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展示文旅最新资讯信息,以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展现形式为市民提供文旅服务、活动预告、展览讲座;
汇聚展示区域内所有公共活动,提供给市民进行预约、抢票、报名参加,无需注册多个平台;
用于展示区域内所有公共空间、场馆等,便携查询文旅空间地理位置、交通指引、开放时间等信息……
12月14日,“广州文旅e键通”平台发布仪式在广州图书馆举行。目前该平台上线正式运行。
“广州文旅系统正在不断推陈出新,‘广州文旅e键通’的发布标志着广州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从1.0版本升级到3.0版本,服务的效率效能正在不断提升。”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瑜梅说。
现场,广州市文广旅局公共服务处处长李怀恩介绍,作为“公共文化共同体”的标杆项目,“广州文旅e键通”的意义不仅仅是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和迭代升级、带给市民游客更便捷丰富和智能的美好文旅新体验,更在于它破除或者部分破除了行政壁垒、层级代差和业务鸿沟,真正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资源互联互通、平台共建共享、系统共融共生。
让市民一键获取全市范围内的文旅公共服务
“我们的平台包括了旅游资讯、旅游攻略、景区景点、住宿信息的发布以及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广州美食购物信息的介绍和旅游数据的统计报表等功能,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6要素。”李怀恩说。
一键直达,精彩的文化生活触手可及。
“平台打通社保卡、羊城通、红棉码等用户体系,让市民一键获取全市范围内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真正实现了一机在手,文旅无忧。”李怀恩介绍。“广州文旅e键通”支持多个端口接入,实现了电脑端、移动端、数字电视、小屏端、线下场馆多个渠道通行,社保卡、羊城通、红棉码、读者卡、老年卡等多种的用户也能够通行的。
市民游客可通过粤省事、穗好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官网、微信公众号以及数字电视端、广电大小屏等进入到广州文旅e键通,可以实现文旅资讯获取、文化场馆预约、文化活动预订以及景区门票、住宿、美食、跟团游等产品内容。
平台打通了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的阻隔墙,一键连通了全市范围内的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剧院等场所。在多元供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实现了美美与共。
作为“广州公共文化共同体”的标杆项目,该平台整合了全市公共服务机构的资源和要素,链接各类文旅资源要素,实现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及旅游景区、酒店、旅游线路等数字资源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促进文化和旅游建设成果的共享共用。
对于重点社会群体,“广州文旅e键通”高度关注残联、工会、园区、学校等的文化需求,将文化空间闲置时段进行分时预约、分时使用,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和普惠性。
同时,“广州文旅e键通”平台还建立了多角色评价和反馈机制,通过平台分析产品和服务配送的情况,避免资源浪费和无效点单。服务完成后,系统将用户的评价和反馈及供给商、点单方、配送方,了解用户对服务和产品的满意度,从而驱动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和优化。
此外,广州文旅e键通还兼具有面向各级文旅行政管理部门的行业监管和决策辅助功能,以及面向文旅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服务的功能。
平台通过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用户评价反馈等,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监管,文物安全的监控,全域旅游的决策调度,以及市场数据和消费趋势的分析,打造全新的数字化管理服务新场景。
引领广州文旅公共服务进入数智化新时代
截至2023年12月,“广州文旅e键通”完成了广州11个区、176个镇街分馆的平台覆盖,成功接入“粤省事”“穗好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认证用户数量超过1.5亿,共计采集数据逾5.3亿条,接入数字共享模块120个,入驻非遗项目224项、非遗传承人106人、文化景点近400家、文化阵地100余家、文化团体200余个,上架文旅产品469种、入驻社会供给商206家。
为满足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需求,近年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通过搭建“云”平台,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让市民在“云”端与优质文化产品零距离。
2018年,“广州公共文化云”(一期)建成使用,主要功能以信息发布为主,为市民便捷获取文化资讯和文化志愿者、艺术家展示服务的平台。
2021年推出“广州文旅融合平台”(二期),设置了文旅服务中心、文旅大数据中心和旅游景点三大板块,进一步强化了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文化服务机构信息联动和数据共享。
2022年推出智慧文旅工程项目,即“广州文旅e键通”,融合公共文化业务监管端、公共文化事业服务端、文化产业供应链端及市民消费端“四端”于一体,关联匹配形成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共享资源库,实现文艺人才、场地空间、文化服务数据与资源共建共享。
与“广州文旅融合平台”相比,“广州文旅e键通”对大数据中心板块进行了较大调整,对其功能进一步细化、完善和提升,可以充分实现文旅主体服务及管理基础信息、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服务、旅游资源管理、文旅活动管理、旅游住宿服务管理、公共服务资源管理、区域运营商客流等13个方面的数据对接、采集和统计分析。
今年6月,广州启动“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重点打造一批面向社会治理关键问题、发挥文化赋能作用的公共文化项目。“广州文旅e键通”作为其中标杆项目,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一张网”,在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同时,积极引导政、产、学、研、媒等多元社会主体深度参与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新格局、注入新动能、营造新生态。
【采写】南方+记者 洪钰敏
【摄影】南方+记者 刘力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