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 走在前|江门江海:布局“五维一体”,做强安全应急

南方日报 南方+

走在江海的主干道上,“五维一体”“安全应急”的户外宣传语随处可见。如果说创新是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最浓郁的底色,那安全应急产业必定是江海区最亮眼的特色。

江海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将紧抓安全应急产业培育放在首要位置。今年,作为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核心区、主战场的江海区,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技术、新路径。安全应急产业在江海蓬勃发展、积厚成势,多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成为区域品牌,为江海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抢占赛道

打造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新高地

2021年底,江门市提出建设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形成“安全应急产业园区、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科普体验中心、大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格局。

江海区在已有的安全应急产业基础上,聚焦“五维一体”协同发展,从而推动“产业带动、人才培育、物资储备、科普教育、科技研发”等关键要素的正循环。

“五维一体”提出两周年,江海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成功入选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类)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大批安全应急产业优质项目落地,各大高校相继携手助推安全应急成果转化,应急管理学院正式开展教学工作,应急科普体验中心即将与市民见面……

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区“产业加速园”。彭伟宗摄

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区“产业加速园”。彭伟宗摄

今年,江海区“软硬兼施”加大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环境优化。

一方面,江海区投入超百亿元建设路桥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应急产业园区,形成“产业总部+孵化基地”“产业加速园”“产业基地”三大功能区域布局,以完善的“硬”环境吸引安全应急相关企业落户江海集聚发展。

另一方面,江海出台《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安全应急产业扶持办法》等多项江海特色的扶持政策,完善用地、增资扩产、人才等要素保障,以优质的“软”环境全方位支撑安全应急产业发展。

项目为王

“442”引入模式助产业发展加速

江海区公布今年1—10月招商引资成绩单:引进超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计划投资293亿元,增长83%,提前完成年度招商任务;其中,投资50亿元项目1个,为全市引进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项目。有41个为安全应急产业项目,占全区计划总投资额91.3%。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推动产业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江海区高度重视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把安全应急产业列入江海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创新实施“442”应急产业引入模式,即40%的产业来源于本地企业转型,40%的产业来源于引入国内应急产业龙头落地,20%来源于通过“产教培、科教产双融合”、产业引导基金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2021年以来,江海区共引进安全应急产业项目16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共104个,计划投资额598.76亿元,项目涵盖应急储能、应急消防、应急照明、生物医药等多个细分领域。

同时,本土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建设的优美科长信新材料项目,正积极推动二期项目建设;优巨新材料打破了国际龙头企业在聚砜系列产品的垄断地位;积极培育艺光消防科技产品,在应急消防照明细分领域创出“全国品牌”。

加强谋划

打造安全应急新名片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未来,江海区将聚焦应急产业生态圈,加强前瞻谋划布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夯实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在加快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方面,江海区将继续落实省、市、区安全应急产业和招商引资扶持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通过市场化招商、驻点招商、机构合作等方式,谋划招引上下游核心配套企业,力争年度引进安全应急产业亿元项目不少于45个。

在创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类)示范基地方面,江海区将全面落实创建工作清单,力争三年计划两年完成,推进研发投入、专利数量、国家高企等指标同步提升,以良好成效迎接创建验收。

江海区高新创智城。杨兴乐摄

江海区高新创智城。杨兴乐摄

值得一提的是,江海区即将启动开展“两创三规”工作。其中,“两创”即创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类)示范基地和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三规”即启动江海区“平急两用”规划、江海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3—2035年)和江海区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通过规划编制和有力有序落实,江海区抗衡自然灾害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自然灾害损失减轻,城市公共安全加强,逐步提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成绩单

◆今年1—10月,江海区引进超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计划投资293亿元,增长83%,提前完成年度招商任务;其中,投资50亿元项目1个,为全市引进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项目。在这些产业项目中,有41个为安全应急产业项目,占全区计划总投资额91.3%

◆江海区不断加快完善安全应急产业园区配套,预计2024年完成34条道路建设,新增投资9.6亿元建设4条道路

◆今年,江海智慧安全应急联合实验室设立8个课题组,梳理73项成果展示,51项获奖技术及67项专利的成果清单,有效结合江门高新区产业发展需求,促进安全应急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江门高新区转化、示范和产业落地

◎一线案例

引进全市规模最大制造业项目

站在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招商中心,放眼望去皆是平整后的场地。不久后,迪马湾区应急装备产业基地将动工,在此处建成华南总部基地、产品展示中心以及应急装备产业配套园区。

迪马是重庆市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也是全国特种车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是国内应急救援保障装备供应商。此次落户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的迪马湾区应急装备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额达50亿元,不仅是今年江门市引进的规模最大制造业项目,也将成为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的龙头项目。

“我们计划在江门市江海区建成华南总部基地,同时将落地特种车及特种机器人的粤港澳大湾区生产基地和装配基地。”迪马股份广深地区政府事务首席代表、广东区域总经理张弛介绍,“此外,这里还将建成产品进出口展示和交付中心,以及产品运营维保中心。也就是说,迪马工业在江海区的项目拥有了华南总部、生产、展示、运营四大功能。”

迪马工业总规划用地为300亩,首期规划用地为120亩,首期开发中迪马工业计划将粤港澳大湾区中已有的订单和项目直接落地,进行生产和装配。

目前,迪马工业在江海区的项目即将落地,江海区经促部门联合住建部门、规制部门等,形成项目“一对一”专班,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速度提升。

未来,迪马工业将立足江海区,积极引进上下游中小型企业,打造以迪马为主的应急生态圈。针对大型的产业链供应商,迪马工业将通过以商引商的方式,引进更多优强企业,助力江海区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

【撰文】张泳渝 陈晓君

编辑 梁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