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凤山论道”——大朗镇“百千万工程” 擂台赛(第一期)在大朗镇凤山郊野公园举行,27个村(社区)书记同台演讲比拼,现场还打分评选出奖项。大朗镇毗邻松山湖科学城,区位优势明显,本次擂台赛上,大朗不少村(社区)在未来的工作部署中提到,要积极承接松山湖产业外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百千万工程’是大朗未来五年内唯一的绿色通道、唯一的登山捷径、唯一可以撬动上级资源的重要抓手。”大朗镇党委书记郭怀晋介绍,举办大朗镇首届“百千万工程”擂台赛,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百千万工程”的重要部署,通过“擂台比武”,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大朗毗邻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大朗镇正积极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重点谋划开展环松山湖的村(社区)环境品质提升工程,提高松湖片区周边人口人才来大朗居住消费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而在本次擂台赛上,不少村(社区)也提到要积极承接松山湖产业外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水平村表示,未来将积极联动松山湖,构建“一园一城”经济发展格局,主动承接松山湖外溢高新产业,促进水平村产业转型升级。未来,水平村将积极开展攻坚,拓展连片产业空间,全力推进征收返还留用地松山湖智慧城二期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该项目占地84.6亩,总投资约6.9亿元,预计2024年5月份动工建设,建成后预计每年能增加收益约5600万元。
为增强高英村的产业竞争力,2024年高英村计划投资1.9亿建设高英村“工改工”项目,统筹周边地块和剩余旧厂房。现代化厂房项目建成后,可承接松山湖科技园高端产业的下游企业,增强高英村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松木山村介绍,未来将推动“大屋庄-马山-石龙坑”超180000平方米连片改造,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生产空间。同时,松木山村也将积极对接松山湖,承接产业外溢,完善产业链,实现集群效应。
屏山社区提到,要利用位于松山湖鲁园变电站旁35.4亩返还留土地与松山湖合作建设科学城智慧城一期项目。主要建设以先进制造产业为主、新材料产业为辅的产业园。2024年打算完成整体工程的50%,预计2025年12月建设完成。建成后,磋商租用给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人才安居运营公司使用。计划投资约2.89亿元,建设面积约83000平方米,预计年收入2300万。
此外,在推进“工改工”项目、城中村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壮大集体经济、加强产业创新等方面,各村(社区)也作了详细介绍。
巷头社区党委书记陈锦照介绍,在推动落实“百千万工程”上,巷头社区从经济、人居、环境提升和文化等方面开展工作。经济方面,巷头社区接下来会推动200亩工改工项目,一期项目占地面积约58亩,预计明年动工。“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巷头社区将新建3个停车楼,预计建好以后大约可以提供1000个车位。”陈锦照说。
长塘社区党委书记叶达强表示,擂台赛的形式非常好,可以看到不同村的先进做法,作为参考对比。“结合其他村或社区的一些先进经验,补我们自己社区的一些工作短板。”他说。
本次擂台赛中,长塘社区获“金榜一等奖(擂主)”。黎贝岭村、佛新社区、杨涌村获“金榜二等奖”。巷头社区、求富路社区、竹山社区、新马莲村、松柏朗村获“金榜三等奖”。
洋乌村、松木山村、屏山社区、洋坑塘村、水口村、圣堂社区、水平村、石厦村、佛子凹村、大朗社区上榜“银榜”。
大井头社区、蔡边村、沙步村、宝陂村、高英村、犀牛陂村、黄草朗社区、巷尾社区上榜“铜榜”。
采写:南都记者 唐国轩 刘媚
图源:大朗融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