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冬测为何引来“炮轰”?客观真实才能保持公信力丨产业观察

南方产业观察
+订阅

近日,汽车平台“懂车帝”的一场冬测引起了“车圈”大佬们集体抨击。

12月11日上午,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开喷”,抨击对象就是懂车帝。由于问界M7在懂车帝冬测插混组标准纯电续航达成率中排名倒数第一,余承东直接在朋友圈转发表示,“坑人的测试!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

紧接着,多名车圈大佬都对懂车帝冬测结果表示质疑。吉利汽车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表示,“评测过程不科学、不严谨,结论不令人信服,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伤害了懂车帝自身的公信力。”

坦克品牌执行副总经理谷玉坤也对测试结果提出质疑,长城汽车更是发布一则声明,倡导行业共建新能源汽车评测标准。测试结果引起厂商一致抨击实属罕见,那么,车圈大佬们为何要“喷”呢?

据了解,此次“2023年懂车帝冬测”集中了50余款年内发布的新能源车型,并在黑龙江漠河展开测试,测试包括夜间雪地ACC对静态假车测试(60km/h)、夜间逆光扬雪ACC对静态假车的测试(40km/h)等。

其中引发争议的主要是极端低温条件下,插混组统一WLTC标准纯电续航达成率测试。测试车型包括仰望U8、比亚迪宋PLUS DM-i、腾势D9 DM-i、方程豹·豹5、理想L7、银河L6、哈弗猛龙、问界新M7等热门车型。

从测试结果来看,仰望U8以85.08%的续航达成率排名第一,第二、第三分别为宋PLUS冠军版DM-i和腾势D9 DM-i,纯电续航达成率分别为82.5%和61.1%。而引发争议的焦点则是冬测实验控制变量出现问题。

其中,号称WLTC标准下175km续航的问界M7,排名倒数第一,“实测”续航数据仅55.3km,达成率31.6%。问界品牌认为,测试严重背离用户真实使用场景。“经测试媒体确认,M7在正式测试前进行了共计71分钟的空调制热,在车内温度达到24摄氏度后,又持续制热40分钟。在此过程中有十余次开关车门、车窗的操作,其中最长时间超过3分钟,大大增加了空调能耗,导致电量快速下降。在车辆电量仅剩74.9%,搭载驾驶员及4个60公斤沙袋的情况下才开始测试。”长城汽车也表示,懂车帝开启高压、空调进行整备,各车型有十多次开关车门操作,部分车型还进行座椅加热,影响测试前电耗。

而从动力电池来看,测试结果也有悖常理。低温性能方面,三元锂电芯明显优于磷酸铁锂电芯,极限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高于磷酸铁锂电池的零下20摄氏度,理应冬测表现会更好,同时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可以带来更强大的续航。然而,懂车帝的冬测结果却显示,动力电池组采用磷酸铁锂电芯的多款车型,反而低温性能表现更好。

对此,懂车帝回应称,“所有参与车辆在整备后编队行驶出发,使用统一标准,符合用户冬季用车场景,不存在区别对待”。

众多车企认为,懂车帝此次冬测中对测试车辆准备时长不一,评测过程不科学、不严谨,也令冬测实验的控制变量出现问题。懂车帝作为一家国内知名的汽车平台,在相关测评中如何做到公平公正,而不是哗众取宠“博眼球”“赚流量”,其测试结果才会有公信力。

为用户造好车是中国汽车企业的追求,为用户选好车是汽车平台的使命,在当今车市格外“内卷”的情况下,车企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与挑战,而作为汽车平台,在测试中更应该追求严谨真实,助力制定更加贴合用户实际应用场景、实际环境条件、实际工况条件的新能源测试标准,与车企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才是使命所在。

南方+记者 拱千舒

编辑 邵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