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首场“奔向海陆丰·兴业攀高峰”汕尾产业招商与文旅推介专题会在佛山市正式拉开序幕,围绕新能源汽车、海洋牧场与食品工业、文旅康养(含房地产)等产业,抢抓新一轮产业有序转移机遇。
首场“奔向海陆丰·兴业攀高峰”汕尾产业招商与文旅推介专题会在佛山召开。
该系列活动由汕尾市人民政府牵头,除佛山专场,2023年12月底至2024年1月期间,汕尾还将依次在深圳、东莞、广州三市召开产业招商专题推介会。
汕尾市委副书记、市长郑海涛介绍,佛山与汕尾的渊源很深,也留下了很多印记。1988年,汕尾市成立。1990年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山区和新建市发展经济的决定》,明确由佛山市扶持汕尾市,两市建立了长期挂钩、合作发展新关系。
汕尾市委副书记、市长郑海涛作招商推介。
随着时间洪流而过,三十多年后,通过“轨道上的大湾区”,汕尾与佛山“距离更近”。
活动中,汕尾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汽车、海洋牧场、文旅等产业,诚挚邀请更多企业家投资者、创业者走进汕尾,投资汕尾。
广东新锦成陶瓷集团销售总监陈成龙说:“通过这次推介会的短暂交流,我深刻感受到汕尾围绕相关产业的规划布局,构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投资环境,让企业家能在汕尾找到投资机会和财富密码,这肯定会吸引大量企业到汕尾投资兴业。”
佛山企业家聆听招商推介。
作为年末招商首站,选择在佛山也有独特寓意。汕尾市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佛山是制造业大市,产业方面与汕尾有很多联通点,例如新能源汽车。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佛山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走俏海外,合计出口增长61.6%。在佛山,今年上半年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63.5%,成为同期佛山增长幅度第二大的主要工业产品,仅次于彩色电视机。
活动现场。
一直以来,以家电、家具等为代表的佛山制造享誉全球。如今,面对新能源产业这个巨大风口,一支勇闯新赛道的“佛山军团”快速集结。
同时在汕尾,“造新车 来汕尾”已从一句口号逐步成为广泛共识。近年来,汕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比亚迪集团集聚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器件、电池等产业领域。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比亚迪集团已布局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配件生产基地项目,年产100万辆整车,预计年产值超1000亿元。
汕尾宣传推介新能源汽车产业。
与佛山相比,汕尾起步慢,却有后发优势。近10年,汕尾驶入发展“快车道”,产业能更集聚、更规范、更配套。
“我们的产业并非是有污染、低端的产业,而是与内生相结合,基于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的高端产业。今年佛山提出‘奔跑兔’,朝着高质量发展奔跑向前。在此我们希望佛山的企业家奔跑的时候能奔向海陆丰,看见汕尾起飞的潜力,找到更多商机。”郑海涛说。
与会嘉宾观看展板了解汕尾。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汪旭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