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医教你辨体质,防未病

南方新闻网
+订阅

南方网讯(记者/李润芳 实习生/张国威)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寒潮影响,12月16日起广东省将有一次明显大风降温并伴随小雨的天气过程,过程日平均气温下降9-13℃,粤北可达0℃左右。寒潮来袭,呼吸道感染频发,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街坊们可以煲哪些靓汤温暖过冬?为此,南方网记者专访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奚小土。

奚小土指出,呼吸道轻症患者可以自行在家观察,对于无法自行判别症状的老年人群体,建议及时就医。针对即将到来的寒潮,他强调“风邪”是百病之长,预防风邪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此外,针对不同群体的体质差异,奚小土也给出了膳食建议。

00:42

寒潮来袭,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医教你辨体质,防未病

这些情况下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秋冬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12月14日上午,记者在广东省中医院看到,患者在接诊处、取药处、收费处排满了长龙。据奚小土介绍,10月份以来,医院门诊量明显增加,日接诊量高达500人。“是否需要去医院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饮食情况、身体状况等进行综合判断。”奚小土提醒,市民面对疾病无需过度紧张,医院候诊可能会导致病毒的相互传染,轻症病人可以先在家观察。

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并且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神态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症状,或出现严重呕吐、腹泻,有脱水表现等,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老年人则需要特别注意,有些老年人患上呼吸道疾病不表现为高烧,可能仅仅表现为喘气较厉害、反应变慢、食欲变差,市民可能不太容易识别,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奚小土说。此外,患有慢阻肺、糖尿病、心衰等基础疾病的病人,也需要根据自身基础情况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及时就医。

中西药可协同治疗,中成药有寒热属性

“中药和西药可以一起服用,但要注意间隔时间。”奚小土表示,常规情况下中药和西药同时服用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中药与西药的服用时间可以相隔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西药在很多时候的药性较猛,有些人发烧吃了布洛芬后会大汗淋漓,有虚脱之感,有些人吃了抗过敏的药物则会昏昏沉沉,这个时候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能起到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

不同的中成药有不同的功效。奚小土介绍,金银花、黄芩、鱼腥草、马鞭草、虎杖有抗细菌抗病毒作用;桔梗、浙贝、白前、半夏、皂角刺可以祛痰排脓散结;柴胡、石膏、竹叶、羚羊角粉或水牛角粉可以清热;枇杷叶、紫苏子、川贝母、款冬花则可以止咳。

值得注意的是,中成药也有人群适用范围。奚小土指出,中药有寒热属性,现有中成药多以清热为主,温性药物偏少,“阳虚体质的市民,特别是平时容易感冒的,吃清热中成药的时候就需要多注意。”

寒潮来临,预防风邪记住四句口诀

“‘风邪’是百病之长,它会夹寒、夹热、夹湿、夹燥,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如何预防风邪?根据《黄帝内经》相关内容,奚小土总结提炼四句口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具体而言,奚小土解释:“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是指需要遵循每个季节的规律,适时增减衣物,防寒保暖;“饮食有节”即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有一定的节律,节制;“起居有常”则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春夏以夜卧早起,秋天要早卧早起,冬天要早卧晚起;“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提醒大家要保持良好心态,对疾病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则是通过规律饮食、起居,劳逸结合,抵抗力才会不断增强。

感冒吃人参补身子?这些饮食误区要注意

有些年轻人感冒、身体乏力就吃人参、虫草,这些“大补”有用吗?奚小土表示必要性不大。“药材有偏性,要对症下药,才能发挥药材本身的疗效。没有严重疾病的时候最好不要‘大补’,要用药性平和的药膳,进行健脾补气、温阳祛寒。”奚小土说。

奚小土建议,冬天可以多吃温补的食物,药膳则以补气驱寒润燥为主。“羊肉、牛肉等热量都比较高,配合山楂、麦芽、萝卜等食材,既可以助消化,也能够滋阴补气。”奚小土补充道,“用党参、黄芪、五指毛桃、山药、生姜等药膳煲不同的汤,搭配不同的膳食,抗病能力就会增加。”食材虽好,但奚小土也提醒市民食用要适度。

00:54

寒潮来袭,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医教你辨体质,防未病

此外,针对在办公室久坐的白领,按摩身体上的穴位也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感冒等外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大家可以按揉肺经穴位。比如,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端凹陷处是列缺穴,还有孔最穴、风池穴等,对预防呼吸道疾病能够起到一些作用。”奚小土说。

想要煲靓汤温暖过冬?不同体质请先“对号入座”

“每个人身体、五官看着都差不多,其实体质差异非常大。”奚小土介绍,容易疲劳、精力不够、胃口不好、消化不良是气虚体质的主要特征,黄芪、党参、山药、薏苡仁、生姜、红枣等食材能够起到很好益气健脾的功效。倘若经常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口干咽干,大便干结等症状,则属于阴虚体质,西洋参或沙参、葛根、莲藕、甘蔗等食材可以起到补气养阴生津的作用。以阳虚为主的患者则容易出现怕风怕冷,倦怠乏力,自汗,鼻塞,清涕,喷嚏等症状,此时食用干姜、五指毛桃、肉桂等食材则会对改善症状有一些帮助。燥热体质则会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干,大便难解等症状,雪梨、芦根、马蹄、银耳、百合、冰糖等食材就可以起到清热润肺的作用。

“我们大致上分成寒、热两类体质,针对不同的体质我们也推荐食用一些茶饮。”奚小土介绍,偏热体质适合食用桑叶、菊花、橘皮、芦根;偏寒体质则可以食用薄荷、生姜、大枣、红糖。“根据这样一个处方,放一到两味到我们的水杯里,既健康,也能增强我们的体质,对人体更加有益。”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