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亚马逊买不起,希音和Temu更有性价比。
今年的“黑五”和圣诞购物季,海外消费者的购物车被位于广州的两家企业拿捏得死死的。
通过希音平台参与到“黑五”大促的卖家,众多实现销售金额环比增长了好几成,有的卖家甚至得到了销量10倍的提升。
距离希音番禺供应链总部直线距离800米,创办仅一年多的拼多多海外跨境平台Temu正让海外消费者疯狂参与“砍一刀”。
Temu长期霸榜美国购物App下载排名,有几个月甚至力压亚马逊冲到第一。今年直接把“黑五”战线拉长至47天,创造了所有跨境电商平台最长的活动周期。这将带来超额完成年度150亿美元的GMV(商品交易额)。
以Temu、希音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卷”出天际,其背后以广州为圆心的超强供应链与物流体系正在浮出水面。
南方+记者走访发现,得益于珠三角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及超快速的生产能力,还有十分娴熟的产业工人,这些跨境电商平台展示了对供应链的精密设计,顺滑处理海量产品SKU。国内市场积累的营销能力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使他们迅速横扫海外消费者的“购物车”。
尽管他们无不依靠诱人的低价吸纳海外用户,但和过去几十年间被贴上“低端”“廉价”“山寨”标签的中国制造相比,其实已经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希音村”里“定制”全球时尚
SHEIN,读作希音,英文的字面意思是“她在”。
虽然国内消费者不怎么熟悉它,登上“广州首富”的创始人也从未在媒体上露面,但从欧美到日本,希音正在占领靓女们的购物车。
打开希音购物网站,圣诞红、多巴胺粉、美拉德棕,时下最流行的色系扑面而来。满屏十几美元的裙子、几美元的外套,品类多、上新快、款式新、价格低,让人很难不“激情”下单。
图源:希音官网页面。
据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称,希音已连续4年盈利,今年净利润预计将达到25亿美元,较2019年的1.37亿美元大涨17倍。
这“泼天的富贵”,得从分布在珠三角城中村的一家家服装工坊说起。
来到番禺南村一栋不起眼的三层厂房,一楼,工人手握锋利的裁缝剪刀在布料上穿梭;二楼和三楼,在啪嗒啪嗒的缝纫机声中,辣妹T恤成摞地出厂,装进印有“SHEIN”标识的袋子里,它们将坐上飞机飞往世界各地。“首单测试件数不多,就一两百件,先试试明年的流行新色。”希音资深供应商、阿辉服饰相关负责人说,百来件货量的订单,急的时候三天就要交货。
SHEIN持续赋能供应商。
希音每天提取上万种流行元素,拆分出流行的颜色、图案款式,为设计师提供支持,再交由厂家小批量、高频次、快速滚动翻单生产。
这种模式叫做“小单快反”。简单来说,厂家先小批量试生产多种款式,如果商品畅销,立刻大批量追加生产;如果反响一般,也不会积压库存。
为此希音开发了一套数字化、柔性化的生产管理系统,并将系统开放给所有供应商。商品中心、运营中心、生产部、设计部等多个部门的数据交叉,不同环节、不同分工的供应商、原材料、物流仓储情况一目了然,排单得到“飞跃式”优化。
这种做法,在时尚行业堪称“极致”时尚。通过对设计生产流程的强力掌控与效率改进,希音一年能上60万个新品,而Zara只能上1.3万个。所有的新款上架到出货平均11天,存货周转天数为30天。
广州白云机场每天起飞的半数货机上,搭载的都是希音的货品。
柔性生产、快速响应,将广州乃至珠三角无数个“散装”作坊整合起来,支撑起了希音在海外攻城掠地,这在时尚产业被欧美垄断的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希音供应商伊蔓服饰负责人谈到,从来没想过做“小单”。“机器开机打版的成本并不低,如果后续订单量跟不上,根本划不来。”
2018年接到希音自营品牌招商团队的订单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接单。“原来服装生产可以没有淡旺季,原来大量的‘小单’是可以赚钱的。”该负责人透露,现在工厂每个月都有稳定订单,单日产采购量能达到万件以上。
如今,希音旗下有超过10个自主品牌。其供应链以广州为圆心,不断向佛山、江门、肇庆、东莞、中山等城市延伸,形成了一条涵盖原材料采购、服装生产、运输和出口销售的完整“希音链”。
据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统计,仅在希音番禺总部附近,专门给希音供货的企业有500多家,它们主要集中在番禺南村、大石等村镇,也被称为“希音村”。
正是这“村”里数以万计的厂弟厂妹们,掌握着全球最流行的时尚密码。
海外“战事”烧到广州
“黑五”前一天,Temu广州南沙仓的工人工作量已经爆表了,一天拣货近万件,平均每3至4秒一件,持续工作了10 小时仍然忙不完。“每天的检货量都增长约25%,而且明显多了许多圣诞相关的装饰品。”为防止爆仓,Temu更是从肇庆紧急调配了人手增援。
Temu取自“team up price down”,意为“团购让价格更优惠”。根据彭博社的一项分析,美国人今年5月在Temu的消费支出,已经高出了SHEIN近20%。
Twitter评论区:“你也喜欢Temu?这是我的‘砍一刀’促销码,来试试!”
