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普宁市、揭西县、惠来县3个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至此,揭阳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获批!
揭阳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各县(市、区)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实施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以及揭阳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的发展目标,将普宁市建设成为繁荣开放的商贾名城、多元融合的创新之城,揭西县建设成为揭阳市生态发展示范县,惠来县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县、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新城。
批复要求,要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到2035年,普宁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51.86平方公里(22.7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39.12平方公里(20.87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286.00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23.97平方公里以内;揭西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7.14平方公里(19.0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18.10平方公里(17.72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276.7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45.36平方公里以内;惠来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93.26平方公里(28.9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66.53平方公里(24.98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39.25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89.73平方公里以内。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普宁市不超过4.27亿立方米,揭西县不超过2.09亿立方米,惠来县不超过2.60亿立方米。落实蓝线、绿线、黄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洪涝风险控制线等防灾减灾底线,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实施空间管控。
批复强调,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普宁市基于国家级城市化地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构建“一核两轴三极三屏”的县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揭西县基于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构建“一主一副引两区,一带一廊串五片”的县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惠来县基于国家级城市化地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构建以“一带两轴,一城两园”为结构,以五大功能区为本底的县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批复指出,要支撑县域高质量发展。优化县域产业布局,为普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普宁市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揭西县产业园、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惠来临港产业园等产业平台提供空间支撑。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空间需要,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乡村能力。
批复指出,要稳步推进镇村规划建设。发挥县级规划对镇村建设的引领作用,指引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低效用地再开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工具和手段相结合,增强普宁占陇镇、揭西五经富镇、惠来靖海镇等重点镇综合服务功能,推动普宁梅林镇、揭西南山镇、惠来岐石镇等一般镇特色发展,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统筹镇村连线成片建设,支撑乡村振兴发展。
批复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城乡特色风貌塑造、夯实基础设施保障和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水平。推动洪阳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揭西(棉湖)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隆江镇孔美村等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落实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管控要求,塑造各具特色的城乡风貌。做好机场、港口、轨道等重大区域交通设施的空间预留管控,统筹保障各类市政基础设施,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提高城市韧性。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合理控制国土开发强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修复,科学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利用。其中惠来县要做好海洋资源保护利用,实现陆海统筹发展。
批复要求,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多规合一”改革精神,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切实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执行规划,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统筹编制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要建立健全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强化社会监督,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
据介绍,自2019年揭阳市列入广东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城市以来,揭阳全市“一盘棋”统筹推进规划编制,期间多次获得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表扬。
南方+记者 林捷勇
通讯员 林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