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珠海民进遵义教育帮扶系列报道之四

珠海民进
+订阅

编者按:2021年6月,为落实国家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和《“十四五”时期粤黔东西部协作协议》要求,以及珠海、遵义两地人力资源协作暨定点帮扶协议的相关要求,珠海民进企联会会长陈汉雄旗下的珠海市索卡科技技工学校启动了对口遵义市技能帮扶招生工作,拉开了珠海民进对口遵义教育帮扶工作的序幕。截至目前,该校共招收了361名遵义学生,是遵义市户籍初中毕业生在珠海读书就业数量最多的学校,有力地解决了山区学生技能提高以及就业等难题。今年6月,珠海民进与遵义民进共同签署了《结对共建工作协议》,10月,珠海民进专职副主委蒋鹤芃与珠海民进开明书院写作组一行前往遵义,与遵义民进开展交流活动,并下沉到六位在珠海市索卡科技技工学校就读的遵义学生家里,深度体察贫困山区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他们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2022级酒店管理班的陈帅,在来珠海读书之前,他是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二里镇钟家湾村的一名留守儿童。

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婚了。后来父亲重组了家庭,便去外地打工了。他很少见到他。

他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陈帅

 走俏的赤松茸,幸福的红高粱 

虽然贵州村村都通了公路,但从二里镇到钟家湾村的路还是很难走,因为路窄、弯道多,5.2公里开车也走了一个多小时。

汽车只能开到村口。陈帅的家近在咫尺,但要再翻一座山才能到达。

家里只有爷爷在。奶奶最近检查出脑部有个肿块,被父亲接到重庆去治病了。爷爷种植红粮,最远只去过县城。

写作组给陈帅爷爷带来慰问品

“红粮”即糯红高粱,是赤水河畔特有的农作物,富含的单宁、花青素、微生物酚元化合物,赤水河一带的美酒出名,与使用红粮酿酒有重要关系。这种农作物的生命力非常强,耐旱耐涝,凡种即收,基本不要用化肥,所以,钟家湾村家家都有种植。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二里镇帮助钟家湾村建立了100亩赤松茸种植基地,为老百姓撑起了一把新的“致富伞”。因为,赤松茸的种植要用到红粮的秸秆,钟家湾人可以变废为宝,增加一份收入。

赤松茸又名酒红球盖菇、大球盖菇、益肾菇、粗腿蘑,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多糖和某种酸性物质,可以清理人体血液中的废物,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持续受到市场青睐,供不应求。

小小赤松茸,撑起致富伞

走俏的赤松茸,增添了陈爷爷和他的乡亲们种植红粮的幸福感,他们享受着政策的红利,一年也能收入上万元。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钟家湾村的田间,我们看到,农技人员正在指导种植赤松茸的农户干活。他们有的忙着搅拌营养料,有的忙着粉粹回收的红粮秸秆,有的忙着翻梨土地,有的忙着铺床下种。

农技人员告诉我们:“种植赤松茸,最主要的技术是发酵、播种、管理到出菇,用料和发酵一定要处理好。另外,垄与垄之间保持在60到80公分是最佳距离,可以保证60天左右就会出菇。”

村干部介绍说,赤松茸种植用工需求量大,播种、管护、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每一季赤松茸种植都能为附近村民提供不少就近就业的机会,打工不用往外走,出门就能赚到钱。

一位邻村的大嫂说“我们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100元,一个月大概能挣到2500元左右,离家近,又能照顾小孩、照管牲口,真是一份美差事。”

可喜的是,赤松茸种植基地旁边还建有烘干加工厂房和保鲜冷库,这是二产和三产。

再往村里走,是麒麟瓜种植基地。

西瓜种植基地

钟家湾村还种植有生姜、水稻和无公害蔬菜。

金色的稻谷

“现在外出务工就业较难,村民在家学习农业技术,也能提高收入。”村干部说。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正在成为农业产业的发展主流,这也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不但改变了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的落后面貌,而且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贵州贫困乡村产业的结构性变化,只是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巨大成果的一个缩影,但在这一滴水中,却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每一个投入这项工作的人都是时代英雄。

 珠海就是我的家 

2022年9月,17岁的陈帅第一次离家远行来到珠海。一开始,住不惯,也吃不惯,动辄就想回家。适应了一年多,他的情绪才稳定下来。

“最大的不适应并不是气候和食物,而是心态。”陈帅说。

“在家里,爷爷奶奶的身体状况、田地的作物和一日三餐,都是我在照顾。”他说,“来到珠海,我却成了被照顾的人,学校、老师、同学,还有社会爱心人士,都照顾我,反而不自在。”

陈帅在教室读书

17岁是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特殊的家庭环境锻炼了陈帅,让他比同龄人显得老成一些。

老师和同学对他评价很高,选他担任生活委员,负责教室和宿舍卫生安排和管理。

有一次,他生病了,行走吃力,还出现了面瘫症状,在医院住了半个月。这半个月里,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都到医院看望他,把病房都挤爆了。

这次经历让他特别感动,“珠海就是我的家,同学们,老师们,还有学校的管理者们,医护人员,社会爱心人士,都是我的家人。”陈帅说。

 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每周三的班会课,班主任吴老师会带着同学们做毕业五年规划。

“这个专业很适合我。”陈帅说。

“酒店管理,专业上来说是服务业,通俗地说就是照顾人。”他说,“我从小就照顾爷爷奶奶,还要照顾家里的农活,照顾自己,已经习惯了。”

上实操课时,他喜欢把模拟客房的每一个细节又快又好地打理好,然后骄傲地叫老师过来评分。

陈帅在专业课教室学习

他说:“但酒店管理业不是传统的服务业,而是现代服务业。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有爱心,要把客人当家人对待;然后要有耐心,遇到麻烦要静下心来去解决,不能回避、逃避,也不能拖延不绝;最重要的是,还要掌握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要未雨绸缪,要因人因时因事分类做好各种服务,要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前谋划好、准备好、做好预案。”

“第一点和第二点我都能做到,比较难的是第三点,这正是我要努力学习的重点。”他说。

听讲座时,各界的社会精英与他们分享校园外的精彩世界,他感觉眼界被打开了。

“珠海是我国酒店管理做得最好的城市,内地的城市都来珠海学习取经,我有幸在珠海学习这个专业,是我的荣幸,我一定好好珍惜,争取做一个优秀的酒店管理员。”

陈帅喜欢打篮球和羽毛球。

陈帅在篮球场上打球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呵呵笑着说,“打球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和同学交流感情,很好玩。”

“我的家乡山美水美人也美,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各级政府和乡亲们都在齐心合力发展旅游业,最缺乏的就是酒店管理人员,我在这里学习好了,把珠海的先进经验带回去,让我的乡亲们也掌握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我的家乡就会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国际化。”他说,“这项事业的前途无比光明,没有天花板。”

“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只要我掌握了就业本领,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欢迎你们再到我的家乡去噢。”他俏皮地相约我们。

文字:珠海民进开明书院遵义教育帮扶写作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