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泽伦非常庆幸自己的选择。八年前,他报考广州中医药大学(下称“广中医”)第三临床医学院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项目,获得了免费读大学的机会。如今,他已回到家乡揭阳市惠来县隆江镇工作,成为了一名为父老乡亲看病的医生。
12月15日下午,在培养高素质岭南特色基层中医全科医学人才研讨会上,广中医党委书记陈文锋介绍,学校自2014年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以来,共招收培养1378名定向医学生,为广东基层地区输送了一批人民健康“守门人”。
2014年,广东正式启动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工作,每年为粤东西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招生规模从2014年的400人扩大至2023年的2492人,较好地提升了广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定向医学生学费全免,毕业包工作
基层医生承担着基层地区大部分医疗照护责任和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是基层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基层公共医疗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为了解决基层医生不足的问题,2014年起,广东正式启动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工作,确定了广中医、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等10所定点培养医学院校承担定向医学生培养任务。
根据政策,一旦被录取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每年每人补助生活费6300元。2018级学生郑细燕在高考分数出来后,先到潮南区卫健局了解当年分配的定向培养学生名额数量,之后与当地签订一份定向就业协议,承诺大学毕业后回到潮南工作,服务时间为6年。
这两年,定向医学生的热度有所上升,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对此,广中医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院长林兴栋介绍,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更重视基层医疗的发展,让有志于投身基层的人实现了理想;另一方面,在实行了县域医共体“统招统管统用”后,只要服务基层,学生工作收入、绩效和晋升途径都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定向医学生培养更应重视全科医学能力
对于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的人才培养难题,广中医进行了一段时间探索,最终根据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的诊疗能力培养,确定了全科医学的培养方向。
“整个实习阶段至少一半时间要在社区。”林兴栋介绍,考虑到大部分毕业生要回到社区工作,学院还特别邀请社区医生到课堂上课,让他们教导学生如何与居民沟通交流;此外,在课程设计上,强调慢病管理和常见病诊治能力的提升。
林兴栋表示,不同地域病种特色不一样,有的地区湿热症多,就会出现甲亢高发;有人喜欢喝热茶、热粥,食道癌发病概率就更大;有地方区域的百姓爱吃腌菜,就有可能出现胃癌高发的情况。“我们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地施教,让订单定向医学生带着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回到乡村,切实解决乡镇基层就医需求。”
陈文锋表示,订单定向培养医学大学生项目旨在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卫生人才,自2014年起第三临床医学院就承担了中医学专业定向生培养任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校将对全科中医学生的培养给予多方面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广中医三院培育成全省基层中医全科医生的“摇篮”。
南方+记者 黄锦辉
通讯员 廖晓键 施佳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