希音好不容易在海外筑起的高高护城河,被邻居Temu“攻破”了一个口子。
不像希音聚焦服装品类,Temu更像“百货超市”。2.99美元的空气炸锅,1.87美元10双的袜子,1.85 美元的运动鞋……一些同款商品价格比希音和亚马逊的便宜一半甚至更多,还有首单7折、3个月免运费退货等优惠。
图源:Teum销售页面。
很显然,Temu的吸引力还是便宜。用低价,Temu轰开了47个国家的大门,平均每天发出160万个包裹。据国海证券研报测算,2023年第三季度,Temu 为拼多多贡献约162亿元的收入,成为拉动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增长曲线。
与国内电商平台大多采用第三方商家开店的模式不同,为了提高效率,Temu上线之初就采用了全托管模式,此模式下,商家只需将商品发往国内仓库,选品、履约、售后等环节均交由Temu平台完成。
广州一直是世界的“大超市”。除了纺织服装,美妆日化、箱包皮具、珠宝首饰、食品饮料、定制家居等六大特色产业集群上都有完整供应链。644个专业批发市场、20大批发市场群,125条“淘宝村”,从事批发企业数量17.3万家,逾100万从业人员……这些批发人、电商人,都是Temu潜在入驻商家,所以Temu相比希音对广州的供应链黏性更强。
图源:Teum销售页面。
在拼多多跨境部门多多跨境业务总监刘航看来,广州拥有“千年商都”积累下的深厚商业底蕴和较为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依托珠三角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广州还能够与周边城市和地区实现优势共振。
在各行各业承压的时下,跨境电商几乎是少数仍在快速增长的行业。这一波互联网跨境电商,广州可算是赶上了。
2014年至2022年,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93倍,2022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目前已培育了唯品会、洋葱、棒谷科技、爆米科技、拉拉米、卓志、高捷等一大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
这些大卖家之所以把跨境电商总部放在广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广州作为全国少有的拥有“海、陆、空”3个综合保税区的超级城市,可以保证货物以最快的方式畅通全球。
在广州白云机场,每天起飞的半数货机上,搭载的都是希音的货品。同时,全国各地的小商品,也不断地运输至Temu的广州仓,运往世界。
据广州海关统计,每天有近17万件跨境电商包裹从广州发往全国30多个省区,又有140万件商品搭乘飞机、国际货轮、中欧班列从广州海关各个口岸出发,去往80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显示,白云机场口岸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连续9年居全国空港首位;南沙口岸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规模占全国1/5。
超级“枢纽”搅动“世界购物中心”
“卷生卷死”的跨境电商巨头们又在增城“狭路相逢”了。
中新镇福宁大道东侧,占地3000亩、总投资150亿元的“希音供应链总部”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之中,总建筑面积约330万平方米,相当于5个广州南站大小,未来预计可带动10万人就业。
早在年初,该地块已经被列入《广州市2023年重点建设预备项目计划》,建设集运营仓储、备货、拣货、分拨、发货等为一体的供应链仓储物流中心,以持续建设、提升供应链的生态协同效应。
Temu也抓紧租赁了公铁联运片区的项目厂房,用于布局仓储物流。
今年,广州新一轮城市战略首次提出规划768平方公里东部中心,将由黄埔区与增城区合作共建。
作为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今年以来,增城西站每月平均开行30余列国际班列,覆盖中欧、中亚、中老、中越四大主线,通达12国23城,基本实现“天班”开行。
布局增城,就可以从这里把货物运至欧洲。
未来,增城西站将打造成为“交通+物流+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建成后将是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跨境电商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枢纽,意味着客货钱的流转、联通与集散,是一座城市跃升为区域中心的必要基础。
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规划一所主任、存量中心主任杜宁看来,相对于广州、深圳,超低容积率下的东部中心,形成资产性价比“洼地效应”,可快速承接天河、黄埔乃至深圳、香港的产业迁移。
“希音这类新型产业链主的崛起为广州与世界之间的链接提供了新方向。”杜宁说,商贸一直是广州最具活力的亮点,但是未来要想控制力升级,核心就是打造供应链中心,推动广州发展为湾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协同的组织中枢和资源配置中枢。
供应链中最重要的是控制力,完整的生产环节不一定全部局限于广州范围内,但控制中枢需要在这里。
看回希音与Temu的布局,在广州“卡准”供应链中心及物流点位,让广货、国货品牌快速“出海”,珠三角将不仅仅是“世界工厂”,更是“世界购物中心”。
前阵子,世界“牛仔之都”增城新塘镇政府与希音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希音(增城)面料中心正在同步建设。
在现场,不少被邀请加入“希音链”的新塘牛仔企业厂长脸上,露出了“微笑曲线”。
南方+记者 黄楚旋 陈思勤 钟晓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