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实践案例,多角度的体系搭建,紧跟时代的教育思想……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近日举行了班主任工作坊优秀案例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的活动。本次活动采用网络直播与现场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人员有市、区德育教研员、中小学班主任、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成员等,100多名老师参加了现场展示活动,网上直播点击率近5000人次。
本次活动主要展示首届广州市中小学校示范班主任工作坊建设成果,总结班主任工作坊建设经验,探讨班主任工作坊基础建设、研修内容与研修模式构建、特色建设等。活动分为成果视频展示、经验分享、交流研讨和总结几个环节。
成果展示显特色
在活动中,七位首届广州市中小学校示范班主任工作坊主持人上台与大家交流班主任工作坊创建的思路与经验。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富都小学美心工作坊主持人岳晓妮老师以“共学、共研、共进”为主题,介绍了美心工作坊三大实践经验:立足校本,凝练特色理念;主题研修,培养核心能力;积累成果,传播教育经验。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京兆小学“尚贤·明心”工作坊主持人何敏梓老师作班主任工作坊建设经验分享,工作坊落实“三关三环”学习制度,通过“导师培养、专家引领、自主研修、榜样示范”四种建设方法,打通“教育叙事、经验分享、教育研究、品牌打造、技能比赛、成果展示”六大实施路径,从而提升坊内成员的科研能力。
各位主持人的展示各具特色、各有亮点,从工作坊的创建背景、理论指导、人员构成、管理制度、实施途径、成果总结等方面为班主任们细化阐述了工作坊实践中的方方面面。落实到位的研修模式,新颖又层次丰富的实施途径都为班主任们打开了工作的新思路,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专家引领明方向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德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利对七个示范班主任工作坊主持人经验分享进行了点评,并介绍了广州市校级班主任工作坊的建设与发展。
围绕校级班主任工作坊的定位、运作模式、成果提炼和总结等方面,黄利提出,校级工作坊的建设需要从经验走向专业,从碎片走向整体。在创建班主任工作坊时应做到“谋定而后动”,思考清楚自己工作坊的体系与思路,有事前规划。同时,她鼓励大家积极参评,在过程中注重材料的积累,理论的思考与指导,提升提炼的能力,做到有亮点,有特色。
首届示范班主任工作坊的成果展示为校级工作坊模式的探索打开了新的思路,黄利表示,期待班主任们未来发挥智慧的力量,在工作坊建设上探索出更多的途径和思路,希望校级工作坊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将来也能成为广州市班主任建设的一个品牌项目,让班主任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随后,现场的老师围绕班主任工作坊的建设展开了热烈的探讨,黄利老师与现场的老师进行交流互动,为班主任们解决在工作坊建设中遇到的疑惑打开了新思路。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德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袁志芬最后作了总结发言,他认为今天的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也是一次经验交流活动,更是一次主题研讨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广大的班主任们能够通过观摩激发思考;通过任务驱动,促进交流;进一步思考班主任工作坊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如何更好地互动。
文:番禺融媒记者麦裕玲 通讯员 陈嘉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