位于江门发展核心区域——滨江新区的滨江体育中心、滨江碧道、马拉松公园,跑过展示江门城市品质提升成果的城央绿廊、下沙公园,穿越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五邑大学,越过中国第一条以科学家代表、中国两院院士为主题的城市主道路院士路,充分感知江门的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感受江门城市魅力。
江门城景。 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赛道氛围点为参赛者带来开平民歌表演、打鼓表演、台山醒狮武术、鹤山狮艺等极具地方特色的表演内容,不仅为参赛者提供了独特的视觉享受和文化体验,也展示了江门市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和地方特色。
赛场之外,江门还为参赛者提供游玩、交通、住宿等多重“专属福利”。参赛者可凭本人报名凭证及身份证可享受江门景区优惠,优惠幅度主要以免票或门票五折优惠为主,让参赛者在比赛之余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侨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感受江门热情洋溢的笑容和无微不至的服务。
百年碉楼立田间。 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走过百年看广东,广东人文看江门。五邑华侨广场、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五邑大学、院士路、滨江体育中心、甘化厂……人们在《狂飙》的拍摄地徜徉城市原点,在Citywalk中寻找小龙马“踪迹”,在香港明星的演唱会上唱响心中那首歌。
途径江门多处城市建设成果、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独特的自然风光,让市民有归属感,让跑者有认同感。历史与现代、经典与创新交相辉映,在奔跑的节奏中感受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脉搏。
赤坎华侨古镇。 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把一座城市最好、最新也最经典的地方串珠成链,江门为远道而来的朋友打开一扇了解侨乡的窗口,向湾区向全国擦亮“中国侨都 湾区江门”的城市名片。
城市在跑
大桥新时代,机遇八方来
侨是江门最鲜明的特征。百年前,无数敢闯敢试的五邑人扬帆出海、渡过重洋,在异国他乡开辟了新天地,造就了“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的盛景。如今,侨务优势托起开放新机,跨海大桥架起发展之路,区域价值不断重塑,向前冲刺参与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图景。
就像跑马拉松一样,江门敢于跟自己较劲,脚踏实地、意志坚定,一步一个脚印地奔向目标。
城市发展在“奔跑”中迈上新境界——经济社会多项工作取得历年来最好成绩、走在全省前列,食品安全、粮食安全责任、耕地保护、乡村振兴、河湖长制、法治广东建设等30多项工作居全省前3或考核优秀,特别是今年前三季度,江门GDP同比增长5.3%,前10月工业投资增幅稳定在两成以上,工业投资千亿目标达成在即。2023年,是江门在全国全省大局中谋划推进大平台、大项目的一年,也是侨乡各项事业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呈现关键性转折性向上向好变化的一年。
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坐落在开平金鸡镇,目前探测器安装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图
奋进新征程,恰遇风云起。面向2024年,跨江入海、穿山越岭的新通道,逐渐从蓝图变成现实。向东,深中通道主线已经贯通,明年建成通车后,从江门中心城区前往深圳只需约1个小时。向南,黄茅海跨海通道不断刷新进度,明年建成通车后,江港澳三地也将实现1小时互通。
黄茅海跨海通道西引桥顺利合龙。郁德礼 李春波 张鸣子 供图
面对多重机遇交汇叠加、重大利好加速集聚,江门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大格局、大视野深刻理解国家和省赋予江门使命任务承载的战略考量,提出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宏伟目标。
发展之路,任重道远,欲达目标,不可或缺的正是如马拉松般的精气神。在开创性的发展新局当前,在利好性的发展新机面前,更要乘势而为、接续奋斗,以马拉松般的精神一路赶超,奋力闯出一条具有侨乡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桥将通,未来已来。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必将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鼓舞点燃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斗志。
珠江口东西岸,春潮奔涌,江门的步伐,只会更快,必须更快!
【撰文】叶芷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