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孟庆国教授:东莞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模式和融合创新

南方+ 记者

12月9日,东莞市数字政府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东莞举行。会议旨在明确专家委员会工作规范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东莞数字政府下一阶段改革建设。东莞数字政府建设有何创新点?接下来推进方向是什么?为此,南方日报专访了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导孟庆国。

南方日报、南方+:东莞探索建设数字政府已有四年多,根据您的观察,您认为东莞有何创新点?

孟庆国:我认为东莞的数字政府建设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创新:模式创新和融合创新。一是模式创新,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实现整体化、一体化的服务,这种模式是数字政府建设的代表性方向。二是融合创新,数据打通之后,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数据流通和共享应用,进而实现一网通办、一网共享。这种融合是为了呼应公众对政务服务的诉求,让服务更高效、更便捷。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促进服务模式创新,让群众企业更有获得感、满足感,让政府的服务得到进一步强化。

南方日报、南方+:结合东莞的城市特点,您认为数字政府下一步应怎么走?

孟庆国:东莞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市,拥有庞大的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当下,政府如何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变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办事服务中,怎么能更方便了解政府出台的各类政策,怎么能快捷实现政策兑现,这些都需要数字化平台来挖掘、整合企业需求,尤其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盈利创收的信息,让符合政策范围的企业能直接获取信息、满足需求,让政策跑向企业,而不是让企业来跑政府。比如东莞推出的“企莞家”,我认为它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梳理政府的各类政策,构建政策知识库,让企业更方便查询获取,在企业提出诉求的时候,通过识别诉求,政府能更好地呈现和推送相关资讯。另一方面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企业需求深度挖掘和分析,让政策能通过自动推动的智能化方式来帮助企业。

【文字】南方+记者 陈琬莹

【摄影】邓浩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