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益求新,“桥”见未来。位于深圳宝安西部的新桥街道,是历史与未来的一个交汇点。穿越千年的风拂过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造就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吹起了动人前景的“面纱”。
近年来,新桥街道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迎来了深圳西部城市中心建设、“17+2”产业集群部署等新一轮发展契机。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新桥街道提出“先进制造+城市中心”定位,奋力谱写新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建设深圳西部城市中心,新桥街道有哪些优势?又将如何把“蓝图”变为现实?日前,新桥街道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之街道书记宣讲活动,新桥街道党工委书记于剑锋立足新桥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前景,深入剖析、全面阐释建设深圳西部城市中心产城融合先行区的丰富内涵与重要意义。
有传承、有信仰、有创新的发展热土
讲好“过去现在未来”的新桥故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优秀历史文化中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古邑宝安的组成部分,新桥街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千年文风墨韵滋养着城市文脉,是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作为诞生于基层行政体制改革的街道,新桥从成立之日起,便将改革创新的基因深植于发展“血脉”,吹响奋勇前行的发展“号角”。
这是一片韵通古今的文化热土、英雄辈出的革命热土、创新创业的发展热土,有儒家宗圣曾子后裔在新桥繁衍生息的历史文化,有清平古墟、永兴桥等历史古建,有陈梦龙起兵勤王、曾庐桐率义军抗击清兵的革命故事,有“万丰模式”“三来一补”的创新创业故事。
“要在优秀文化中汲取前进动力,推动新桥各项事业迈上更高台阶。”近年来,新桥街道坚持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并举,多措并举创新载体和形式,春风化雨滋养精神文明,让新桥古韵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绽放新光彩。
打造深圳市首个社区非遗文化展示馆,建成宝安区首个村史馆……一个个文化惠民阵地相继建成,不仅将新桥村的沧桑巨变娓娓道来,更让居民群众时刻沐浴优秀传统文化的“春风”。
在新桥社区,曾氏大宗祠成为惠及广大群众的文化“大学堂”,艺术剪纸、汉砖拓印、麒麟醒狮表演等多姿多彩的活动,将新桥历史、非遗文化送到群众身边。在清平古墟,新桥街道高标准建设“文化+旅游+影视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桥影视基地,在全省率先投入使用专业数字化影棚,吸引《我和我的父辈》《女士的法则》等众多热门影视剧进驻拍摄,为历史悠久的清平古墟注入丰富“流量”。
2022年,新桥街道积极推进文化“百千万”工程,建设布展广府文化馆、万丰村史馆,打造“书香乐荟”周末音乐会等文化艺术品牌,受益市民超20万人次。
得益于街道的规划部署与新兴技术加持, 新桥的传统文化、红色历史、惠民服务、产业发展等进一步互融共促,交织出经济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画卷。
高效率、高质量、高品质发展
迈向“再造一个新桥”的崭新征程
不忘来路,是为了走好新路。于剑锋强调,要保持“明其将往”的自信,坚持党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推动基层治理、经济建设、民生事业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品质发展。
迈向“再造一个新桥”的崭新征程,新桥街道立足“制造+科创”“总部+商务”“科创+商业”,全面提升高端产业集中度,打造兼具历史与现代气息的商业街区及西部中心中央商务区,推进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
围绕“制造+科创”,新桥街道东部聚焦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制造领域,按照“三生融合”“三创结合”理念,打造新桥东先进制造业全球标杆产业园、上市·拟上市·专精特新企业总部基地。
聚焦“总部+商务”,新桥街道以中心路为轴、清平古墟为核心,活化新桥古村、新二古村,串联打造西部中心中央商务区。
紧扣“科创+商业”,新桥街道南部依托“海岸城+大朗山+鸿荣源”,吸引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优质企业入驻,推进山姆会员店开工,加快立新湖奥特莱斯规划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集聚区。
蓝图催人奋进 实干开创未来。为了走稳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新桥街道将立足“三个新作为”,奋力实现新桥新跨越——
一是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展现新作为,激活土地整备与招商引资两大引擎,助推新桥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
二是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上展现新作为,实施新桥街道2023年基层治理十大工程,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在转变干部作风上展现新作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担当意识,形成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浓厚氛围。
“奋斗成就梦想,实干创造未来。”新桥街道将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坚定决心,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扎实的工作成效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撰文】胡百卉 昌建
【统筹】南方+记者 崔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