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白区正以乡风文明为引领,提质“农家小苑”家禽集中圈养,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据相关方案要求,2023年底前,电白区沙琅镇30%的自然村实行家禽集中圈养,其余各镇10%的自然村实行家禽集中圈养。
助力形成文明乡风
“农家小苑”家禽集中圈养,是指以自然村为单位,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利用闲置土地资源,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的禽畜集中圈养。通过“农家小苑”家禽集中圈养建设,科学合理解决农村农民禽畜养殖问题,有效治理乱搭乱建,乱围乱占等问题,达到村庄干净整洁,让农村人居环境变得更加优美,生态变得更加宜居,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在电白区沙琅镇尚塘村委会新寨村、柳村……一个个农家小苑充满了田园生活气息。柳村是农家小苑建设的先行村。这里的小苑种满了瓜果蔬菜,集中圈养了不少禽畜。细看,小苑分成了蔬菜种植区、禽畜圈养区,还有生产工具、杂物堆放区,各功能区整齐划一,秩序井然,彻底改变了以往“鸡鸭满地跑,粪便到处留”的情形。放眼尚塘村,环村路、活动广场等场所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房前屋后整洁有序,绿植鲜花相映衬,村民居住环境很有“颜值”。
据悉,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尚塘村村民小组通过引导、村民自治,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对尚塘13个自然村禽畜散养进行整治。通过政府补助、村民自筹等方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管理,建设“农家小苑”,建成了禽畜集中圈养、生产工具集中堆放、蔬菜集中种植、杂物集中堆放的一体化场所。这样破解了困扰已久的农村“脏、乱、差”的难题,达到村庄干净整洁,生态环保的效果。
农家小苑还起到一个促进乡亲邻里感情交流的作用,在种植、采摘瓜果蔬菜,饲养禽畜时,你一句我一句,闲聊家常、有说有笑,增进了乡亲邻里感情,促进村民关系和谐。
农家小苑进一步改善了乡村生活条件,繁荣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使村容村貌更美,使民风民俗更朴实,提高群众精气神,为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持助力。
按时间节点推广
目前,电白区各镇(街道)已将“农家小苑”家禽集中圈养建设纳入美丽宜居村建设村村过关行动的工作台账,逐镇逐村建档立卡,及时掌握建设进展情况,每季度向该区农业农村局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相关方案,电白区沙琅镇将要继续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全面推广,在2023年底前,全镇30%的自然村实行“农家小苑”家禽集中圈养;2025年底前,全镇50%的自然村实行“农家小苑”家禽集中圈养。其余各镇(街道)要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广“农家小苑”家禽集中圈养建设,到2023年底前,各镇(街道)10%以上的自然村实行“农家小苑”家禽集中圈养;2025年底前,各镇(街道)30%的自然村实行“农家小苑”家禽集中圈养。
当前,观珠镇的晨光、大榕等村委会已经成功实施了家禽集中圈养点的建设。还有多个村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建设工作。
在晨光上塘劈村,一片曾引发争议的土地,村干部周到规划,耐心地与村民多次作思想工作。最终,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大家一致同意将该土地用于建设“农家小苑”家禽集中圈养点。经过两个多月,这里变成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圈养区,拥有42个六平方米的养殖格子,以及一个400多平方米的蔬菜园,供村民们耕种。上塘劈村家家户户的鸡鸭都住进了新“家”。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曾金妍 通讯员 李峰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潘宇丽 实习生 唐樱蓉
初审:柯柱基
审核:温国
来源:茂名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