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离开,融入式支教的海珠区老师们,为何让廉江师生依依不舍

南方+ 记者

秋季学期末将至,在廉江第九中学支教的老师谢严、何文武,就要跟同伴们离开廉江,回到自己的工作地广州市海珠区了。在九中读初三的学生陈晓桃感到依依不舍。

得益于支教团队带来的课后服务制度,陈晓桃在初二下学期参加了演讲兴趣班,锻炼出胆量、磨砺了心性。今年9月中旬,她作为学生代表,在全校集会上分享学习经验,不慌不忙侃侃而谈,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

像陈晓桃一样受到帮助、不舍支教老师离开的廉江学生众多。从2022年9月秋季入学开始,海珠区教育局统筹安排15名中小学教师,到廉江市吉水镇、安铺镇、河唇镇、塘蓬镇等地的学校,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支教工作。自进驻廉江以来,在海珠区及廉江市两地相关教育职能部门的指导及配合下,经过共同努力,支教团队顺利、全方位地融入了当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传帮带”示范引领作用。

支教地点基本在乡镇

从2022年9月份秋季入学开始,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共安排15名中小学老师,到廉江市的廉江第九中学、安铺中学、安铺第五小学、河唇第二小学、塘蓬中心小学等教育相对薄弱的中小学开展支教工作,其中四所都是乡镇学校。

为落实精准帮扶,提高支教工作的实效性,支教团队在上述5个单位成立了5个小分组,由小分组组长组织在该属地深入调研,了解当地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情况,与属地学校按上级部门的支教任务清单,精心制定科学合理的支教方案。

支教组长俞明。

支教组长俞明在廉江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协调支教团队的全面工作,针对各小组的支教计划和任务清单,定期组织团队力量或海珠区帮扶对口学校到属地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探讨交流。

秉承“来了就是廉江人”的想法,除做好支教相关工作外,工作之余,支教团队成员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各阶层,先后以支教团队临时党支部的名义,与湛江南海渔业远洋协会支部、廉江市安铺镇全国先进民兵连进行党建联谊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在廉江市教育局的指导及帮扶单位的配合下,海珠区支教团队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多场线上或线下培训、教研教学等活动,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协议帮扶清单中的多项任务。

根据塘蓬中心小学实际需要,支教团队集中集体智慧,由支教老师庞柱德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体育公开课及专题讲座,为塘蓬镇各学校的体育工作起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廉江第二十五小学针对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困惑,特别邀请海珠区支教团队到校开展了“两地同交流,融合促提升”教研活动。

支教团队还组织廉江市安铺镇第五小学和广州市怡乐路小学,进行了一次云端上的互动交流,借助CLASSIN平台开展人工智能的双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借助信息科技将优秀的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融入廉江市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传帮带”拓展到全市

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支教团队全部融入属地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工作中去。团队既有挂职副校长或主任承担管理岗位的,也有任职一线的专科教师。

刘晓岚。

刘晓岚、陈志、陈淑华、黄舸舟4人,共同在安铺第五小学支教。刘晓岚教英语,陈志教体育,陈淑华教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黄舸舟则挂职任副校长。

陈志。

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2.0工程为契机,陈淑华对安铺五小科组长、班主任进行“腾讯会议”软件的应用培训,从软件的下载、账号绑定、登录,到视频会议、共享桌面、录制会议,内容丰富讲解生动。在疫情防控要求不集会的情况下,安铺第五小学全部课室的一体机都安装上“腾讯会议”,并通过在线会议方式,进行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庆祝建队节”活动直播,取得较好的效果,让老师们感受到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应用的优势,提升了老师们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黄舸舟。

俞明曾担任海珠区中小学安保委员会会长,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颇有经验。他先后为廉江市一些学校作了校园安全工作的报告,为个别学校在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指引。

陈淑华。

针对廉江第九中学在校园德育管理、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不规范的情况,挂职任廉江九中副校长的谢严积极主动有为,为廉江第九中学制定了德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并邀请广州教育方面的心理专家,指导九中规范开展心理教育工作。黄舸舟则分别指导廉江第二十五小学、安铺第五小学成立家长委员会,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水平。

支教团队还为廉江的老师们提供一些培训和指导工作,通过集中听课、评课或专题讲座的方式,帮助支教学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学校、班级管理水平。

何文武 (左)和谢严(右)。

在廉江第二十五小学,支教团队开展了集中听课和评课活动,为学校语、数、英教学工作把脉引路,传经送宝。支教老师杨彩云是广州市的名班主任,她为廉江第二十五小学的全体教师作了班主任工作的分享报告会,使与会教师深受启发。

谢严。

牵线搭桥引资源助学

支教团队除了日常开展的教育教学帮扶外,还尽其所能解决相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困难。

有的学校寄宿学生多,大多为留守儿童。家长有联系子女的需要,一些人违反学校纪律让子女私带手机回校。这样既影响学生在校上课的质量,又给学校管理带来困难。为解决该问题,经海珠区支教团队的沟通、协调、穿针引线,近期有关公司为廉江第九中学免费安装了家长与学生沟通的可视电话。

今年3月15日,由海珠区支教团队牵线搭桥,广州市慈善团体狮子会为廉江第九中学捐赠了价值30多万元的一批物品,包括多功能黑板、电脑、打印机、饮水机、视像电话等。今年10月,海珠区支教团队又协调组织社会团体,为廉江九中课室大楼广场1300多平方米地面进行硬底化改造,花费30多万元。

得知廉江市部分乡镇学校缺少办公电脑,支教团队马上联系海珠区不同的学校,把学校剩余可用的电脑,以捐赠的形式捐赠给廉江市对口帮扶学校。俞明介绍,截至今年10月7日,已落实捐赠了150多台电脑给廉江市部分学校。支教团队还在继续协调有关慈善团体及省驻镇帮扶工作队,利用帮扶资金,为有关薄弱学校解决办学难题。

“来这里支教的老师,都是我们海珠区资历、能力较强的老师。当中既有我们海珠区的名班主任,也有广州市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谈及支教的初衷,俞明说,当时就是希望通过这种全方位融入式的帮扶支教活动,通过支教老师实际的工作经验及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帮扶支教学校的老师带去一些经验。

“这一年多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发达城市的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廉江第九中学校长雷炳云评价,这些理念既影响到当地的老师,又熏陶到了像廉江九中这样薄弱学校里面的孩子,海珠支教团队践行初衷、履行使命,真正实现了教生亦强师的目标。

南方+记者 李廷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胡梦杰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