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新物种以“潮州”命名,“至亲”竟在这里?

南方+ 记者

12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童毅华为第一作者的描述新种植物潮州越橘(Vaccinium chaozhouense),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hytoKeys》上正式发表。

潮州越橘的物种描述登上国际植物学期刊《PhytoKeys》网站首页。

这一信息由微信公众号“潮州自然教室”发布,该公众号还提到,潮州越橘是继潮州莸、潮州堇菜之后,第三种以潮州命名的新种植物。记者查询发现,除上述三个物种学名以“潮州”命名外,杜鹃花目山矾属植物光叶山矾的俗名“潮州山矾”也被收录在中国植物志中。

PhytoKeys官网提供的稿件预览中可看到对这一植物新物种的描述:常绿灌木,高0.3—1.5米。幼枝密被短柔毛,无光泽。叶片革质或厚革质,椭圆形或卵形,螺旋状互生,边缘锯齿状。总状花序假顶生,腋生,长1.5—4厘米,花3—7朵。

潮州越橘(Vaccinium chaozhouense)。

潮州越橘(Vaccinium chaozhouense)。

“潮州越橘生长在海拔约980米的阳光明媚的火山岩上的灌木丛中。这种物种生长的栖息地在凤凰山实际上有点不寻常,因为凤凰山地区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常绿阔叶林覆盖。”物种描述中记载道,“尽管在该地区进行了仔细搜索,但只发现了一个小于30株的种群。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类别和标准(IUCN 2012),潮州越橘的分类应为‘极度濒危’。”

该物种描述还指出,该物种的命名中带有“潮州”,系因潮州是其模式产地,目前亦只在潮州凤凰山有分布记录。“潮州自然教室”发布的文章则指出,本次新种发表得到了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力支持。

该物种描述还指出,潮州越橘类似于台湾和琉球群岛的特有物种V. wrightii A. Gray记者查询中国植物志得知,该物种名为海岛越桔,属杜鹃花科越桔属,与潮州越橘同属。中国植物志中,对拉丁文“Vaccinium”的翻译为“越桔”。根据生物分类国际命名法规,“越桔”与“越橘”应为同一含义。

潮州越橘(Vaccinium chaozhouense)。

“潮州自然教室”还提及了潮州越橘的发现过程:2022年,丁剑鸿以保护区野外植物调查员身份在保护区内开展植被多样性的本底调查,发现了该植物并记录了其植株、花果及生境等情况,这也是丁剑鸿近年来在潮州调查发现的第三个植物新种;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童毅华博士率队前往凤凰山进行现场考察、标本采集、形态比对最终确认为此前从未记录过的新物种并撰写论文发表。

“潮州自然教室”文章还指出,童毅华认为,该物种的发现将对研究海峡两岸地质和物种分化有很大的科研价值。

南方+记者 邵一弘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 彭正子 李卓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