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电动车的快看!这些加装,通通违法!

三水政法
+订阅

最近气温下降

很多骑行族为了御寒

给电动车安装上了

挡风被、车把式手套等

但是这些冬季骑行“保暖神器”

实际上是“夺命凶器”!

冬季骑行的“保暖搭档”

是多起涉电意外事故的罪魁祸首!

具体有哪些交通隐患呢?

小编来告诉你↓

01.限制手部,增加骑行阻力

电动自行车加装挡风被或车把式手套后,骑行者的手腕、手臂甚至是手肘处,在用力时均会遇到衣物阻碍,影响手部操作的灵活性,降低了骑行者对车辆平衡的掌控能力。同时,过宽的挡风被会使骑行者在行驶过程中风阻变大,导致车辆稳定性变差,雨天更容易发生危险。

02.降低骑行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挡风被和车把式手套将骑行者的手部甚至全身包裹住,看似暖和,实际上严重限制了骑行者在紧急情况来临时的自我保护能力。意外事故发生时,骑行者双手无法及时伸出,很可能直接摔在地上造成伤害。

03.容易夹挂或卷入车轮导致事故发生

电动自行车挡风被一般比较宽大,下半部分过长,极容易在骑行过程中被卷入车轮内或被周边车辆拖拽,影响自己和他人的行驶,造成事故。

04.有火灾隐患

挡风被和车把式手套通常使用聚酯纤维做填充物,绒布做内衬,这两样都是易燃物。不少车主在充电时一般都不会特意拆除,这样很有可能引发火灾。聚酯纤维还很容易发生静电,增加了火灾的发生概率。

加装这些弊远远大于利的防寒装置

不仅十分危险

  而且还是交通违法行为!

一旦被交警发现

会立马被拦截、拆除

温馨提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出车身0.3米。电动自行车加装挡风被和车把式手套显然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

根据《佛山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项,在道路上禁止驾驶非法加装挡风、遮阳、遮雨、高分贝音响等影响安全驾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

既然挡风被和车把式手套装不得

那骑电动自行车的街坊们

在面对室外早晚的呼呼北风时

应该如何正确、安全地御寒呢?

01.佩戴安全头盔

佩戴安全头盔不仅可以起到保暖作用,还能在危险来临时第一时间保护骑行者的头部,守护出行安全。

02.穿戴短围巾

颈部保暖,骑行者可以选择佩戴长度合适的围巾。切记不可穿戴过长的围巾,否则极有可能在骑行过程中被卷入车轮,从而导致骑行者被拖拽下车受伤,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03.穿戴骑车专用的分指手套

相比于车把式手套,佩戴骑行专用的分指保暖手套更加安全,挡风之余又不影响骑行者操作。

04.佩戴护膝

腿部可以选择佩戴护膝保暖,护膝不会限制驾驶人的骑行动作,且万一发生碰撞或者摔倒,还能保护驾驶人的安全。

05.多穿保暖衣物

面对寒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多穿保暖衣物。但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反穿外套!“反穿衣”其实跟使用挡风被大同小异,严重影响骑行者的操作灵活性,骑行过程中很容易因平衡性差导致发生碰撞。

安全面前,绝不让步

各位市民朋友平日在外骑行

要注意防寒保暖

同时也不能忽视了交通安全

来源:三水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