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浪漫越古今,东莞教师艺术团“诗乐”朗诵音乐会走进清溪

教育莞家
+订阅

从《诗经》“关关雎鸠”“蒹葭苍苍”,到建安风骨里曹操“天下归心”的雄图伟略;

从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盛唐豪情,到岳飞“满江红”报效国家的坚定决心;

从王安石笔下“凌寒独自开”的梅,到毛泽东诗词里“她在丛中笑”的荡气回肠……

02:46

东莞教师艺术团“诗乐”朗诵音乐会走进清溪

点击看视频

12月14日晚,在广东诗词之乡清溪镇,来自东莞市教师艺术团话剧分团的老师们,用一场高水平的“诗·乐”经典诗词朗诵音乐会,带领东南临深片区的师生走进诗词世界,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古今对白,师生们在感悟古典诗词魅力中,传承中华民族星火不息的文化瑰宝。点击查看直播回顾>>

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杰出的艺术创造与丰富的情感记录。“诗·乐”经典诗词朗诵音乐会,由东莞市教师艺术团话剧分团倾力打造,以时间为线、精选17首诗词、通过四个篇章,完美呈现传统诗词歌赋的语言文字魅力与充沛丰满的精神内涵。

一首《关雎》开启本场演出序幕,来自艺术团话剧分团的老师,或单人朗诵、或三五吟诵、或群体演绎,结合诗的主题与意境,搭配不同的音乐与美轮美奂的舞美,现场观众染其色、听其声、观其行,随着老师们的演绎进入诗歌的世界。

在第二篇章中,东莞市语言文字工作协会会长司学松作为特邀嘉宾,受邀和老师们一起演绎诗人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

现场独诵与群诵结合,语言流转优美和谐,朗诵声线时而高昂、时而低语,将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人生经历表达得淋漓尽致,也将强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传递给观众,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第三篇章里,《水调歌头》的轻快、《满江红》的坚毅、《一剪梅》的哀愁,让师生们领略了宋词的多重韵味。梅花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高洁的象征,常见于诗人笔下,以“梅”为引,浪漫越古今,从王安石到毛泽东,在诗词中穿越时空,在诗词中坚定意志。

文脉与风骨相随,是一个民族代代相传、星火不息的精神血脉。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优秀语言文字,在当下、在未来,正如本场朗诵音乐会的最后一篇《沁园春·雪》中写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脉即文脉,传统诗词很美,以诗词为载体,以朗诵音乐会为形式,将诗词之美送到基层,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致力于语言文字工作推广普及,司学松直言,朗诵音乐会为师生带来艺术的享受,也能启发师生,积极参与推广、普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语言文化。

值得一提,今年3月,清溪镇成功创建“广东省诗词之乡”。立足诗词文化底蕴与基础,传承清溪本土诗词文化,清溪镇大力弘扬古典诗词文化,此次邀请东莞市教师艺术团来镇开展巡演,意在引导师生用心去感受诗词之美,通过诗歌视角来领悟历史的变迁,汲取前行的力量。

对于本场演出的顺利开展,清溪镇教育管理中心主任陈助旺表示,“高水平的演出,将进一步助力诗词等传统文化在校园融合渗透,推动清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为创作主线,今年来东莞市教师艺术团精心策划组织开展“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2023年艺术实践专场演出系列活动,设计编排了5场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专场演出,在顺利完成首演后,还通过宣传巡演方式,走进镇街、走进学校,本场演出是艺术团宣传巡演的第3场,也是今年的第8场演出。

4大分团、5场专场演出策划,东莞市教师艺术团的魅力如何练成?参与其中,老师们又有何收获与感触?南方+将持续关注。

【采写】南方+记者 黄婷

【视频】李玲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