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动自行车限行首日,交警现场解读:15天内以劝导纠正为主
12月15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下简称《通告》),正式实施。
当天记者走访发现,为引导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安全守法出行,交警部门在东风路、黄埔大道、天河东路等限行路段均已设置相关禁令标志,并标注具体限行时间。
“为预留充足时间给市民朋友熟悉和适应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通告》实施后将设置半个月的宣传劝导期,在此期间以劝导纠正为主。”据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越秀大队温警官介绍,2024年1月2日起,交警部门将正式对违反《通告》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依法予以处罚。
为保障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广州市通过不断完善慢行系统,加强非机动车道建设改造工作,积极完善机非隔离、信号灯、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逐步优化电动自行车通行条件;持续调整优化全市公交线路,完善地铁公交接驳,着力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统计,2023年以来,全市新增非机动车道422公里,增设机非隔离栏10.8万米,完善65个路口机非隔离设施。其中,在中山八环岛、天源路等路段新增非机动车道,在环市中路小北路口设置非机动车过渡区,在广州大道京溪路口增设非机动车信号灯、待行区和过街通道,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行车秩序。
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正式实施后,广州交警将继续依托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不断固化网格治理体系,围绕重点违法和重点路段、区域,加强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的管控。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各区政府通过定期开展全市统一整治行动,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通行、停放、充电等环节进行综合治理;每周开展专项行动结合日常巡管,严查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不按车道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
交警提醒
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是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共建共治;更需要广大交通参与者共同参与,守法出行。请各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自觉遵守《通告》相关要求,文明驾驶,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
早前报道
12月15日上午8时起,南方+记者兵分多路,直击新政实施首日情况。
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限行方案实施首日,通行情况如何?
据了解,“新政”实施后将设置半个月的宣传劝导期,在此期间以劝导纠正为主。
主要内容如下:
一、工作日8时至9时30分、17时30分至19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天河东路、猎德大道(花城大道以北)行驶。
二、工作日8时至19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黄埔大道西(石牌东路以西)、东风东路、东风中路、东风西路(西场立交以东)行驶。
三、举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每天8时至19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新港东路(会展东路至会展南一路段)、会展东路行驶。
四、全天24小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以下道路通行:
(一)内环路及其放射线;
(二)广州市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过江隧道;
(三)未设置独立非机动车道的桥梁、隧道、高架、立交。
现场直击
8点开始,记者在越秀区东风东路东峻广场附近看到,黄花岗街道已经设置了黄花岗街交通整治宣传劝导岗,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对即将通过东风东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进行劝导,并告诉他们限行新规。在劝导过程中,有部分骑行人员表示没意识到今天已经开始限行,之后会注意通行时间。
网约车司机王师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并不知道电动自行车今日开始限行,但是他对这项政策表示支持。他说,开车时经常遇到不规范行驶的电动自行车,特别是在拥挤路段,部分电动自行车会驶入机动车道,来回穿梭,不仅严重影响驾驶安全,更让道路更加拥堵,未来他希望能看到更多电动自行车管理措施出台。
限行方案规定,未设置非机动车道的桥梁,24小时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上午8点30分记者在鹤洞大桥自西向东上桥引桥处看到,有两名执勤民警正在劝阻电动自行车上桥。部分骑手转向白鹤洞码头乘坐渡轮。
8点45分,记者步行来到了东风东路及东环路的交叉口。在劝导岗,记者看到,志愿者们会登记一下每一位骑行者的电动自行车车牌号,并且详细的为骑行者讲述新规。志愿者介绍,大部分骑行者的困惑在于,电动自行车限行的时间及绕行的路段,他们将会做出指引。有骑行者现场表示,东风东路为他上班的必经路段,限行之后,他将提前出门时间,在八点前通行。
志愿者们会登记一下每一位骑行者的电动自行车车牌号,并且详细的为骑行者讲述新规
8点50分,记者在东风东路与建设三马路路口看到,仍有不少电动自行车驶入东风东路,且存在不戴头盔,低头玩手机等情况。
白鹤洞码头排起了长队。不少市民议论,今天的电动车流量明显比往日大了许多。现场有民警在执勤。
8点58分,白鹤洞码头人流车流密集,不少骑电动车的市民着急地向前张望。一名陈姓市民向记者介绍,平日都是搭渡轮从荔湾区到海珠区上班,今天等船的队伍很长,希望自己顺利登船不会迟到。
上午9点,白鹤洞码头的拥挤程度并没有减缓,警察继续现场执勤疏导秩序。有一名市民告诉记者,开电动车从佛山来广州办事,发现今天鹤洞大桥加强了管控措施,改为坐渡轮过江。
9时左右,在东风东路路段,外卖从业者小张被交通整治宣传劝导岗的志愿者拦下,进行劝导。小张表示分路段、分时段限行给其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之后自己需要详细研究各条路段的绕路方案,并在接单外卖时尽量选择可通行的道路沿线。市民王女士也表示限行政策给其出行造成了一些不便,但考虑到行驶安全及早晚高峰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流量较大,不规范的行驶容易造成路面拥堵等原因,她对“新政”也表示理解。
9点5分,记者在东风东路与越秀北路立交桥附近看到,驶入机动车道的电动自行车明显减少,不少电动自行车选择在两旁的人行道上行驶。
9点10分,警察在现场拉起警戒线维持秩序。一名美团外卖小哥在现场着急张望,神情着急。他告诉记者今天无法从鹤洞大桥过江,只能到码头等船。自己的时间预判错误,有两单外卖即将超时。
9点13分,东风东路与越秀北路立交桥附近,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等待红绿灯。不远处的东风东路上,设有电动自行车整治点,有执勤人员引导电动自行车驶入两侧人行道。
9点15分左右,记者沿着东风东路步行,发现路上已新增了许多关于电动自行车限行的标志牌,指示牌上写了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提醒市民限行时间及路段。还有市民主动来到劝导岗询问工作人员限行后的绕行路线方案。
据悉,为预留充足时间给市民朋友熟悉和适应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实施后将设置半个月的宣传劝导期,在此期间以劝导纠正为主。2024年1月2日起正式对违反《通告》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依法予以处罚。
9点40分左右,记者来到越秀区东风东路与农林下路路口,在此交警设置了五类车整治点,同时,交警对在此等红绿灯的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进行劝导及宣传新的电动自行车限行规定。一位女士载着小孩从路旁经过,在等红灯时,她向记者表示,早高峰时间需要骑行电动自行车送小孩上学,限行时间为早上8点开始,对其送小孩上学影响不大,但对整天的通行而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9点50分左右,记者来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门口。在这里,路边的志愿者向记者发放了宣传单张。宣传单张上印着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相关内容。途经此路段的电动自行车骑行人也将接受劝导及宣传。
据悉,本次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调整,统筹考虑了市民出行需求和城市交通管理实际,并借鉴其他城市经验,持续听取民意,不断优化限行范围和时段,目的是引导电动自行车成为短途出行交通工具,作为公共交通的有效补充。
广州交警和相关职能部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想方设法持续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综合管理,加快非机动车道的建设,让电动自行车有路可走,同时优化公共交通,加强对外卖行业和骑手、生产销售源头的监管,进一步严查严管电动自行车改装、闯红灯、逆行以及机动车乱停放等重点违法行为。
【统筹】祁雷
【文字】南方+记者 关喜如意 杜玮淦 汪棹桴
【摄影】南方+记者 吴明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海报】郑炜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