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内村在山内文化广场举行山内红色文化中心落成庆典。市委、湛江经开区、湛江经开区民安街道有关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与全村干部群众等1000多人相聚山内一同庆祝山内红色文化中心成功落成。
山内村位于东海岛西南部,是龙湾地区十条自然村之一,红色资源丰富。早在建党初期,这里就率先由村族人利用村祖祠办起东海岛第一个有革命性质的私塾——山内私塾。1938年秋,在革命进步青年王玉颜等倡导下,山内村人在村祖祠办起龙湾地区第一个旨在培养革命人才的“英才学校”。1939年12月,在地方党组织的帮助下,成立龙湾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龙舍、山内党支部。1945年在英才学校成立“抗日武装中队”。1947年在陈光舜祖屋成立龙湾地区第一个枪械炸弹制造所。1947年7月,在龙舍、山内党支部指导下,在东海岛牛牯湾村(今西湾村)成立中共粤桂边区牛牯湾村税站,等等。
山内村、英才学校成为龙湾地区革命场所。龙湾地区许多革命青年怀揣革命理想从这里起步,纷纷走上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英才学校包括山内村的共有8名热血青年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山内村是1957年被评为最早一批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庄。
至今这些活动地留存有许多弥足珍贵的红色革命遗址,这些革命遗迹是龙湾地区军民当年进行革命斗争的直接产物,是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活教材”,凝聚着丰富的革命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为了保护好红色资源,近年,(山内)陈氏宗祠——抗日民众英才学校旧址先后被中共民安街道工委、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红色南路英才教育基地”“湛江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山内)陈氏宗祠——抗日民众英才学校史迹被选录入市革命遗址普查资料库,山内村被评入选为市“红色村庄100”。
山内红色文化中心是依托革命遗址、遗迹建立的, 由山内村人集体筹措投资200万元建成的,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中心是村地标性建筑,以英才、山内斗争史为主史展室,还有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办公室、会议室、红色文化长廊、文艺表演舞台等功能室。
下一步,红色文化中心将发挥资政育人作用。一是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为更多人了解和关注红色文化,增强村民的幸福感、成就感和归属感;二是将红色文化融入时代精神,传播正能量,增强文化自信,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三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牢记党的宗旨,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使命,助力山内村打造“红色+绿色+古色”的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振兴乡村经济。
【撰文】姚瑶 通讯员 陈元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